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红色旅游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再生与传承研究

顾媚娟

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是对我国红色文化传承的延伸,是深刻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红色文化的弘扬[1]。

大力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桑植红色文化,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又是传承红色精神的伟大目标,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通过红色旅游景观文化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以使人们能够真正将传承中国优秀的红色文化作为己任,进而实现对我国红色文化的大力弘扬与继承。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红二方面军长征的始发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很多红色遗址。

其中,洪家关的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等红色遗址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全国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2]。

还有刘家坪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该馆是全国唯一一个系统展示红二方面军丰功伟绩的纪念馆。该旧址是典型的湘西干栏式吊脚楼建筑风格,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及王震等5位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召开战略转移会议,随后决定开始长征。在纪念馆旁是百年育英红色教育基地。以上这些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桑植儿女的宝贵财富。

3.1 红色文脉保护原则

陈宗海教授曾提出景观文化由“形”“意”“背景文化”“阅读文化”组成,其中“背景文化”又是由景观文化、思潮、社会等因素组成,由此可以得知,人文活动产生的文化是红色景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的形式存在,文化脉络的再生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对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坚持红色文脉保护原则,通过运用景观的物质形态、空间序列等设计手法,落实红色文脉保护原则,以此来真正保护和弘扬红色景观文化。

3.2 突出地区红色主题原则

主题设计是一个地区核心思想的体现,它建立在地区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每个地区的历史背景不同,所蕴含的文化也就存在差异。

由于桑植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主体设计就应当以地区为主,坚持以突出地区红色主题为原则,从其中寻找灵感并进行主题设计。

突出地区红色主题原则不仅可以彰显桑植红色景观文化,还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进而促进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全面发展[4]。

3.3 情感共鸣设计原则

情感共鸣体验式设计原则是通过融入现代科技进行虚拟空间设计,并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空间体验[5]。由于现在大多的红色旅游地以历史事实为主,部分游览者可能对这段历史不了解,只以观赏者的心态去参观,很难对抽象的红色文化精神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需要借助高科技去设计情感体验空间,让参观者对桑植红色文化精神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3.4 保护桑植生态环境原则

红色旅游区的景观开发与重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设计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时,要严格遵循桑植生态环境设计原则,对桑植现有的生态资源加以保护,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生态设计,以提高桑植红色旅游区生态结构的稳定性。在进行景观开发时,要严格控制容客量,避免破坏红色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对桑植红色旅游区进行装饰设计时,应当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6]。

3.5 尊重与保护桑植红色资源原则

红色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建设桑植红色景观文化时,要以保护红色资源为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到适度开发。由于桑植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时应注重尊重与保护桑植红色资源原则,尊重客观历史,合理设计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积极展现出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涵。

4.1 桑植红色景观轴线的保护与传承

红色景观轴线设计通常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自然景观轴线与红色人文景观轴线设计。自然景观轴线是指利用桑植的自然风貌,将桑植风土人情融入其中进行再生与传承,从而建立一条具有桑植特色的景观轴线[7]。红色人文景观轴线是以红色文化内涵与背景为主线的景观轴线。桑植刘家坪长征纪念公园的景观轴线设计就是采用红色人文景观轴线进行长征公园的设计,通过这种设计可以让红色人文景观吸引游客的广泛关注,达到突出轴线上红色主题景观雄伟与庄严的目的,有效实现对桑植红色景观轴线的保护与传承。

4.2 桑植红色建筑文化的再生与传承

桑植红色遗址建筑有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贺龙桥、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以及司令部旧址等。以上红色遗址建筑外观设计的灵感均来自于桑植地区的特色文化,因此从建筑风格上就可以感受到桑植红色文化的再生与传承。

其中,红二方面长征纪念馆与司令部旧址充分彰显了桑植红色建筑文化。长征纪念馆占地2 169 m2,通体为红色,建筑顶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红军帽,立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桑植土家吊脚楼建筑的排栅,从长征纪念馆正面看有红二方面军正款款走来的气势。这座建筑坐东朝西,属典型湘西四连转角的土家吊脚楼建筑风格,是土家吊脚楼生态建筑历史的“活化石”。

通过对桑植红色建筑文化的再生与传承,可以让人们加深对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理解,进而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4.3 红色景观小品的再生与传承

红色景观小品的再生与传承通常以纪念碑、红色雕塑、喷泉等形式表现,如洪家关宝鼎广场中的魂宝鼎红色主题雕塑小品设计,整个宝鼎呈抬高趋势,四周的浮雕墙雕刻着桑植革命故事及桑植的自然风貌,宝鼎正面镌刻着“桑植魂宝鼎”,寓意革命烈士英魂永存。

还有长征纪念碑的设计,它于1986年10 月在刘家坪干田坝建成,当时还举行了落成庆典。纪念碑基座呈长方形,高24 m,宽2 m,整体为银灰色,上小下大,冠顶采用黄色琉璃瓦。纪念碑的正面精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是由红六军团政委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写的。

在长征纪念碑旁边是贺龙骑马广场,广场上的主题景观雕塑是贺龙骑马铜像主题雕塑,该雕塑由四川美术学院江碧波教授设计。1996 年3 月,该雕塑在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之际敬立于洪家关。后来由洪家关迁移桑植县城,2016 年,该铜像正式迁往刘家坪乡。

此外,以贺龙骑马铜像景观为主题的广场也由此命名为贺龙骑马广场。整个铜像雕塑选用红铜材质打造,重2 t,铜像以贺龙元帅着戎装、挎大刀、骑战马的造型为主,以象征贺龙元帅戎马一生、忠于党的革命生涯。

4.4 红色植被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植被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有效配置本土植被,能改善桑植红色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红色植被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既可以有效调节气候,又可以起到保护桑植红色植被景观的作用。

如桑植马桑树,它代表桑植的植被文化,更象征着桑植红色革命精神,曾被贺龙元帅的堂弟贺锦斋将军写进了《马桑树搭灯台》的这首桑植民歌里,这首歌曲创作的背后是一段凄美而又感人的红色故事,后来被作为扩充革命队伍的战歌,在红军队伍中广泛传唱。

马桑树其实原本为两个树种,由于灯台树喜欢攀附于马桑树上生长而产生两相依偎的植物景观,寓意永不分离,也寓意着红色革命精神永相传。因此,保护桑植红色植被有利于彰显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具体内涵,增强桑植红色旅游景区的浓厚氛围,也可以实现对桑植红色精神的保护与传承。

4.5 景观水体元素再生与传承

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常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水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具有灵动活跃的特质,不同水的形态就会有不同的水景观。根据水的形态可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静态水安静、沉稳,动态水流动感很强,给人一种奔流不息的感觉。

洪家关贺龙湖的设计就是利用水景元素的这一特性进行水景观设计,前面一段景观以静态水的形式展现,后面一段景观设计为动态水,寓意贺龙精神永长存。红色旅游作为历史的承载物,传承的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将伟大的红色文化与爱国精神融入桑植红色旅游景观设计中,是对悠久历史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5.1 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再生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5.1.1 红色旅游区景观文化再生与传承力度不够

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大多红色遗址位于偏远的农村,农村产业单一、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等环境因素制约着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发展,部分偏远点的红色旅游区的景观文化还会遭到人为破坏,如在遗址上刻字、在景点内乱丢垃圾等行为。

5.1.2 红色旅游区景观设计千遍一律,缺乏桑植地域特色

我国的红色革命遗址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在相同的背景文化中会出现相似的景观设计,导致全国各地红色旅游的红色景观存在千遍一律的现象。在相同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突出桑植少数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区景观文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5.1.3 桑植红色旅游形式单一,游客旅游积极性不高

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从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桑植红色旅游形式比较单一。例如,桑植红色旅游遗址比较分散,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进而导致红色旅游文化的景观设计失去其本身价值。

5.2 对策

5.2.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为有效弘扬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政府应提高对桑植旅游景区的重视程度,提供红色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量,改善桑植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舒适度,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更新现代化设备,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关注到桑植红色旅游景观,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来达到弘扬桑植旅游景观文化的目的。

5.2.2 融入桑植红色旅游的景观文化,突出桑植地域文化特色

桑植居住的少数民族以白族、土家族居多,地域民俗文化丰富,其中建筑也充满地域特色。因此,在对桑植红色旅游文化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重对桑植地域特色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彰显桑植的特色文化。例如,将桑植的特色建筑融入到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设计之中。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融入当地建筑,不仅可以让游客体会到桑植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还可以广泛吸引游客的关注。

5.2.3 拓展情感共鸣的体验空间,丰富旅游形式

通过对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有效开发,积极拓展情感共鸣的体验空间,让游客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进而让游客在桑植旅游景区感受到文化共鸣。例如,红色纪念馆可以采用虚拟技术,让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信念。通过丰富桑植旅游文化景区的旅游形式,增强景观空间的归属感。

红色旅游区的景观规划和改造设计原则是以红色文脉的再生与传承为目的,在再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设计。在设计桑植红色旅游景观时,要注重对红色旅游景区的保护,在对桑植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的同时,应当展现出红色旅游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而实现桑植红色旅游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再生,全面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猜你喜欢 桑植贺龙红色旅游 乡村振兴视野下桑植民歌的创新研究*大众文艺(2022年14期)2022-08-09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云南画报(2021年7期)2021-08-06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中州建设(2020年6期)2020-12-02桑植隧道监测方案研究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3期)2019-10-30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湘潮(上半月)(2019年11期)2019-05-22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湘潮(上半月)(2019年9期)2019-05-22贺龙两救警卫员湘潮(上半月)(2019年5期)2019-05-22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湘潮(上半月)(2019年1期)2019-05-22

推荐访问:桑植 传承 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