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股权市场引入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区块链技术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上拥有较多创新型应用场景设计。本文以上海股交所为例,探讨了以区块链基础技术架构为纽带、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创新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技术合集,它由共享账本、共识算法、安全隐私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组成,具有多中心化、共识可信、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

基本概念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对区块链技术的定义,狭义的区块链技术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的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既无中心也无区域,它是一个由多个节点按照统一的规则形成的有机整体。区块链上的所有节点共同维护公共账本,而不信任某一个超级节点,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这种产品架构设计,可以与区域性市场在内的不同场景深入结合。

主要作用

一是标准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没有区块链技术支撑的体系下,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市场运营者、市场监管者、行政监管者等,构成了多层次的设施、机构、责权体系,导致资本市场业务流程冗长;
业务流程推进中,人为因素导致沟通、交通、时间等成本过高;
在开展跨境融资业务中,更是存在各国标准不统一、多重监管等问题,业务流程推进中,耗时长、费用高。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业务流程上链,业务推进技术化、标准化、流程化,而且逻辑清晰、透明度高,大大缩短业务流程,节省人力、时间成本。

二是增进信任、规范运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运营和信用管理,靠的是推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以及靠市场运营机构和市场监管机构的审核和监管,这种做法效率低、成本高,同时也存在中心化信任架构的天生弱点。一方面,中介机构都是利益驱动型的企业,难以做到完全中立,其自身即存在可信问题;
另一方面,中心化架构在提供集约化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单点风险,甚至形成权力寻租。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且有效的“技术可信”方案,即通过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及共识机制等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架构,由所有参与节点共同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合约的严格执行与历史的可证明。这种技术解决方案,提高了规范效率,降低了信任成本。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资本市场,那么其主责主业就应该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或接续推动等方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但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作为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极其有限甚至没有发挥。二是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无法持续经营。解决问题的核心有二:一是努力实现资源聚集和共享,二是在规范运营前提下实现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的多元化。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把各地股交中心链接起来,实现资源的聚集和共享;
利用区块链技术防篡改、透明度高、可靠性强、智能合约可自动执行等优点,实现市场的低成本规范运营,以及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的多元化。

具体地说,区域性股权市场引入区块链技术,至少有如下好处:

一是用技术手段规范市场运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意见》给出了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运营的基本标准,但各市场执行情况差异很大。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偏离规范要求运营的问题,确保各区域性股权市场走上规范化运营的正轨。

二是通过技术手段让监管变得轻松自如。监管机构是链上的一个节点,链上的数据、规则是透明的,数据不可篡改,操作环节可追溯,监管一目了然。

三是用技术手段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正是因为技术促进规范运营、监管处罚简单便捷,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彻底解决各区域性市场报告数据标准不一、依据不足、无明细支撑、差错率高甚至掺杂主观因素的问题。

四是用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链上的节点均是可共享的资源,资源共享惠及各地区的中小企业,惠及中国经济发展。

五是用技术手段实现集约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系统都在集约化发展。集中统一后台、百花齐放前台,是一个既不违反当前区域化格局,又能节约资源的上好办法,区块链技术刚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六是为引入大数据、云计算奠定良好基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各参与主体都是宝贵的资源,后台统一、数据统一后,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金融行业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伴随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以上海股交中心为例,为了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价值,上海股交中心确立了以区块链基础技术架构为纽带、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创新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

一是以“链”为纽带。以中国证监会的监管链、上海股交中心的“股易链”、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长三角征信链”为基础,打通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二是以大数据为驱动。“链”通以后,各市场的数据实现了大聚合,加上对上海股交中心开放的政务数据,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数据。证券市场数据包括:指数行情、公司财报、公司研报、行业数据、二级市场交易数据、一级市场发行数据、增资扩股、权益分派、信息披露数据等。产权市场数据包括:产权转让数据、资产转让数据、知识产权数据、其他权益数据、转让标的企业财务指标数据、企业股权结构数据、投资协议、信息披露等数据。政务数据包括:企业注册登记、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纳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明专利、商标登记、房产抵押、行政处罚、司法诉讼等各项数据,叠加企业的社保、招聘、用工、用水、用电等日常运营数据。通过多维数据的有效整合、建模分析,发现数据价值。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计算、多方计算、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防止数据泄露、满足隐私保护要求。

企业画像和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跨市场信息互联互通、发挥大数据后台的基础服务能力,建立完善企业画像和信用评价报告功能,有的放矢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吸引政府、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参与,一方面拓宽企业融资,开展股权融资、投贷联动、企业助贷等业务;
另一方面提供企业孵化、培育、规范、辅导及上市培育等服务。

服务注册制和市场间联动。利用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的服务路径。从更长的时间范围和更多的维度来检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真实财务情况,结合跨市场企业数据库积累的多维度信息进行审核,解决目前发行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带病闯关、财务造假等问题,提高注册制的效率和效果。以解决财务真实性为核心,以持续督导规范企业为主责,加快实现区域性股权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转板对接。

打造产业链图谱。通过整合证券市场数据、产权市场数据、股权市场数据、地方政务数据及第三方服务数据等多维数据,探索打造产业链图谱,提供优势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技术能力、人才及资本等多维信息,一方面为地方政府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为创投、银行等机构产业投资分析提供依据。同时,集成企业画像、科创属性评价、产业链图谱分析等创新功能,从而有效促进跨市场投融资对接,为并购重组、产业上下游对接、投融资对接等更多业务场景创新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

政策资源对接和跟踪。探索链上资源汇聚,通过整合扶持政策、奖补、政务数据等资源,提供更为便捷的授权访问、信息匹配、留痕追踪、奖补效果追踪等服务。导入优质第三方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功能和场景,同时解决服务付费难题和投融资对接脱媒问题。

增强企业科技评价能力。上交所科创板旨在支持“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的创新企业融资上市,准确的企业科技评价对投资决策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建立多维度的智能科技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指标包括:(1)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比例、研发投入效率比、新产品收入、专利数、奖项等。(2)人力资本。雇员人数变化、管理者素质、员工素质等。(3)市场能力。市场占有率、目标市场增长率、营收平均增长率等。(4)财务能力。偿债、营运、获利、成长等。全面展现企业在细分行业的真实竞争力,监管审核人员可以迅速了解企业的技术方向分布和核心技术实力,在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将技术方向相似的同业公司聚类和排名,可以清晰定位科技公司的相对实力。

实现资本市场联动发展。产权市场为资产、产权、资本、知识产权、技术、土地、其他权益等产品品类提供流转平台和渠道。通过创新应用平台业务驱动,产权市场标的的转让引发相关企业的基金份额、股权、债权等证券市场标的转让的需求。资金流、客户流、项目流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产生协同效应,不断循环、叠加、集聚,市场的活跃度以及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能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的形成将促使市场的系统性、功能性能够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形成合力、叠加优势、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做大。

依托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推进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天然公开透明、信息不可篡改的性能有效解决私募基金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实现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穿透式监管和全流程可追溯,逐步形成新的可信生态体系。

开展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认股期权服务。商业银行的业务痛点有三:一是合规监管需求,二是阳光代持需求,三是公开渠道市场化定价退出需求。为积极回应市场需求,深化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认股期权服务模式创新,打通认股期权“贷投管退”全链条,推动信贷业务提质增效,依托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开展认股期权登记托管、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服务,在增强认股期权公信力的同时,确保全流程各环节都在监管控制之下,做到风险可控。通过加强对认股期权底层资产(企业)的金融服务,推进科技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升银行认股期权价值,拓宽银行认股期权合规退出渠道,激发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积极性,不断扩大投贷联动业务覆盖面和贷款规模,惠及更多科技中小微企业。

“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人民日报》评论员如是发问。是传统意义上的“金戈铁马”的豪情壮志,亦或是大行其道的“桃面柔膝”?而依我之见,正气凛然,刚健勇毅的精神风貌,方才是今日中国男儿所应该追求的。

以上海股交中心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为例,上海股交中心区块链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企业、账户、产品、登记、交易、结算、信息披露、财务、监管9类主题全业务数据上链,其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股交中心区块链技术架构图

投资者开户业务数据调用流程如下:投资者发起开户申请;
上海股交中心业务系统受理后,在“股易链”登记信息;
“股易链”跨链向“监管链”发起新增投资者开户申请客户编码请求;
“监管链”审核信息通过后,返还客户编码;
“股易链”生成投资者公私钥;
短信通知投资者开户成功;
监管链生成区域性股权市场开户数据汇总表。

挂牌企业登记托管业务数据调用流程如下:企业发起挂牌或登记托管申请;
上海股交中心验证申请信息;
调用区块链数字资产发行接口,通过链上智能合约完成企业数字资产发行,并存入企业账户;
根据企业股东持股情况,调用资产转让接口;
“股易链”执行转让验证,将数字资产转入指定股东账户。

企业画像和科创评价业务数据调用流程如下:上海股交中心获取企业授权;
上海股交中心向上海大数据中心发送企业授权,提交数据采集申请;
大数据中心验证申请通过后,返还数据;
上海股交中心数据中台完成数据清洗和加工处理;
调用区块链企业画像登记接口;
区块链智能合约创建企业画像模型;
上海股交中心数据中台提交科创评价指标登记接口;
区块链智能合约输出科创评价结果;
返还结果到数据中台。

今年以来,上海股交所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创新型应用场景设计方面进行较多尝试。上海股交中心根据中国证监会《区域性股权市场相关主体编码规则》中关于逐步将区域性股权市场证券账户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统一账户体系的指导思想,于2022年5月正式启动了基于区块链的统一市场主体标识系统的建设工作,并于2022年6月22日完成系统上线。上海股交中心的统一市场主体标识系统成功上线满足了中国证监会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主体全局身份设计要求和跨链用户识别要求,实现对市场参与主体用户身份的注册管理和规范应用。该系统有利于监管机构更为便利地统一管理市场主体、监管统计汇总市场信息,进而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投资者证券账户纳入资本市场“一码通”账户体系。

2022年6月30日,上海股交中心自主研发的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估值系统(以下简称“估值系统”)正式上线。上海股交中心通过对技术应用壁垒、数据来源抓取、人工智能嵌入、复杂资产判定、情景模拟评估、行业舆情分析,以及客户信息涉密等情况的深入研究,确定了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作为重要辅助,为市场参与主体科学评估基金份额价值的新思路。估值系统依据了《私募投资基金非上市股权投资估值指引(试行)》和各项监管制度的要求,以基金管理的底层资产为基础,运用非上市公司股权估值的五种方法对基金的底层项目进行估值。估值系统借鉴当前股权投资行业先进的估值经验,涵盖了基金信息、募资情况、投资进度、融资轮次、管理表现、退出结果、关键财报、投资企业信息等多种数据维度,利用大数据的交叉核验、算法模型的自动适配,实现系统自动拟合(AI)与专家经验(HI)并行的量化估值决策模型,为估值对象提供一套完整、科学的估值方案,为基金份额转让双方提供了更具科学性的估值参考。估值系统找准了私募基金行业估值成本高、数据搜集难、估值偏差率高的行业痛点,形成了一套自动、高效、全面、专业的估值体系,是上海股交中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为充分发挥上海股交中心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平台对基金份额的价格发现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同时补足了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市场定价功能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私募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中评估价值偏离的缺陷,满足市场主体对于资产有序流动的需求,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发展。

2022年9月30日上海股交中心率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上线应用分布式数字身份(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简称DID),DID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是基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双层区块链架构,构建了新型数字信任体系,创新性地解决了跨机构、跨行业的身份认证问题。本次DID的创新性应用首次引入了企业征信服务,通过对DID数字身份进行在线解析和验证,实现身份认证全过程闭环管理,开创了征信数据服务标准化资本市场的创新,为区域性股权市场更好服务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了数据赋能,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形成数据共享、资源互通的生态体系。

区块链也不是万能的,对区块链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其实区块链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一是区块链系统的核心是信任,但信任的关键是链上的数据是真实的,我们往往把数据的不可篡改和数据真实性画上等号。二是虽然区块链系统使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来保护数据的安全,但并不是不可破解的,由于区块链每个共识节点都拥有全链总账,当区块链系统某个共识节点受到攻击,该节点存储的总账信息存在被窃取的风险。三是区块链的网络架构是分布式的,在牺牲了存储和处理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节点间的共识形成互联网信任基础。由于受限于共识算法、网络带宽、存储空间或者计算资源,对于高并发、低延迟处理要求的场景,其性能还是存在瓶颈。四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基于技术层面的,不等同于管理层面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的分布式基础架构必须是可监管的,不能放任自流,无序发展。

为了更好地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监管智能。针对区块链系统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时智能监测体系。比如区域性股权市场采用“监管链-地方链”双层架构来实现穿透式监管,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数据监管和报送专链,实现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明细数据上链,并且各类业务数据之间满足数据勾稽和交叉核验的要求,通过区块链的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来有效防止虚假数据呈报。

二是算法安全。对于区块链算法安全问题,需要考虑提升加密算法的抗破解能力,比如设计适合区块链系统的抗量子攻击算法。针对私钥的生成、存储、传输等关键环节,需要制定标准化方法和流程,同时积极进行密码算法的国产化改造和应用。

三是数据安全。由于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链式账本,为防止数据泄露,区块链上的数据除了必要的加密存储以外,还应采用安全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在存储、传输相应数据时,应该使用多方安全计算、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可信执行等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四是共识高效。提高共识效率是解决区块链系统性能瓶颈的关键所在,异步共识算法能够容忍网络通信故障、抵抗拜占庭敌手恶意攻击,是保障区块链在互联网环境下健壮运行、提高共识效率的有效技术方向之一。

在强化了隐私保护、安全性和自我主权之后,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市场监管接纳的关键组成部分,市场主体将能够以目前无法想象的便利体验在不同平台或不同业务场景之间无缝切换。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探索的区块链应用成果为下一步区块链在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创新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期待区块链技术未来可以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聚集资源、共享资源、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证明其巨大价值,发挥其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区域性股权区块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0期)2018-10-12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读懂区块链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6-09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4期)2018-01-22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甘肃农业(2017年3期)2017-04-22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6期)2015-03-01

推荐访问:区块 之路 区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