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理融合机理研究

何 花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什么,怎样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重要课题,多次发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在2022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前,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从习近平同志关于高校思政课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来看,其中突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做到情理相融,使思政课有滋有味、有情有义,以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2]46。

首先,新时代高校面临新形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和俄乌冲突相互交织,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给世界注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同时,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仍然艰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面临严峻挑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尚未解除,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上升,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腐蚀拉拢、分化瓦解、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其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新问题。不可否认,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课程思政”构建步伐坚实迈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主阵地不断强化。但仍然有些高校还不够重视思政课,领导走进思政课堂讲思政还没有形成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同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协调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两种资源”融合度还不够高。思政课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以进一步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

再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新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长期以价值引领、思想教育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与使命。但在新时代,面临新的时代大潮和全球化新变化,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对思政课强烈的热爱与执着,否则便不能回应好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不能解答好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如果不从情、理两方面加强高校思政课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很难实现思政课培养目标,达到思政课教育目的。

最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面临新使命。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国内问题交织,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虽然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上积极向上、向好,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警惕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价值干扰。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政课堂教育不能很好地占领青年学生的头脑,不能很好地武装其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让外来思想干扰和影响青年大学生。高校思政课如何满足大学生情感和理性的更多需求,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迫切的任务和要求。

总之,当前高校思政课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增强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杂音”“噪音”所干扰,抓住我国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用好新的发展机遇期,以自身坚定的发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实现思政课情理交融,提升思政课教育质量和水平,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

情感表征着人们对自己、他人及其社会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直觉、体验、热情等等。思政课需要发挥情感作用,才能积极调动思政课教和学的内在动力、主动性和外在竞争力,以实现思政课教育目的。高校思政课的主客体及思政课程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

(一)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情感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具有情感性。思政课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发展,讲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奋起抗争、成长壮大的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奋斗和探索的历史,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和成就等等。但是,思政课理论不是僵死枯燥的没有生气和情感的思想和主义,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们艰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造,来自于他们对人类命运深切关怀和悲悯的情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执著信仰和追求,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和热爱,乃至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者也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充满了无限感情。他们不畏艰辛劳苦,勇于攀登思想理论高峰,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自身解放寻求出路而创造了伟大思想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内在包含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与思考,因此它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曙光,使弱小而苦难的民族和人民看到希望,憧憬美好的未来。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宗旨的历史。没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就没有今天中国的一切成就和发展壮大。因此,思政课所包含的内容和理论,它们都不是“死”的史实和理论,而是凝聚了和凝聚着创造者们的情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用深厚情感创造出来的。

(二)思政课教师的情感因素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有情感需求和表达能力的、有血有肉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一个个普通人来看,他们不仅具有情感因素,而且从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和专业要求来看,他们也有其独特的情感追求和表达取向。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情怀的人讲思政课,已成为当下思政课教师的共识。因为只有这样,思政课才能讲得有声有色,讲得动听感人,才能更好地解决让学生困扰的理论问题和情感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从而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斗志,使其奋发向上,实现成长、成才的目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情怀要深,是因为只有情怀深,才能做到政治强、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担当起思政课教师应尽的职责。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思政课教师要有情感和爱心,要有家国情怀,坚守爱国主义之魂,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扬起民族精神风帆,拥有民族自豪感;
要有信仰情怀,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使学生具有远大理想追求,为信仰、信念不断奋斗;
要有仁爱慈悲情怀,用爱去感动、感化学生,为学生成长甘当铺路石。总之,思政课教师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党的历史、对国家发展充满情感,把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化为对教育本身的执爱、对学生的仁爱,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光芒,脚下才能有路,思政课才能成为一门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怀的课,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高校大学生的情感因素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情感不断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有情感需求和表达欲求。好的思政课,应该是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又能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道德的升华、价值的归依。换言之,思政课要有滋有味,才能让大学生在信仰中提升知识水平和道德情操。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情感的熏陶和灌注,让他们在有情的世界里健康成长,成为有情有义之人。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堂都要充满情感,给学生以家国情怀、道义情感和仁爱之心,让学生在美的情感熏陶下自觉地接受理论洗练,增进知识和幸福。同时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和表达,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情感资源,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使教育自觉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习惯中,能够正确对待周围的人。教师要善于把对教材、对理论的情感,转化为自己内在丰沛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倾注到学生身上,调动起他们内在的积极情感要素,促进教材、教师、学生三者有机融合。思政课要实现“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要将被教育者的心灵打开缺口,“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通过情感交流和表达,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才能让高深的理论知识如春风沐雨般滋养学生心田,如和风细柳般吹拂进学生心灵,以老师无私高尚的灵魂去点燃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智慧。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讲:“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13思政课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启发、唤醒学生的情感,才能完成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要求。

理性表征着人们对自己、他人及其社会活动的认知程度和水平,主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的高级形式。从人脑的发育过程来看,理性思维是来源于情感并高于情感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既受人情感的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和控制着人的情感走向,是情感的理性表达方式。高校思政课的主客体及思政课程本身都蕴含着一定的理性因素。

(一)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理性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本身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它是理论家们通过艰辛的理论思考创造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经过理性思维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思政课作为一门学科,有一套系统完备的知识概念体系,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并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说理,但绝不是简单的政治宣讲读物,而是有一定学理作基础的学科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具有学术性、学理性。思政课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学术来讲政治,讲出思政课的学理味,使其有学术的深度、理论的厚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思政课的学科体系,拓宽学科视野,强化理论解释,实现思政课政治站位和学理阐释相统一,充分彰显思政课的教化功能和育人特点。思政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但它需要通过理论阐释去捍卫政治立场,使其站稳脚根,有底气,而不是以空洞的、强制的政治宣传说教,去压服被教育者接受政治思想、观点和原则;
要通过深刻的学理分析,以回应历史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乃至学生之问,从而使学生自觉接受政治思想、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坚定正确的政治道路等。思政课要占据真理的制高点,才能站稳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好能满足这两方面要求,从而掌握学生的头脑,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如果思政课缺乏事实和理论的强大魅力和理性逻辑力量,就不可能引导青年学生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就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向善发展。

(二)思政课教师方面的理性因素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经过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高级知识分子。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能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观点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把教材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教学实践,形成一套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总之,思政课教师自身政治要过硬,同时也要做理论上的明白人、思维的指引者、思想的启迪者。思政课教师,应该把对理论学习、思考和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兴趣,把对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重要任务,在读原理原著、悟经典元典中涵养信仰、淬炼品格、升华情感、服务社会,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不断回应时代课题,从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青年学生的人生实践,把个人意、民族情、报国志融合在一起,讲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国故事。恩格斯曾经讲到,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可想象,一个思政课教师,如果没有理论思维,或者没有高深的理论学识见地,他如何能真正把思政课讲好,进而教会和提升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

(三)高校大学生方面的理性因素

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思考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他们在不断接受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心理也不断趋于理性成熟,具有一定理性诉求和表达能力。他们在中学已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一些理论知识和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但同时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还需要在大学期间进一步通过理论学习和思维锻炼,不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将来才能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人生实践、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他们具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解答,但同时理论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分析和解答所面临的复杂社会人生问题。他们是一群身心不断发育成熟的青年,需要不断进行理性思维的训练使其不断成长、成熟、成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用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对他们进行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炼,使其走向社会后能够具有一定理性思维分析能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就其主客体之间和思政课学科本身来讲,都具有情理融合的特点,都有其各自内在的情理融合机理。

(一)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本身具有情理融合特点

高校思政课具有情理兼融的特点。高校思政课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性和价值性高度统一的学科体系。它的科学性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分析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实践的特性和批判的精神等。它的价值性体现在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揭示和关怀、对底层劳苦大众的立场情感、对落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同情、强烈的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精神以及执着追求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等等。它是科学性和价值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学说。因此,这就要求思政课既要注重科学理论的准确表达和阐释,又要注重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情感表达,彰显马克思主义爱憎分明的情感追求和真理力量。

从近现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遭遇中,可以深刻理解和感悟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认同和选择的历程,感知到马克思主义集真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改变;
也可以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去深刻感知和领悟中国社会所选择的正确之路、所肩负的伟大责任和抱负、所从事的崇高事业,从而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解开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和永恒魅力之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够给人以思想和智慧启迪,同时也能够教人坚毅、高尚、勇敢和执着等思想情感。思政课之所以能实现立德树人目的,就在于它本身兼具有科学和价值、理论和实践、情感和理性的二重性,彰显其科学和价值的双重品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情理相融的特点,达到教育共鸣效应。同时,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大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基础上,要求他们自觉树立对党、对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追求。当然,这个目标绝不是单纯靠理论教育、理念灌输就可以实现的,它必须依赖一定情感发动,使受教育者对党、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具有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对他们怀有崇高敬意,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热爱他们,才可能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这就注定了思政课不能单一讲情感或理论,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思政课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二)思政课教师具有情理融合特点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存在体,他们既是有一定情感追求的人,也是有一定理性思维能力的人。高校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既有爱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的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要严爱兼济、学识高、品行正,既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呵护、关照、感召学生心灵,又要以高深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心智、挖掘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情感和学识都倾注和奉献给每位学生,让他们都能健康成人、成才。思政课在于讲理,但讲理不是死板的,不能枯燥地讲,而要讲出味道、讲出高度、讲出情感,使理论具有亲和力,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否则一味呆板无趣,没有用心、用情、用力地讲,理论就会显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毫无情趣。同时,一味重视煽情,而不重视学理渗透,情感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好似无病呻吟。好的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注重情理融合,既要有内在真实情感的抒发,又要有外在道理的阐释,从而真正打动学生,于方尺课堂间挥洒情怀、抒写理想。因此,思政课教师既要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又要有理论厚度、情感热度,以情入理,援理入情,真情奉献,真理感昭,着力提高新时代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情感性、亲和力,以落实思政课教育根本任务。

(三)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情理融合特点

大学生既处于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发展阶段,又处于情感不断发育成熟时期,他们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需求体。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要照顾到学生的理性诉求。学生既需要教师情感的呵护和关照,也需要教师理性思维的点拨和启迪。思政课教学要以“情”为基础,以“理”为向导,情理交融,从而奏出教学和谐美妙的音符,实现学生身心共同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思政课如果不能用心、用情、倾情付出,讲出情感、情怀、情义,学生就无法从内心深处真心喜欢思政课,并自觉接受其中的道理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思政课如果缺乏理论引导、理性思维的启迪,也不能使理论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诉求和实践体验,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因此,成功的思政课,从学生方面来讲,要做到情理交融、情中渗理、理中参情、真情入心、明理导行,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和理论认同,并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新时代高校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实现思政课“八个相统一”[5],以促进学生情理能力不断提升,达到思政课程育人目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主要是通过主体对客体实施思政课教学活动,达到对教师本人和学生双向成长发展,提升师生情理相长和共同幸福,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现情理融合主要有以下对策。

(一)党和政府要组织好、编写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

思政课的主要载体是思政课教材。一本好的思政课教材,一定是情理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因此,在组织和编写思政课教材时,一定要融进思想性和情感性,才能让思政课教师和学生都喜欢。为此,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大力重视、支持和精心组织高素质人才和专门人才,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高素质思政人才,来打造好、编写好高校思政课教材,使教师和学生都喜欢读、喜欢学。同时,高校思政课教材编写要体现时代性、思想性、民族性、理论性、学术性,要打造一批杰出的思政课精品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读物,以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给教师和学生更多、更好的教学蓝本。同时,教材编写者们一定要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和脉络有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对马克思主义有较深厚的学识素养和认知能力,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材的组织者和编写者,一定要对党、国家、民族的发展前途,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前途充满极大信心,使高校思政课教材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好教材。这样的教材既包涵丰富生动的情感要素,又蕴含着哲理性、学理性的光辉;
既有生动的史实和事例材料,又有理性的点拨和智慧的启迪与回音。

(二)新时代高校要组织好、打造好思政课教师队伍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深厚教育情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党政部门特别是宣传部、组织部、团委、学工部等,要积极配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除了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外,高校党委书记以及有关同志还要积极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走进思政课堂,亲身示范、主动讲述和随时聆听思政课教学,共同打造思政课金课。通过多样的培养方式和手段,支持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思政课教师,不断走出去,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

同时,学校要把校外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和学者、专家请进来讲思政课,以更好地、近距离地观摩切磋、交流学习,使本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尽快成长起来,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能力,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去学、去讲。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精心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和培训学习活动,以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对党、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觉情感,提升其情感认同力、理性认知力。同时,要培养思政课教师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打造具有震撼力、感动力和魅力的思政课课堂。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好、教育好新时代大学生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其情理相融的能力,才能培养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做好自己本身,才能教育好学生,做学生的带路人和领头羊。这就要求他们以真情感动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下接受知识、明理向上,进而增进学生情感体验。思政课教师要有对思政课程的深切了解,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艺术,生动地再现历史、讲述现实,或者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烘托情感,引起学生共鸣,使其自觉地接受理论的熏陶。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取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时,思政课也不能只有情感的付出而没有理论的升华,这样的思政课是没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讲理是思政课的本质所在,而讲理不在多,贵在精当,在要害和本质,要恰当点拨。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理性认知能力,要让他们在理解中去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靠死记硬背知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6]286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除了情感的作用外,还要发挥理性的作用,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思政课教师要以理论的魅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从而实现思政课情理融合、知行合一。

总之,高校思政课从主客体和思政课本身来讲,都具有情理融合特性和内在机理,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情理融合能力。思政课只有实现情理交融,提升其情理融合水平,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思政课教师只有提升理论水平,用真情实感去教授知识,才能打动学生,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激发起他们对真理的强烈渴望和热爱,不断提高他们应对和回答时代课题与挑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情理理性马克思主义 事实与情感——儒家“情理合一”思想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年3期)2019-07-0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4期)2016-11-11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理性的回归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机理 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