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标准下面向服装设计类专业“服装材料学”的教学改革探索

宋文芳,李晓英,陈子豪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简称《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金课”要满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即“两性一度”标准),其中高阶性要求课程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有机融合,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具备前沿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一定要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达成教学效果,这也同时对教师和学生课下学习提出较高要求。

服装材料是构成服装的物质载体,为服装设计三大要素中(即材料、款式和色彩)最为核心的要素,对其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装设计的水平[2,3]。相应地,“服装材料学”通常作为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或核心课程在设置服装专业的高校开设。同样地,我校(广东工业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服装材料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为后续系列专业课程学习如面料再造、内衣设计、时尚科技专题设计和针织服装设计等奠定基础。可见,“服装材料学”课程的学习对该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应该置其于重要地位。

“服装材料学”涵盖纤维、纱线、面料、辅料、皮革、染整及服装保养等知识。该课程呈现如下特点:(1)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每一部分来自一门或者一门以上课程;
(2)课程专业性强,理论性太强,知识点是从纺织材料的教学大纲里借鉴过来的,较重视纤维、纱线、织物等的构成原理和结构性能,强调试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这其中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3)相关教材偏工科,教材基本是针对服装工程类专业,另外教材更新慢,缺少新知识和技术的引入。具体来讲,面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服装材料学”在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下述问题:

1.1 庞大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存在矛盾

国内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服装材料学”课程通常为32到48课时。在有限的课时内,目前的授课通常主观地选取该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这会导致学生缺少对“服装材料学”基础知识与原理的学习积累,造成学生在后续的课程学习或者实践中无法应用。

1.2 较强的理论性与艺术设计背景的学生情况形成冲突

该课程涉及较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讲授,例如纤维结构与性质、纺纱与织造技术、染整原理等。这会导致艺术设计类背景学生理解困难,并且后续学习实践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基于此,有不少学者提出实践导向的服装材料学授课方式改革[4~7],但是过度的强调实践、回避理论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基本原理,很难吸纳到自身知识体系内,导致学完就忘。

1.3 教授内容的工科性与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冲突

目前“服装材料学”的授课内容大部分是基于工科类教材,缺少针对服装设计专业进行目标性教学。这可能是因为教材内容的工科性以及师资学缘结构的配置问题,即通常为工程背景类教师授课。太偏工科的教学无法引导服装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灵活应用材料进行设计,且在后续的课程中无法理解服装材料相关知识。例如过度讲授服装材料基本原理,缺少其与服装风格的关系讲解,会导致学生在设计中无法灵活应用材料。

1.4 缺少服装新材料和技术的讲解与实践

目前“服装材料学”的授课基于传统教材,以传统的材料讲授为主,缺乏针对新材料和技术的讲解和实践,表现为学生设计作品拘泥于传统,创新性差。

通过上述分析,目前针对服装设计类的教学不满足金课标准,具体为:(1)不满足“金课”高阶性标准,目前教学改革仅注重实践,缺少对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研究,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更好地指导其实践,难以真正促进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2)不满足“金课”创新性标准,课程内容陈旧,重要的服装材料新知识和技术介绍如功能与智能材料和3D打印技术等鲜有涉及,不满足课程的时代性;
(3)不满足“金课”挑战度标准,缺少理论深度,难以做出真正具有创意的服装设计及实现后续课程的灵活运用,另外授课教师应具备至少纺织/服装工程及服装设计两个专业的知识,但是目前教师仅仅掌握其中一个专业的知识,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

为此,鉴于目前研究现状,笔者针对服装设计类专业,基于上述问题开展“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1)根据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使课程适合服装设计背景学生;
(2)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授课内容,研究授课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金课”高阶性和挑战度要求;
(3)加强服装材料新知识和技术理论讲授与实践,启发学生创新能力,体现课程内容前沿性和时代性,达到“金课”创新性要求;
(4)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达到“金课”挑战度要求。

2.1 根据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针对服装设计专业,需要结合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新构建的教学内容包含绪论、纤维和纱线、面料与辅料、染整、服装新材料、服装材料应用设计六个章节。绪论新增服装服用性能和风格介绍,让学生理解服装的重要性能和可以呈现的风格,为后面学生选择材料进行风格设计奠定了基础;
纤维与纱线部分新增常用纤维性能与服装服用性能及款式风格的关系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纤维进行服装实用或款式设计;
面料与辅料部分新增织物组织结构与服用性能及款式风格的关系;
新增服装新材料章节,其主要介绍功能材料例如石墨烯、吸湿快干材料、抗菌面料等,智能材料例如发光纤维、变色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以及可持续材料例如回收材料和生物质纤维等。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更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

2.2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内容并优化教学方法

在重构的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任务。在理论方面,删除掉纤维内部结构、皮革制备工艺等比较理论性的内容,重点讲解如何更好地通过服装材料展现服装的款式和实用效果。根据能力培养目标和理论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任务。在每章理论授课后,安排不同难度和任务量的实践内容,例如在重要的章节如纤维和纱线、织物结构分析与识别、典型服装品类选材与服装新材料,安排学生进行操作、面料创作或服装选材与设计实践;
在相对次要的章节如绪论、服装性能与面料风格、服装辅料与皮革,主要安排学生进行考察(线上、线下面料市场)。另外两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进阶式设计,即从最初的服装服用性能与风格认知、纤维纱线认知、面料织造、辅料选择到服装选材与设计以及服装新材料应用。通过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合理安排,学生能力培养逐渐提升,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

为实现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优化教学方法。针对每章,开展课程设计;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工具。针对每章内容,笔者划分一到两个大模块,并且对每个模块进行BOPPPS教学设计,另外每个大模块内划分成若干小模块,小模块也采用此类教学设计。这里以涤纶纤维讲解为例,其BOPPPS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内容。主要讲述涤纶纤维发展史、涤纶纤维宏观和微观显微结构、涤纶纤维服用性能、涤纶纤维服装外观效果。

(2)学情分析。起点分析:已经学习了纤维定义、分类等基础知识并且日常经常会接触到涤纶服装面料;
学习风格分析:学生都是艺术考生,理科功底偏弱,不善于动手实验,不善于逻辑思考,但善于动手制作,善于讨论、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
学习态度分析:部分学生意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仅仅是为了拿学分。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涤纶纤维服用性能及其形成的服装外观效果;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识别涤纶纤维并利用涤纶纤维进行实用与创意服装设计;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涤纶发展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通过多引入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及作品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及专业的学习兴趣。

(4)教学资源。线上资源包括慕课、雨课堂、视频等;
线下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面料实验室;
服装材料实验室;
广州轻纺城。

(5)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需合理设计教师与学生活动。

第一个环节,课前自学。教师在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观看纤维大世界,主要介绍重要纤维类型、工艺与性能。自学完成后,教师在平台上发布习题,检查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自测成绩,调整教学内容。

第二个环节,课中导学。教师活动:引入采用涤纶纤维的创意服装设计案例如三宅一生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涤纶纤维宏观和微观结构时,采用实物(涤纶纤维、纱线和面料)与图片结合的方式(纤维的显微镜图片),使学生能够直接体验到涤纶外观形态与手感;
讲解纤维性能与服装服用性能及面料风格的关系时,引入服装设计案例,并配合纤维或者面料实物;
小组讨论:三宅一生的褶皱服装设计是利用的涤纶的哪种性质,如何制作?学生活动:听课为主,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个环节,实操训练。教师活动:安排学生收集涤纶化纤面料,制作创意褶皱结构。学生活动:分组实践。

第四个环节,课后拓展。教师活动:让小组将制作的涤纶创意结构进行描述,并上传到雨课堂。学生活动:上传作业并投票评选最优设计。

第五个环节,即总结。教师活动:总结梳理重要知识点,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学生活动:听课并讨论。

(6)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过程评价是课前学习程度、课堂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评价,采用雨课堂,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点评学生作业。

2.3 加强服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理论讲授与实践,启发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服装新材料与新技术讲授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服装设计背景的学生,不要讲解复杂的化学知识原理,而是重点讲授服装材料及技术类型、作用原理、性能、应用条件、成熟程度及购买渠道。理论讲授时应结合实物、图片和视频进行,多列举服装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案例;
实践应让学生能够应用新材料进行服装创新设计。该章节体现了“艺工融合”,同时增加了课程的创新性、研究性和挑战性。

2.4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达到“金课”挑战度要求

由于该课程授课内容来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产品设计、服装工程与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需要授课教授同时具备这些专业知识。这主要通过加强自学提升对跨专业知识认知,同时采用集体备课探讨形式,准确把握授课内容。另外,设计开发微信小程序软件追踪评价教师教学效果(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科学评价授课效果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督促教师进步。

笔者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教学经验,立足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对标“金课”“两性一度”标准,对“服装材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本文重构了“服装材料学”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了理论和实践授课内容并创新了授课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了服装材料新知识和技术理论讲授与实践,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建议教师加强跨专业学习,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和小软件教学评价效果追踪形式,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涤纶金课服装设计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2期)2022-07-12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2期)2022-07-12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年6期)2021-12-10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1年1期)2021-07-22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涤纶晶体结构三级红外光谱研究红外技术(2020年6期)2020-07-01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9年3期)2019-04-13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