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电力类“工匠型”人才培养研究

王 伟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电力需求还处在较长时间的增长期,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将持续提高,预计“十四五”期间电力消费需求达到9.6万亿千瓦时,并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1]随着电力行业步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相当数量的技能型与复合型电力工匠是保障电力安全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1]电力工匠的成长需要长期的职业劳动实践和技能积累,作为电力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电力类高职院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积极探索和构建电力类“工匠型”人才的职前培养体系,把对劳动者的职后教育培训有效衔接到专业人才培养中,为塑造新时代电力工匠培土育苗。

电力类“工匠型”人才指的是对电力事业高度热爱,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既掌握专业知识、精湛的技术技能,又兼备“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等品质,为促进电力行业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劳动者。[2]“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强化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电力类高职院校承担了我国电力“工匠型”人才职前培养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相比企业所需要的电力类“工匠型”人才还存在差距。

(一)学生对电力事业的担当意识缺失

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担当是电力工匠的基本素质。如果毕业生对待职业的态度仅仅停留在“一份工作”的状态,那么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很难做到专心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受“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及“白领比蓝领高级”的狭隘观念影响,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低人一等,毕业后只能当蓝领,这种观念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比较自卑,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同度不高。笔者通过对本校1200名电力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虽然72.4%的学生求职意向为电力行业相关职位,但其中近三成的学生缺乏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间不会超过2年。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电力职业认同度不够高,还未形成对电力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整体不强

相比于工厂车间生产线的技术岗位,电力行业的一线岗位工作条件相当艰苦,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的户外作业环境要求电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敢吃苦、能吃苦、不怕苦的坚强意志。然而现在的“00后”大学生绝大部分从小缺乏生活的磨炼,加上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受逐利思潮影响,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意识逐渐淡化,主要表现为参加电工技术实训、电气试验、工程测量等电力实训时,不愿意重复训练,不肯花时间钻研,抱有“差不多就行”的心态;
在顶岗实习中,过分看重实习企业薪酬的高低、工作环境的好坏,而不是考虑能否学到专业知识和本领。

(三)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电力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电力类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落后于电力行业的前沿知识,实训课程内容未能融入电力行业最新标准规范。另外,电力类专业的行业特点影响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输配电工程技术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时,面临高空、高压、高强度的危险和作业面广、耗材大、不可重复的难题,受场地和安全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将施工项目现场以及大型施工装备搬进学校,开展实践教学难度大,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与技艺能力较难达到企业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精湛技艺与知行合一能力。调查发现,24%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以熟练运用所学知识,30%的学生基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46%的学生较少运用所学知识,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知识技能的难度经常递增且具有挑战性,部分学生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要求比较低。

(四)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普遍较低

电力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能越来越复杂,这对电力从业者的素质尤其是自主学习、追踪新技术和创新求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普遍处于模糊和萌芽阶段,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知识基础比较薄弱,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内容,自主性学习和求知探索的欲望不高,涉及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多,知识面不广,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追踪新技术的能力普遍较低。

在当今这个注重效率和利益的时代,一些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们认为“出力流汗”的劳动方式已经被淘汰,其实不然,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更多是坚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将匠人身上的“匠心”“匠品”“匠技”“匠艺”等关键能力与品质内化生成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推动“工匠型”人才培养。[3]

(一)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塑造“敬业担当”的“匠心”

电力工匠的“匠心”,是电力人对自身岗位的认同坚守和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与担当。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了解,更缺乏对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为此,加强劳动教育,大力弘扬“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电力企业宗旨,宣传电网铁军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做好电力保障工作的“勇担当,讲奉献”的劳模精神,使学生产生对职业的敬畏与热爱,夯实职业认同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努力奋斗、做“万家灯火守护者”的勇气,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

(二)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传承“吃苦耐劳”的“匠品”

电力工匠的“匠品”,是一种高标准的职业素养,是一种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高温酷暑下高空作业”“冰天雪地中巡线检修”“节日保电服务‘不断档’”……这些都是对奋战在电力行业一线岗位的工匠劳模先进事迹最常见的描述。以输电线路架设工为例,即便室外温度超过36℃,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也必须穿着长衣长裤,忍受着“蒸桑拿”般的闷热感受,爬到12米电杆顶端完成极耗体力的高压电线路的安装工作。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流汗水、长老茧、知疲乏的体力劳动,切身体会劳动的不易与艰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三)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淬炼“专业精湛”的“匠技”

电力工匠的“匠技”,是通过“苦干”加“巧干”、精通电力线路和设备设计、安装、故障排查等知识技能,表现为掌握专业绝技、绝活、绝招,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例如,时代楷模张黎明同志30年如一日扎根电力抢修一线,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想要成为像张黎明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遵循“一万小时定律”进行刻意训练之外,没有其他捷径。为此,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思维和专业实训实践相融合,让学生在反复操作和苦练技艺中提高专业本领和技能,有助于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技能劳动“出彩人”。

(四)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激活“勇于创新”的“匠艺”

电力工匠的“匠艺”,是一种对电力行业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率先行动力,表现为以创新的思路破除思维定势,解决难题突破困局,最终实现意识和技艺上的不断超越。古往今来,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来自热衷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在未来,劳动生产转向劳动创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劳动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并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而且通过融入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组织方式的优化以及新技术在劳动中的运用等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进而积极回应电力行业转型升级诉求,顺应电力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攻克传统职业教育与电力行业发展的矛盾。

区别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传统人才培养,“工匠型”人才培养在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基础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尊重学生个人全面、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实现从“短”“平”“快”的“螺丝钉”式培养模式向长链条的“发展式”培养模式的转变。[4]因此,电力类高职院校应当以“工匠型”电力人才培养为目标,而作为“工匠型”人才培育的最佳视角,劳动教育的育人观念能够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效耦合,最大限度地让工匠精神落地,进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与责任。围绕培养电力“工匠型”人才这一中心,电力类高职院校要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电力部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挖掘电力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劳动元素,参照电力工匠的成长路径,构建设计“双核四维”的电力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双核”指的是“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这两个劳动教育的核心元素;
“四维”指的是“塑造‘匠心’”“传承‘匠品’”“淬炼‘匠技’”“激活‘匠艺’”等培育电力工匠的四个维度。

(一)厚植电力企业的劳动文化,内化职业素养塑造电力“匠心”

近年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力企业加大对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楼宇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开展劳模主题创作等更加新颖和灵活的方式,向企业职工和社会大众展现劳模风采。高职院校可以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面将电力企业的劳动文化引入校园,营造“劳动创造未来”的文化氛围环境。一是物态文化层面。高职院校可建设匠心苑广场等劳动文化场所,还可将电力设备中的变压器、电杆铁塔、发电机、绝缘子等设备造型融入校园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理念中,进一步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电力企业工作纪律、劳动纪律等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让学生对职业产生认同和敬畏;
另一方面,借鉴电力企业的劳动纪律制定劳动教育的相关行为规范,规范学生劳动的行为细节,增强劳动的责任感。三是精神文化层面。通过开展“电力工匠精神”系列专题学习和“劳模大讲堂”等主题讲座,举办“优秀校友进校园”“电力精英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领会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将电力工匠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职业素养内化于心。

(二)突出电力专业的劳动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传承电力“匠品”

人才特质与其长期接触的各类知识密切关联,专业教育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培养“准工匠”劳动品格和坚强意志的主要途径。电力类高职院校应在对电力行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扎根基层”“吃苦耐劳”“克己奉公”“意志坚定”等劳动精神,将劳动精神培育与专业能力培养双线并行、有效融合,构建蕴含劳动价值的“入学教育+公共基础+专业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课程体系。一是在入学教育中增加不少于4学时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二是在公共基础课中独立设置不少于32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在公共基础课程(含思政课)中增设劳动素养模块内容,实现“思政劳育”。三是实施“课程劳育”,把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重构与劳动生产实际、电力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内容,在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渗透劳动品格养成的教育内容。四是组织开展“三下乡”、社区电器维修服务、乡村振兴、公益帮扶等社会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体力劳动中磨炼意志。五是在顶岗实习前的岗前教育中强化劳动安全、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对接电力岗位的劳动实践,改革实践教学淬炼电力“匠技”

电力工匠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等意识的养成和精湛技艺的习得不能只靠聆听和观察,更需要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在亲身体验中逐步训练和递进养成。因此,实践教学是电力“工匠型”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解决如何将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这一难题。电力类高职院校应对接“电气值班员”“电气试验员”“变电检修工”“送配电线路工”等电力岗位需求,对接“巡视电气设备”“搬运调试仪表”“检修维护线路”“施工架设杆塔”等劳动任务开发设计实践项目,采用“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逐层过关的递进模式,按照真实企业的规定组织实践教学。一是利用现有电力实验实训设备,结合理论课知识,制定相应的实训内容。二是紧跟电力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建设生产型实训工场,营造真实的劳动环境,引进有工匠精神的工程人员担任学校的实训教学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三是聘请电力工匠、技术能手组建大师工作室,使其参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开发“工匠型”劳动项目,以电力技能大赛为切入点,示范绝技绝活,激发学生学习业务、钻研技能的积极性。

(四)凸显电力行业的劳动风尚,搭建创新平台激活电力“匠艺”

近年来,电力行业为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了“互联网+”思维、虚拟现实、3D绘图技术等跨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打造出集虚拟化资源拓展、移动化协同运营、差异化培训定制于一体的新型网上劳模工作室,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为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国家能源电力产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电力类高职院校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积极搭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着力培养绿色智慧电力产业链所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工匠型”人才。一是设置劳动实践周,开展体验性职业活动。组织学生到合作的电力企业参与劳动实习,帮助学生在熟悉劳动环境、职业前景和行业趋势的同时,体验生产劳动的实践新形态、新方式。二是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劳动实践。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校学生遴选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为其提供免费使用的创业园区办公场所、公共设施和创业基金,使学生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转变。三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学研协调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产学研协调创新平台,学生通过课程或毕业设计接触实际工程项目,了解专业技术改革前沿,既增强了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又缩短了职场适应期,为更快成长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打好基础。

“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根据时代需求和自身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所作出的重大转变,是高职院校全面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电力行业的安全风险高,现场作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高,能源电力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电力类“工匠型”人才作为支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增强报效祖国的使命担当,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职业的认同,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在劳动中自主创新。为此,以劳动教育为视角,从我国电力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出发,加强对电力类“工匠型”人才培养十分必要,这对于进一步拓宽高职电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促进高职院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模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对于电力类高职院校来说,必须把劳动教育与电力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全方位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社会服务等环节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习惯养成。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工匠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90后大工匠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工匠风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11-19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工匠神形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5期)2017-01-31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电力行业的减排救赎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工匠赞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视域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