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动物”“植物”条商榷*

陈思捷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笔者近日在使用时发现《汉大》对“动物”“植物”等词条的处理不甚妥当,现不揣梼昧,试加辨正,以就教于方家通人。

《汉大》“动物”条列有三个义项:①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相对。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②谓感动或感化万物。③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其中义项①与现代汉语中“动物”的意思一致(为叙述方便,下文用ANIMAL表示这个概念),援引了三条书证:

(1) 《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

(2) 明叶子奇《草木子·观物》:“动物本诸天,所以头顺天而呼吸以气;
植物本诸地,所以根顺地而升降以津。”

(3) 茅盾《尚未成功》:“人到底是感情的动物呀。”[1]

《汉大》“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这意味着《汉大》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动物”古已有之,可以追溯至《周礼》。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先将该例的上下文补全:“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其民毛而方;
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
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
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其民皙而瘠;
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臝物,其植物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从表面上看,此例“动物”与“植物”对举,且包含了“毛物”“鳞物”“羽物”“介物”和“臝物”五类,似乎与现在所说的“动物”没有差别。事实上,这一“动物”只是“动”和“物”的临时组合,并不成词,“动”指能活动的、会行动的;
“物”则是“类”的意思,[2]“物”作为“类”解在《周礼》中十分常见,如《夏官·校人》:“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郑玄注:“谓以一类相从也。”又《地官·牧人》:“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孙诒让正义:“物,犹言种类也。”均用此义。又见于他书,如《左传·昭公九年》:“事有其物,物有其容。”杜预注:“物,类也。”《国语·晋语六》:“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皆其证。“物”有“类”义,因此又可以说成“动类”,比如谢灵运《山居赋》:“植物既载,动类亦繁。”由是可见,这里的“动物”是个短语,大致相当于“能够活动的一类(东西)”(即义项③),未必是生命体,[3]只因此处有上文“物生”的锚定,赋予了生物的语境义,才被后人误解为ANIMAL,这其实是受到了当代语感的干扰。[4]据笔者调查,此类“动物”在唐代以前仅见4例,且均可做如上分析。且该用法的所指也不稳定,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
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东汉郑玄注:“天产者,动物,谓六牲之属;
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其中“六牲”指马、牛、羊、豕、犬、鸡,既不包括鱼类、虫类,也不包含人类,可见此处“动物”的内涵与ANIMAL并不相同。综上,《汉大》这个义项追溯到《周礼》显然不妥。

为了揭示“动物”一词的来历,确定可靠的书证,我们先来看看古汉语中ANIMAL对应的表达。上古汉语中,不同种类的动物各有专名,这反映出不同语言中“第一次分类”的不同。(蒋绍愚 1999)我国现存最早的辞书《尔雅》所分的十九部中没有“动物”这一大类,而是列出“虫”“鱼”“鸟”“兽”“畜”分别释之。[5]可见古时候人们还是通过动物的活动范围或形体特征来认识它们,未能范畴化出一个上位概念。

中古汉语的情况与之相仿。不过,近代汉语阶段出现了一些疑似的例子。如《朱子语类》卷四:“先生曰:‘此说亦是。是他元不曾禀得此道理,惟人则得其全。如动物,则又近人之性矣。故吕氏云:“物有近人之性,人有近物之性。”盖人亦有昏愚之甚者。然动物虽有知觉,才死,则其形骸便腐坏;
植物虽无知觉,然其质却坚久难坏。’”同卷又有:“问:‘动物有知,植物无知,何也?’曰:‘动物有血气,故能知。植物虽不可言知,然一般生意,亦可默见。若戕贼之,便枯悴不复悦泽。亦似有知者。尝观一般花树,朝日照曜之时,欣欣向荣,有这生意,皮包不住,自迸出来;
若枯枝老叶,便觉憔悴,盖气行已过也。’”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出现了几例,除《汉大》所引《观物》篇[即例(2)]外,又如《钩玄》篇:“易卦自下而上,其植物之象乎?玄家自上而下,其动物之象乎?动物本乎天,植物本乎地,此易、玄之所以不同者也。”

这几例与今时用法看似无差别,是否可认为相当于ANIMAL的“动物”此时已有?不然。首先,上举《朱子语类》中此用法在当时仅见于此书此卷,而此书他处也并不称“动物”,而是径谓“禽兽”或直称动物名(如蝼蚁、猕猴等)。综观《朱子语类》中“动物”的所有用例,显然不是今天的“动物”,如上引卷六二:“心本是个动物,不审未发之前,全是寂然而静,还是静中有动意?”《草木子》中的用例则明显是对上引《周礼》郑注的承绍(“本诸天/地”即源于“天/地产者”,后来孔颖达、朱熹都对此有所发挥),“动物”的用法无法脱离原文本的束缚。且后代文献里很少能见到这样的用法,甚至在数量庞大的明清白话小说(1894年后的除外[6])中笔者亦未见一例。其次,作为一个通称,“动物”理应在分类学书籍(如各种类书)中作为“类目”出现。然而,仇志群(2021)考察了《初学记》《艺文类聚》等10种重要类书以及《本草纲目》等具有分类性质的著作,均未见有以“动物”为部类名称的,而是直接分成各种小类,比如《太平御览》分“兽部、羽族部、鳞介部、虫豸部”,《太平广记》分“龙、虎、禽鸟、水族、昆虫部”。[7]因此,我们的看法是,这个词本乎《周礼》,后世文献中偶尔出现的一些例子恐怕都是对《周礼》及郑注的沿袭,[8]并非可脱离经典文本的口语活词,现代各地方言中均无“动物”的说法也可佐证。

笔者认为,“动物”真正成为与ANIMAL对等的词并进入大众语言是在清末民初,且为日语影响的结果。清末民初涌现出的一批英华字典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语言史料,借此可观察到:(1) 1908年前,所有英华字典解释animal均不用“动物”。[9]比如1823年完稿的马礼逊编写的《字典》释animal为“牲口,畜生,兽”;
1844年卫三畏编著的《英华韵府历阶》释为“走兽”,范围过小;
1847—1848年麦都思的《英华字典》释作“生灵”;
1872年卢公明的《英华萃林韵府》释为“走兽,牲口,生灵,禽兽,畜生,生物百体”;
1899年邝其照编的《华英字典集成》释作“生物,生灵,禽兽”。对animal释义之烦难反映出当时汉语中这一概念对应词汇缺失的尴尬,也有力地证明了之前文献中所见的“动物”并不等同于animal。(2) 从1908年开始,各词典均使用“动物”对译animal。如1908年颜惠庆编订的《英华大辞典》在解释名词animal时分出两个义项,其一是an organized living being,释为“动物,生物,生灵”;
其二是one of the lower animals,as distinguished from man,释为“禽兽,走兽,畜类”。1913年《商务书馆英华新字典》将名词释作“生物,生灵,禽兽,牲口”,将形容词释为“生物的,动物的”。1916年赫美玲编写的《官话》释为“动物新,甡动物新,胜新”,上标“新”表示是个新词。也就是说,大约在1908年左右,汉语中才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准确对译animal的新词。那么这个新词是汉语内部的创新,还是受到外语的影响呢?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动物”是在日语词“動物(どうぶつ)”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一个近代科学的术语,抛开对外来词界定的分歧问题,可以统称为日源词。其日语来源在日语文献材料及汉语近代译著中的反映很明显,仇志群(1996,2021)已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可以参看。

中日同形词因书写形式相同,又符合汉语构词法,词义往往与旧形式有一些联系,故大多带有隐蔽性,粗看很难发现它们的外来性质,需要对文献进行详细地梳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11]必须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动物”与近代汉语中的少数用例有时看起来含义很接近,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即它并不是由汉语内部发展而来的,英华字典的编写者对如何翻译animal感到棘手是最好的证据。[12]其实,正因为汉语史上“动物”在某些语境中可以被这样识解,才导致这个日源词被引入时很容易地为汉语使用者所接受。《汉大》是一部“源流并重”的权威辞书,有义务在说解时体现这一点。

“植物”的情况与“动物”类似。《汉大》只列了一个义项:“百谷草木等的总称。为生物的一大类。这类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一般有叶绿素,多以无机物为养料,没有神经,没有感觉。”释义等同于现在的科学定义。下引四条书证:

(1) 《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其民毛而方。”

(2) 汉张衡《西京赋》:“植物斯生,动物斯止。”

(3) 宋梅尧臣《和王景彝咏薜荔》:“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

(4) 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象鼻莲(仙人掌一类植物)多半是盆栽。”

其中例(1)与“动物”条的始见书证相同,不过同样也是误解。“植”义为“直立”,《说文》段注云:“植之引伸为凡植物、植立之植。”“物”也作“类”解,因而又有“植类”,如晋戴凯之《竹谱》:“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宋书·符瑞志下》:“植类斯育,动类斯止。”宋姚勉《五桂芳记》:“楚灵均撷众芳以菲其身,而于木焉则独取桂。桂非他植类也,花不芳于烟柔日媚之春,而芳于风高露洁之秋,且又岁寒不凋,与松柏一节。”可见“植物”义为“直立的一类(东西)”,也是一个临时组合。李峤《为凤阁李侍郎进瑞牛蒙赐马表》:“植物动类,变形质而呈休;
羽族毛群,革音容而表贶。”“植物”和“动类”并列,均为短语,“物”“类”对文同义。“植物”作“直立的一类东西”解有一个极好的例子,1847—1848年麦都思编著的《英华字典》和1865年马礼逊所编的《五车韵府》都把any thing standing erect和“植物”相对应,反映出时人对“植物”的理解。例(2)应是沿袭《周礼》的用法,参看附注[8]。例(3)“植物”与“足物”(有脚的一类东西)对举,可见它们都是松散的短语,与今义不尽相同。这三条书证列于此处皆不妥当。至于“植物”的词源,我们通过与“动物”相似的方法,同样认定它是一个日源词。

综上,现代汉语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清末民初在日语影响下引入的新词,《汉大》对应义项所援引的古代用例皆为伪书证,宜当删改,其释义或可调整为:

动物

①谓感动或感化万物。三国魏嵇康《琴赋》:“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唱导·论》:“故以恳切感人,倾诚动物,此其上也。”《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宋朱熹集注:“诚能动物。”

②活动的或能够活动的一类东西。《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晋杜预《春秋长历论》:“余感春秋之事,尝著历论,极言历之通理。其大指曰: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舍,皆动物也。”《朱子语类》卷六二:“心本是个动物,不审未发之前,全是寂然而静,还是静中有动意?”有时与义项③含义接近。《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
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郑玄注:“天产者,动物,谓六牲之属;
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六牲”指马、牛、羊、豕、犬、鸡,参见“六牲”。《朱子语类》卷四:“动物有血气,故能知。植物虽不可言知,然一般生意,亦可默见。”

③自然界中生物的一大类,与植物相对。多以有机物为食料,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借自日语“動物(どうぶつ)”。杜亚泉《博物学初步讲义》:“鸟兽之类谓之动物,草木之类谓之植物,至土石等无生物,大都存于地内,采诸矿中,故又称为矿物。”茅盾《尚未成功》:“人到底是感情的动物呀。”

植物

①直立的一类东西。《周礼·地官·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早物。”有时与义项②含义接近。唐李峤《为凤阁李侍郎进瑞牛蒙赐马表》:“植物动类,变形质而呈休;
羽族毛群,革音容而表贶。”宋梅尧臣《和王景彝咏薜荔》:“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

②百谷草木等的总称。为生物的一大类。这类生物的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一般有叶绿素,多以无机物为养料,没有神经,没有感觉。借自日语“植物(しょくぶつ)”。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最可信的就是近今西洋大学者名叫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说世界起初只有植物,后来才有动物。”杜亚泉《博物学初步讲义》:“鸟兽之类谓之动物,草木之类谓之植物,至土石等无生物,大都存于地内采诸矿中,故又称为矿物。”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像鼻莲(仙人掌一类植物)多半是盆栽。”

《汉大》作为一部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是语言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汉大》说解有误,加上使用者一时不察、盲目信从,就会导致研究结果背离事实。比如,沈国威(2019)通过一套操作性较强的鉴定方法,将汉语中的日语影响词(即“日源词”)分为借形词、借义词和激活词三类,其中前两类的首要区分标准在于“《辞源》《大词典》等中日语文工具书里是否有古典书证”(见图1、图2所示)。由于作者依据《汉大》认为“动物”“植物”在古代文献中有确凿的书证,因此把这两个词分别归入了“借义词”和“激活词”。[13]但就上文所述,《汉大》“动物”“植物”条所引古代用例实为“伪书证”,按照作者的鉴定方法,均应定性为“借形词”才是。

图1 日语借形词调查步骤

图2 日语借义词调查步骤

此外,许多辞书的编纂以《汉大》为蓝本,《汉大》处理不当会导致谬种流传。史有为(2019)主编的《新华外来词词典》收了“动物学”“动物园”等词,却没有“动物”;
收了“植物病理学”“植物园”等8个词,亦无“植物”。黄河清(2020)《近现代汉语辞源》列了“动物场”“动物崇拜”“动物蛋白”等29个含有“动物”语素的词以及“植物带”“植物蛋白”等31个含有“植物”语素的词,但同样也未收现代意义上的“动物”和“植 物”[14],恐都是参考《汉大》而误以为“动物”“植物”古已有之所致。[15]

权威辞书,世之轨范;
援引书证,宜当审慎。

附 注

[1]《汉大》第二版(征求意见本)该条未做改动,一仍其旧。

[2] 江蓝生(1995/2017)在考察疑问代词和样态指示词词尾“麽”和复数词尾“们”的来源时,指出疑问代词“何物”“是物”的“物”取义于早期的“等类、色样”之义,而非万物之“物”;
后者是由前者引申出来的。这与我们此处的分析暗合。

[3] 如杜预《春秋长历论》:“余感春秋之事,尝著历论,极言历之通理。其大指曰: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舍,皆动物也。物动则不一,虽行度大量,可得而限,累日为月,以新故相序,不得不有毫毛之差,此自然理也。”苏舜钦《复辨》:“象曰‘雷在地中复’,盖雷者,阳物也,动物也。”《朱子语类》卷六二:“心本是个动物,不审未发之前,全是寂然而静,还是静中有动意?”

[4] 关于“当代语感干扰”问题,可参汪维辉(2022)。

[5] 这和“泛舟于水上”的“水”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一样,见蒋绍愚(1999)。

[6] 1894年以后的小说里已能见到“动物”的新用法,比如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就有,它受影响于汉译小说,反过来又对新词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陈力卫 2019)215-216

[7]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南宋王应麟编纂的《玉海》在祥瑞部下分“动物”“植物”之类目,明方以智所编的《通雅》在“鸟”“兽”等类之上设立了“动物”一级,清雍正年间曹昌言所撰的《多识类编》也分了动物、植物二门。我们认为,考虑到同时代其他文献中的情况,这些类名应该都还是对《周礼》的沿用。

[8] 比如,张衡《西京赋》有“植物斯生,动物斯止”,李善就引《周礼》“动物,宜毛物也”进行注解。古代读书人对经典是很熟悉的,在他们这个语言社团里使用这个词,彼此之间均能意会其典出,上引《朱子语类》中的几例恐怕也是这种情况。

[9] 董秀芳教授提醒笔者,这与animal在英语中的义项不只一个也有关系。感谢董先生的赐教!我们翻查了《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版,发现animal作为名词有三个义项:①A creature that is not a bird,a fish,a reptile,an insect or a human.②Any living thing that is not a plant or a human.③Any living creature,including humans. 也就是说,英语animal的所指有三:①仅指哺乳动物(不包含鸟、鱼、爬行动物、昆虫和人)。②指不包括植物和人类的所有生物。③指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由于这些英华字典没有英文的释义,不同的义项也大都罗列于同一个词目下,因此所指为何难以判断。但下文“生灵”“生物”“生物百体”等一些译名反映出源词义是有“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的,而他们并没有选择用“动物”来对译,仍可说明当时汉语中还没有这个词。

[10] 参汪维辉(2021)115-116。

[11] 近年有不少相关研究,比如陈思捷(2021)对“出席、列席、缺席”的讨论,认为三个词都是日源词。其中“出席”这一形式的古今含义大略相反(“离开席位”和“到场”),因此较易判断;
而“列席”和“缺席”古今含义表面上看很接近,具有迷惑性,则需详加辨析。“动物”属后一类。

[12]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有可能是日语先借用了古汉语中“动物”这个形式,形成稳定的词义,然后再回流到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多见;
但对于现代汉语中“动物”一词来说,不得不说它是受到了日语的影响,而并非纯粹由汉语内部发展而来。

[13] 作者似乎认为“动物”古今词义有差别,而“植物”无差别,因而归入了不同的类。

[14] 立有“动物”的词目,但意思是“动产”,这是因为早先国人用“动物”来翻译日语的“動産(どうさん)”,用“植物”来翻译“不動産(ふどうさん)”,如1864年丁韪良所译的《万国公法》即是如此。(马西尼 199754;
仇志群 2021)从中也可看出“动物”“植物”在当时不是一个相当于ANIMAL的常用词。

[15] 史著(2019)序:14说:“在汉语书证方面,除由笔者自己搜寻外,余下大都参考其他辞书或著述。”黄著(2020)前言:2-3说:“关于书证如何列举,《汉语大词典》可以作为参考。《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来自各个时期的文献,从古到今,纵贯整个中国历史。”

猜你喜欢汉语大词典书证周礼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期)2022-11-27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当代文坛(2021年5期)2021-08-30周礼与儒学的机理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汉字汉语研究(2019年1期)2019-05-21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10期)2016-12-30评《〈汉语大词典〉研究》辞书研究(2016年6期)2016-12-23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周礼》大宰九式研究古代文明(2016年2期)2016-04-26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6期)2014-03-01《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汉语 商榷 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