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海平 李泽华 卢 涛 蒋 灿 张程赪

广东省粤北第三人民医院强制医疗专区,广东韶关 512200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情绪高涨等临床症状,相比于成年人,儿童患病时间更长,大部分是慢性,且伴有显著社会功能损伤。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应激事件是导致儿童双相情感障碍出现的基础,除此之外,也与家庭环境有关,包括家庭冲突、适应性和亲密度等[1]。患者病程长短与家庭亲密度存在紧密联系。父亲物质应用问题、父母焦虑及抑郁、家庭内部冲突及父母关系较差等,均会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发生风险提高。在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进行家庭治疗期间,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影响显著。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家庭亲疏度对青少年双相情感精神障碍发生及转归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普通家庭和患者家庭中家庭亲密度的差异,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8月粤北第三人民医院200例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观察组)作为观察对象,并选取同期200例正常健康学生(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男105例,女95例;
年龄10~19岁,平 均(16.35±1.32)岁;
观 察组:男108例,女92例;
年龄10~19岁,平均(16.41±1.2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签署研究同意书;
②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标准[3],并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肾等器质性病变;
②具有传染疾病史或精神异常。

1.2 方法

组织两组家庭参与调查及研究,量表以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和家庭功能评定(FAD)量表为主,详情如下:①FACES条目评分为1~5分,条目总共涉及30个,包含两个量表,分别是亲密度、适应性。在Olson理论的辅助下,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FACES家庭亲密度,分别是纠缠、亲密、孤立与疏远;
家庭适应性分别是混乱、灵活、结构与僵化。家庭适应性与亲密度表达形式总计16种,通过进一步细分,家庭类型分为三种类型(极端型、平衡型与中间型家庭);
②FAD量表:能够采集家庭系统各方面的信息,用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了解家庭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量表主要包括分量表7个,具体有总功能、沟通、情感介入、角色、行为控制、问题解决和情感反应,总计6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4分,分值越高,表示家庭该维度越不健康。

表7 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类型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亲密度特点,包括纠缠、疏远、亲密、孤立;
比较家庭功能评分,包括总功能、沟通、行为控制、角色、情感介入、问题解决和情感反应;
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②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适应性特点,包括混乱、灵活、结构和僵化分布;
比较家庭功能评分,包括总功能、沟通、行为控制、角色、情感介入、问题解决和情感反应;
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③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类型特点,包括平衡型、中间型和极端型分布[3]。比较家庭功能评分,包括总功能、沟通、行为控制、角色、情感介入、问题解决和情感反应;
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家庭亲密度特点比较

两组纠缠、疏远、亲密和孤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FAD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疏远程度与角色维度和问题解决有关,见表1~3。

表1 两组家庭亲密度分布状况比较[n(%)]

表2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总功能 行为控制 情感介入 情感反应 角色 问题解决 沟通对照组 200 1.91±0.36 2.22±0.29 2.30±0.31 2.35±0.41 2.21±0.27 1.95±0.30 2.16±0.41观察组 200 2.16±0.43 2.41±0.36 2.52±0.36 2.54±0.49 2.37±0.34 2.08±0.37 2.42±0.53 t值 6.304 5.813 6.548 2.213 5.212 3.859 5.487 P值 0.000 0.000 0.000 0.027 0.000 0.000 0.000

表3 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亲密度影响因素

2.2 两组家庭适应性特点比较

两组混乱、灵活、结构和僵化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僵化程度与所在地、行为控制、角色、问题解决有关,见表4~5。

表4 两组家庭适应性形式分布比较[n(%)]

表5 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适应性影响因素

2.3 两组家庭类型特点比较

两组平衡型、中间型和极端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比于平衡型家庭,家庭中间型状态与行为控制和角色有关,极端型与情感介入及角色有关,见表6~7。

表6 两组家庭类型特点比较[n(%)]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障碍,指的是不仅存在狂躁,而且伴有抑郁发展的心境障碍。有关资料显示[4],近年我国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越来越多,并表现为增加趋势,10~19岁的青少年为高发人群,疾病发生后,通常需要长时间接受精神治疗,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家庭因素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因素,而且家庭功能缺失也会影响精神类疾病患者预后状况,因此应加强对家庭适应性及亲密度的关注。

通过对家庭亲密度层面的分析表明纠缠和疏远都是不健康家庭最重要的特征,家庭纠缠及疏远占比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疏远程度与角色维度和问题解决有关。沟通、情感介入、问题解决、行为控制、角色、总功能和情感反应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庭环境发现,同健康人群比较,患病人群无论是娱乐性评分,还是家庭情感表达评分及亲密度更低,这一结果与家庭教养关系紧密,如母亲情感温度、理解程度等,但相比于健康家庭,通常存在疏离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如一个家庭中缺乏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或角色能力较低,极易导致家庭疏远。角色功能和问题解决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导致家庭冲突发生较多。除此之外,家庭日常冲突发生状况也对亲密度有一定影响,对于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来讲,家庭冲突往往较高,而亲密度与之相反。家庭在遇到日常琐碎小事时,如果处理不及时,或采取搁置的态度,随着事件的发展,很可能演变为双相情感障碍诱发的主要因素[5]。

通过对家庭适应性的分析,发现混乱和僵化是不健康家庭最重要的特征,观察组家庭混乱及僵化占比较对照组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僵化程度与所在地、行为控制、角色、问题解决有关;
角色和问题解决是家庭僵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儿家长称娱乐倾向和家庭表达能力偏低,矛盾性及高控制性比健康青少年高。家庭的矛盾性、低娱乐性及低表达性等是导致家庭混乱及僵化的主要特点。相关研究显示[6],相比于城市家庭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农村经济负担更高,但在心理健康及娱乐活动上却优于城市家庭,这可能是由于农村生活节奏及生活压力小的缘故,同城市相比,农村竞争压力较小。

通过分析家庭类型发现,观察组极端型家庭占比较对照组高,而平衡型家庭比对照组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比于平衡型家庭,家庭中间型状态与行为控制和角色有关,极端型与情感介入及角色有关[7]。极端型家庭的适应性及亲密度均偏低或者偏高,其主要是功能失调的家庭,具有家庭成员间互动纠缠或者疏离,过于依赖或者淡漠,容易冲动、僵化,家庭成员之间表现为无规则。经回归分析发现[8],角色能力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约束力,角色功能降低,表示成员间约束力量较高,且伴有明显的家庭极端化。调查研究显示,家庭角色能力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出现有关,同成年人群比较,喜欢运动期社会功能较高的青年人群,其受损程度偏低,主要是由于该类人群伴有行为障碍。一般情况下用行为表达,同时疾病发生前,通常伴有行为失控及破坏性行为等症状,进而增加了家庭约束力,这一现象极易引起青少年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家庭内冲突加重[9-10]。家庭冲突很容易对青少年患者病情造成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11-12],青少年家庭冲突与短时间内的情绪失调及狂躁症状存在紧密联系。父母冲突减少,可明显减少青少年狂躁症状的发生。本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者的家庭功能与正常青少年比较有明显的缺失现象,通过与实际家庭进行适应性和亲密性比较,研究发现,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和正常青少年有显著不同,主要原因是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本身的交流、沟通上有明显的缺陷,同时也非常容易干预其他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控制行为明显。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对青少年影响较为明显,包括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及早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对于家庭矛盾的处理和控制有着显著影响,其是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发生的主要原因[13]。干预方法选择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再加之家庭技能的培训,对于处于早期阶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可明显提高其家庭紧密度[14]。根据儿童真实状况和家庭情感和相处状况,对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选择,不仅能够改变患者治疗心态,而且对于父母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的提高有利,以便家庭氛围改善[15]。

综上所述,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者的家庭亲密度与其问题解决和角色相关,而家庭适应性与其问题解决和年龄相关,心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上因素的关注,利用系统、规范的干预方法,改善其双相情感障碍。

猜你喜欢 双相适应性障碍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1期)2023-02-12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数学物理学报(2022年5期)2022-10-09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跟踪导练(四)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1期)2019-03-13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跨越障碍军营文化天地(2017年4期)2017-06-15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年9期)2016-11-16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年1期)2016-07-10

推荐访问:适应性 密度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