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间真情,映照时代光芒,凝聚精神力量——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采编实践体会

文_骆东华

骆东华

杭州日报编委、文体副刊中心主任

2022年记者节前夕,“倾听·人生”的作品《我的爸爸是“活界碑”》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倾听·人生”栏目的作品第三次获得中国新闻行业最高奖。

“倾听·人生”栏目创办于2000年1月,以“深耕本土,面向全国,小人物的故事,大时代的光芒”为主旨,迄今刊发了1000多个人物故事,通过深度挖掘普通人的心灵光辉和精神力量,映照出波澜壮阔的时代记忆,在坚守党性和人民性与新闻性相统一的实践中作出了积极探索。

面对媒体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倾听·人生”栏目始终坚持特色鲜明的栏目定位和采编理念,向内努力增强叙事能力,向外扩大和提升宏观视野,向前积极拥抱媒体融合,以《我们的天才儿子》和《我的爸爸是“活界碑”》两篇作品为代表,证明了在走过22年之后,一个典型的传统纸媒栏目可以做到常办常新,可以做到“专家叫好百姓叫座”,证明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不二法宝。

“倾听·人生”栏目的创办,是基于上世纪末席卷国内新闻出版界的口述实录热潮。这一阶段报纸开辟的口述实录栏目,选题基本局限于情感类,在吸睛无数的同时,也由于题材雷同、内容呈现形式单一和“真实性难以界定”,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思考甚至质疑。也有媒体为博眼球,出现追求猎奇题材的“跑偏”现象。因此,新闻传播学界在很长时间内,对其性质与作用也没有达成共识。

1.深耕本土,构建积极的编读互动关系

“倾听·人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在创办初期,深耕本土是我们的着力点,反映在选题和采编上,表现为本土题材、方言写作、地域文化呈现、生活气息浓厚。由此,“倾听·人生”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受众群,并且在当时的条件下,构建了积极的编读互动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吸引的都是“活粉”,采编团队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当时是有超前价值的,为品牌影响力的长远建设奠定了基础。

要知道,“倾听·人生”开版于2000年,9年后才有微博,11年后才出现微信,13年后智能手机才在中国普及。那时,纸媒与受众之间互动的渠道非常有限,写信和打电话是编读沟通的主要方式。“倾听·人生”栏目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编读之间的距离。读者经常打电话给编辑部,表达对稿件的看法、建议,甚至询问当事人故事的下文,“倾听·人生”栏目还特地在版面上集中回答过这些问题。

2003年1月20日,“倾听·人生”刊登过这样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擦鞋工》一文的主人公汪师傅。汪师傅原本是做冰箱蒸发器配件的,下岗之后干起了擦鞋工,他在海华大酒店门口擦鞋,学习背苏东坡的诗,还跟客人讨论十六大报告。他给大学老师擦完鞋不收钱,要求学几句外语,后来还真用上了。这则寻人启事说:

“汪师傅:

生意好不好?

自从《擦鞋工》见报之后,你的光辉事迹引起广大读者的好评,写信、打电话甚至上门来谈读后感的,都有。这其中有一家上海的公司,你最喜欢用的鞋油的牌子,就是他们经销的,他们说诚心诚意想送你点擦鞋油。电话传真都来过了。我们一直找你不着,如果你看到报纸,请打电话85915826。

祝春节好。”

即便是20年之后,我们再读到这些文字,依旧能够感受到编读之间的情感流通,擦鞋工可爱,卖鞋油的公司也可爱。这是人间烟火的气息。

2.“感情可以进去,文字必须要出来”

“倾听·人生”从诞生开始,就确定了真人亲历、口述实录、深度报道三项“版规”,始终坚持尊重讲述者、尊重作者、尊重读者的编辑理念,坚持实事求是、朴素真诚的文风,被历任采编团队遵循至今。

栏目对编辑素养的要求很高,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在各种故事中抽丝剥茧、抵达人心。报社把综合能力最强的编辑力量配给“倾听·人生”栏目,而强大的编辑团队为这个栏目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作者队伍。这些有着丰富采访经验、人生阅历和各自专业造诣的核心作者,是我们的王牌“外挂”,他们的职业有工程师、教师、警察、医生等等,但在拿到“倾听”选题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倾听者、思考者、表达者,就是读者眼里和心里的“杭报倾听”。《我的爸爸是“活界碑”》的作者之一林鲁伊,看“倾听·人生”栏目已21年,从2019年才开始为我们写稿。2021年,林鲁伊写了5篇“倾听”,有两篇在杭+新闻客户端上点击量超过百万。

口述实录,并不是有闻必录。“倾听·人生”的讲述者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五花八门,采编环节还包含着大量的走访、比对、印证工作。普通人讲述的故事很多可叹可感,但听这些故事仅仅有善良和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提炼出里面的意义。编辑这个“第一听众”需要把握住一根标尺:既要尊重讲述者的经历和坦诚,又必须坚守媒体的导向和高度。在真实无误的前提下,我们最大程度地保留讲述者的原音。让每一个讲述者都能够“站”在版面上面对读者,记者和编辑必须“隐身”,唯有进行扎实细致的采访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乡村“阿甘”》报道的是63岁的江西省优秀教师刘诗晖义务支教的故事,作者完成采访后,又花了近一周时间翻阅了刘老师2016年以来的微信朋友圈,从中体悟更多主人公鲜活生动的所思所感。正是这样不计时间精力地扑下身子采访,才赢得了讲述者的信任,才与他们产生了思想和情感上的深度共鸣,才成就了读者信服的一篇篇生动报道。

“倾听·人生”编辑经常对作者说,“感情可以进去,文字必须要出来”,“倾听·人生”一直坚持朴素叙事文风,坚持用群众语言说话,拒绝“博眼球”“标题党”等浮夸的表达方式。有读者把我们的文风生动地形容为“毛边化”,认为这种“毛边”式的讲述更接地气,更加富有感染力。

3.面向全国,拓展报道的时空维度

开栏之初,“倾听·人生”的选题基本上以杭州和浙江本地为主,时间上多以当下为轴心。

从00年代中期开始,“倾听·人生”逐步拓展选题的时空维度。在地域性上,从本地扩大到全国甚至海外,同时,采编团队越来越重视选题的新闻性与表达的文学性有机结合。我们相继刊发了《我是海啸幸存者》(2005)《惊魂东帝汶》(2006)《东敦煌》(2009)等稿件,以亲历者的视角多角度呈现读者关注的海内外重要新闻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倾听·人生”栏目自5月22日起连续三周推出《汶川:打开生命通道的尖刀军长》《生死突围》《前线医疗队长》三篇口述实录,读者争相传阅。2009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倾听·人生”破例用5个整版推出《羌地绝影》,刊发了四川摄影师徐献拍摄的地震前后龙溪羌寨的图片,生动展现了当地群众重建家园的坚强精神。

在时间跨度上,更加注重选题的现实和历史价值。比如,我们相继推出了《我的飞虎队翻译生涯》(2006)《一九七六,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2009)《西路军女幸存者》(2010)等报道。2022年我们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我的爸爸是“活界碑”》,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魏德友在环境恶劣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护边57年,以及子女们传承父辈精神、接起戍边重任的感人故事。

“倾听·人生”栏目还曾经采访过另一位“七一勋章”获颁者瞿独伊,她的口述实录报道《我的好爸爸瞿秋白》刊发于2011年5月24日。瞿独伊在文中讲述的很多内容,现在已经成为珍贵的史料。

自1998年报纸副刊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以来,25年里共有146件报纸副刊作品获奖。其中,有26件作品来自22家地市报纸,《杭州日报》是这当中唯一有作品三次获奖的,且三次获奖都藉由同一个栏目——“倾听·人生”。

此前,“倾听·人生”栏目作品《钟点工》获得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刊发于2004年,讲述了仪表厂下岗女工蔡红梅从事家政服务四年来,与家人、同事、客户之间的故事。《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刊发于2008年,讲述了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傅上伦与陕西分社记者戴国强、甘肃分社记者胡国华以及总社农村记者冯东书历时半年、行程万里、跨越四省(自治区)三十九县深入开展农村调查的经历。

我们常说,成就唐僧的,不是那些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同样,成就“倾听·人生”这个栏目的,也不仅仅是几篇获奖作品和爆款,而是22年来秉持专业精神、坚持打磨精品的采编实践。这些精品力作印证了“倾听·人生”栏目持续产出优质内容产品的核心要素,那就是:释放思想力量,传递社会关怀。

1.释放思想力量,彰显思辨性和引导力

“倾听·人生”刚推出的时候,体量只有半个版,用一篇稿子把故事讲完。半年后,因为读者反响积极,报社决定把篇幅增加到整版,体量从三四千字增加到五六千字,这个时候,编辑团队感到需要对所刊登的故事表达意见、补充背景、提示读者,决定增加一个编后性质的小栏目,名称从《倾听者说》《话外音》慢慢定型为《读稿人语》,刊出频率也固定为每期都有。

起初的《读稿人语》篇幅不定,长到800多字、短到100多字都有。2003年后,基本上每篇篇幅固定在三四百字。这个言简意赅的小栏目与长文叙事形成张力,回应了受众对思辨性的期待,成为“倾听·人生”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有旗帜鲜明的导向,也有委婉含蓄的表达;
既有响鼓重槌的棒喝,也有点到为止的技巧,很多读者表示,读完“读稿人语”,返回去再读文稿,常有新的感悟。

《钟点工》一文的主人公在自述中讲到,自己刚开始从事家政服务的时候,遇到不被理解和尊重的事情,很苦恼。编辑在“读稿人语”《知道城市秘密的人》中直截了当作出提示:“请你尊重吃苦耐劳、沉默坚韧的她。并且感谢她。”《一九八零,四个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读稿人语”《被历史选择的记者》,给出了刊发此文的本质意义:“在享受今日改革开放成果之时,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成果来得多么不容易;
在看到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想到,与当年相比,这些苦难和问题是多么微不足道。”

2.多元叙事手法,凸显事实张力

一是叙事结构提供“黄金骨架”。“倾听·人生”栏目每篇作品的体量在6000字左右,故事时间跨度长,情节跌宕起伏,关联人物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叙事结构是决定整篇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使故事的脉络、生动的细节得到合理支撑,构成长文叙事的“黄金骨架”。比如,《钟点工》一文采取倒叙方式,开篇先交代结局:“我是一个钟点工,做了四年多了。这四年多里,我用破了六个塑料桶,二十多把刷子,换了三辆自行车、两家公司和一个老公。”短短几句话,干脆利落的六个数字,不仅牢牢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而且为后文展开叙述做好了铺垫。

二是叙事节奏提供阅读焦点。所有的故事时间都是线性的,但是新闻文本的叙述时间却是多维的,阅读焦点让新闻文本表达富于层次感,是引导读者阅读、理解和思考的“路标”,在增强阅读趣味的过程中完成人物形象的构建,帮助读者与新闻人物之间产生共情,让新闻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实现。《我的爸爸是“活界碑”》一文设置的是“危机焦点”,主人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多重危机和对抗,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是一个阅读焦点,帮助读者理解整体故事。魏德友经历了战友“老陈叔”牺牲、妻子远嫁相随、全家放弃随连队迁移留守草原、巡边途中遭遇暴风雪遇险、子女从劝说两老回老家到接过戍边接力棒……一次次冲突的解决、一个个困难的克服,组合成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带领读者一步步认识主人公不忘初心、不移其志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是叙事语言丰富人物形象。首先,坚持用细节说话,要尽量缩小信息传递颗粒度,报道才更有可信度。《一九八零,四个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写到记者在采访途中发高烧病倒,山村农民“连夜打着火把走了几十里山路来迎接我。第二天,他们让我坐在一把竹椅上,由四个精壮小伙子抬着走,走到天黑才到白季峁”,环境的艰苦、记者的敬业、农民的淳朴和期盼呼之欲出。其次,注重人物语言的典型个性。《钟点工》一文使用了杭州方言“滴卤刮浆”(意为不上台面),以及“秤钩是铁,秤砣也是铁”这样的俗语,承载特定地域环境中情感表达的方言俗语,符合主人公市井生活的个性背景。

业界对我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点,就是在媒体融合时代,你们凭什么坚信深度报道长文叙事还有受众群?对此,我们认为,无论媒体的形态如何变化,表达的方式如何刷新,人类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需求永远都在。“倾听·人生”的栏目语“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就是始终把目光投向一个个真实独立的普通人,让群众站在党报副刊的C位。读者在这里读到了给俄罗斯修潜艇的电焊女工,伴随行业一同成长起来的快递小哥,写小说的大学宿管阿姨,默默修了40年钟表的故宫工匠……他们的经历根植时代和生活的沃土,所思所感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通,是让读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情感基础。

“倾听·人生”拒绝追求单体故事的戏剧性和陈述技巧的复杂性,而是注重提炼和挖掘“小人物的故事”里面所蕴含的精神特质,通过个体叙事揭示典型人物与社会群像映照、个体记忆与时代意识联接的共生关系,使新闻事实、时代意义和传播效果之间达到良性统一。

2022年1月17日,“倾听·人生”刊发《我们的天才儿子》,讲述了85岁的金性勇和儿子金晓宇的人生故事:金晓宇6岁时因一场意外导致左眼失明,中学时患上躁郁症,经常入精神病院治疗。但他靠自学通晓多门外语,翻译了22部英、日、德语著作。金晓宇的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不幸去世。金性勇老人在他人生最痛苦的时刻,给“倾听·人生”打来了电话:“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金晓宇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在精神病院,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这是“倾听·人生”开版以来刊发的第1013个故事,它也是我们第一个借助新媒体传播渠道,在短时间内全网刷屏成为现象级报道的故事。杭州日报官方微信24小阅读量破百万,杭报官方微博单条阅读量268万,话题1200万,杭+新闻客户端28小时阅读量破千万。截至1月18日下午,全网阅读量过亿。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做了专题报道,众多影视公司联系拍摄意向。数据监测显示,从1月17日至24日一周内,全网金晓宇相关信息逾5万条。

这个故事给我们采编团队提供了很多可以学习和思考的角度。比如,很多读者给我们留言,感觉故事中金老先生的大儿子缺位,对他们父子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奇,有的自媒体还从这个角度炒作话题。其实,我们在采访中有涉及这方面内容。但是,首先我们尊重金老先生本人的意愿,他不想把这一部分生活公之于众;
另一方面,尊重讲述者是“倾听·人生”重要的编辑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他不说的权利。从新闻伦理的角度,我们甚至要替讲述者预判,普通人的故事被媒体放大后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

“倾听·人生”第二任责任编辑莫小米老师曾经写过一篇“读稿人语”,题目叫做“我们凭什么凝视苦难”,她在文中写道:“凭着一家人相互依偎扶持的暖意。在苦难的背景里,凸显明亮。”在“倾听·人生”叙述的故事里,有苦,有难,有辛酸,有坎坷,但是打动读者的内核从来不是“卖惨”,而是普通人在困厄中积聚力量,和痛苦竭力抗衡的巨大勇气。这些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汲取绵长深远的精神力量,获得活得更好、更光明、更美丽的信心。

22年过去了,我们依旧怀抱初心,没有忘记当年为什么出发。正如刚刚过去的记者节那天《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言“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我们愿意尽自己所能,讲好当代中国的精彩故事。

猜你喜欢栏目人生关于栏目的要求宁夏医学杂志(2020年3期)2020-02-27栏目约稿中医文献杂志(2018年4期)2018-09-07栏目主持人语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1期)2018-08-16人生中的某一天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2018年3期)2018-07-26“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家庭影院技术(2017年11期)2017-12-20人生悲喜两字之间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0期)2017-11-20栏目稿约中医文献杂志(2017年3期)2017-07-05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独一无二的你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2014年1期)2014-09-17黑白人生杂文选刊(2008年7期)2008-08-06

推荐访问:采编 映照 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