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卫生防疫思想的百年演进与基本经验

朱春艳,田文君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重视卫生防疫在革命、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探索中,不仅在理论上对“如何看待防疫工作”做出了深刻论述,而且在实践上就“如何开展防疫工作”积极部署并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就学界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代表性成果只是重点研究了某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卫生防疫思想,鲜有研究成果跨越百年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卫生防疫思想展开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实际上,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卫生防疫思想的百年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党领导人民发展卫生防疫事业的基本经验,对当下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和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卫生防疫工作关乎革命前景和民族命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医疗卫生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排除万难带领根据地军民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为保留革命火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党领导人民群众有序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明确卫生防疫工作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已经认识到了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多个重要会议场合对此进行反复强调。在1928年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为引导党内其他同志认识到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将“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列为巩固革命根据地的大事之一,将其视为党的中心工作[1]11-12。此后,毛泽东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调查和指导防疫工作,并在1933年12月撰写的《长岗乡调查》一文中,重申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岗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卫生运动,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2]321最终,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卫生防疫工作被列入了议事日程。伴随着卫生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根据地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自力更生改善卫生防疫条件

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白色恐怖势力为阻止工农红军发展壮大,不惜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严密的交通包围和经济封锁,阻碍必备的医疗用品在根据地自由流通,致使当地本就有限的医疗卫生条件雪上加霜。为走出这一困境,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号召当地群众自力更生改善卫生防疫条件。建设红色医院、培养红色医生、创办药厂和卫生材料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改善卫生防疫条件的伟大实践。红军到达井冈山后,先是在茅坪设立了第一所红军后方医院,后又在上杭创建了一所红军医院和几个卫生所,并于1933年在瑞金洋江下成立了红军总医院。红色医院建立以后,为确保红色医院能够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救死扶伤的职能,党中央一方面遵照毛泽东同志“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应该多训练些军医”和“要注意政治教育,培养红色医生”[1]14的指示,创办红军卫生学校培养医护人员,来解决医护人员奇缺的难题;
另一方面则领导当地军民自力更生地创办起一些小型药厂和卫生材料厂,生产常备的消炎药和常用的玻璃和金属器械,以解根据地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材的燃眉之急。在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领导和全体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曾经一度流行的霍乱、赤痢、肠伤寒、鼠疫等严重危害军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受到了遏制”[1]15,军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

(三)开展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

俗话说“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环节。新中国成立以前,很多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需终日辛苦劳作方能勉强裹腹,根本无暇顾及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而这也成为当地痢疾等肠道性传染病多发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在密切接触当地群众,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后提出:“减少人民疾病死亡的基本方针就是预防,就是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1]26帮助老乡们改掉长期以来不讲卫生的习惯并非易事,需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宣传—帮扶—监督”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卫生防疫运动时采用的方式方法。党员干部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为战士们和老乡们上卫生课的同时,还通过出卫生画报、印发防疫小册子、编写卫生宣传剧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讲卫生防疫知识,吸引大家积极加入卫生防疫实践。除了宣传以外,帮扶也是顺利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重要保障。“边区的医务工作者除了在医院工作,还经常组成防疫队、医疗队到农村去调查疫情,注射防疫针,扑灭传染病”[1]30,而部队战士则帮助老乡打井,“改善饮水条件,清扫村里垃圾,大搞环境卫生”[1]30。为检测现阶段的卫生防疫成效以及继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各解放区还十分重视做好监督工作,譬如,“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开展卫生竞赛”,“在乡村建立卫生模范村”[1]30,等等。卫生防疫运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保障了军民的身体健康,更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巩固了军民鱼水情。

新中国成立后,为增进人民健康、保证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毛泽东同志对卫生防疫工作更加重视,专门安排周恩来、贺诚等同志开展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9月,贺诚同志将自己二十一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写成了一份近三千字的工作报告,寄给了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收到贺诚同志的报告后十分重视,立即进行了阅读和批示,并在批示中明确指出,“今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3]。毛泽东同志将卫生防疫工作的性质定义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明确了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地位,有效地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卫生防疫工作要面向工农兵,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保护水源、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有效阻断疾病的传播,既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军民抗疫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也是他们在和平年代带领人民群众与疾病作战的基本路线。由于历经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朽统治,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地区卫生状况十分恶劣,威胁人民健康的流行病、传染病肆虐横行。为改变这一局面,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1]32的伟大号召。随后,全国掀起了一场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

清洁卫生、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根本精神。在这场运动中,党领导工农兵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八净”(净孩子、身子、室内、院子、街道、厨房、厕所、畜生圈)和“四灭”(灭苍蝇、蚊、瘙、臭虫)的卫生大扫除,力争不留卫生死角,不让细菌和病毒存有繁殖的温床。爱国卫生运动既继承了土地革命时期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的成功经验,又使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使国外媒体对我国的卫生状况刮目相看,国际科学委员会评价道,“今天在中国正在进行着一个伟大的运动,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卫生。这个运动是受五万万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的,这样规模的卫生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4]。

(二)防疫要以预防为主,要有计划、有步骤消灭重大疾病

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的国内环境促使医疗卫生事业得以稳步发展。随着国内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针对重大疫病的防治方案也由积极防守转变为主动进攻,进而做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重大疫病的战略部署,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的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脑炎,鼠疫,白喉,疟疾,天花,性病”,“至于其他严重疾病,当然要按照计划一律除掉或减少”[5]150。

为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重大疫病,一方面需要建立好隔离病院,并“准备好隔离病院的医生、护士、行政人员、器械、药品、用具、迁徙工具等”[6],为战胜重大疫病做好必备的场地和医疗准备。另一方面,则需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加快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着力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为广大农村地区开展防疫工作提供必备的医疗保障。在毛泽东同志的科学部署下,各地的防疫工作均取得了有效进展,余江县等地更是提前消灭了血吸虫病。毛泽东同志得知这一好消息后,兴奋地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来展现人民群众积极防疫的场景和战胜疫病的喜悦之情。“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便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句。

(三)团结中西医,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而奋斗

医护人员作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卫生防疫战中的中流砥柱。毛泽东同志向来非常重视医生队伍的建设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团结中西医作为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更是提出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7]493的伟大号召。贯彻团结中西医的原则,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用人体制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都要做好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在医学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既要搞好新中医和新西医的建设工作,也要做好封建观念浓厚的老中医的改造工作,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人才的大团结,巩固为人民卫生防疫工作而奋斗的统一战线。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教授医学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中医理论知识,又要教授他们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西方医学基础理论,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的现代医学人才。

“文革”十年浩劫使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使卫生防疫事业尽快得到恢复发展,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从当时的现实条件出发,在继承毛泽东卫生防疫思想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防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研判,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卫生防疫思想。

(一)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同毛泽东同志一样,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尤其重视农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卫生防疫工作,将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提升当地的卫生防疫水平,视为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缩小城乡差距、巩固和建设边疆等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以下几方面是重点。其一,继续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预防为主”的方针,且在贯彻过程中“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得力,军民配合,群防群治”[8]393-394。只有态度坚决,才能增强人民群众战胜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决心;
只有措施得力,才能事半功倍,推动卫生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只有军民配合,才能建成战胜疫病的坚固防线;
只有群防群治,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最终消灭疫病。其二,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社会效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保证卫生防疫工作充分体现人民性和公益性,将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状况和防疫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当地群众在医疗健康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卫生防疫水平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还融入到了“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中。这一方针首次强调了科技进步对于提升卫生防疫水平的重要性,宣告了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将科技进步运用到卫生防疫领域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曾对“科技进步与卫生防疫事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卫生防疫水平”等问题做出专门分析。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科技进步对于卫生防疫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唯有着力于“在关键性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医学基础性研究等方面,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攻关”[9]270,方能为攻克疑难杂症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从而切实提升我国的卫生防疫水平。而要想依靠进步来提升我国的卫生防疫水平,一方面要从教育入手,“努力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9]270,在源头上为卫生防疫提供人才保障;
另一方面则要从制度和管理体系入手,来调动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譬如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选送科研能力突出者到国外进修学习,等等。

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是中国共产党卫生防疫思想的丰富发展期。这一时期,随着卫生防疫成就的不断积累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以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卫生防疫思想,并结合当时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具体状况,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防疫事业发表过许多重要指示,为中国共产党卫生防疫思想增添了新内容。

(一)卫生防疫事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卫生防疫事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性,体现在保卫劳动力资源和缩小贫富差距上。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人民群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的前提,唯有大力发展卫生防疫事业才能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虽然享有医疗保障的职工极少会为医疗费用担忧,但对于缺乏医疗保障的农民而言,他们却往往面临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所以,通过进一步提升卫生防疫事业的公益性,让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群众都享有医疗保障,还能有效缩减医疗保障差异所导致的贫富差距。“积极发展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医药负担”[10]91,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如何解决农民的医保问题做出的重要指示。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江泽民同志上述重要部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得广大农民拥有了基本医疗保障,它是一项“农民得实惠、农村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得信誉”[10]108的德政工程。

(二)建设高素质卫生工作队伍是发展卫生防疫事业的关键

广大医务工作者是卫生防疫事业的主力军,他们“为杜绝灾后疫病流行、减轻国家和灾民的损失,作出了很大贡献”[1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工作队伍是发展卫生防疫事业的关键。在建设技术精湛且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卫生队伍过程中,以下几方面是重点。其一,增加教科文卫的经费投入,为医学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的同时,加强对医科院校的监管工作,既要“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10]95,又要搞好中等医学教育和做好农村卫生队伍的正规化培养工作,从而确保广大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练就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日后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打好基础。其二,各类医科院校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注重做好医德医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自觉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先进工作者。其三,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医务工作者的后勤保障工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攻关环境,并且通过薪资待遇、职称荣誉等多方面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卫生防疫工作中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防疫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建设了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卫生工作队伍,并且成功战胜了“非典”,在人类防疫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进入新时代后,尽管我们的疾病防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12],卫生防疫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卫生防疫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防疫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迅速作出精准研判和科学部署,为我们抗击“新冠”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科学战疫

卫生防疫工作“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13],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2],是进行科学战疫和构建卫生防疫体系的关键。“以基层为重点”强调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是群众最多的地方,也是疫情防控最为薄弱的一环。把医疗卫生资源更多地引向基层,实现强弱项、补短板,方能提升整体防疫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调改革创新对发展卫生防疫事业的重要性,通过改革创新,“加大对医疗健康前沿研究领域的支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12],将有效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防疫水平的提升。“预防为主”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正所谓防患于未然,我们“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作法,实际上正是充分发挥预防对防控重大疾病的功效。“中西医并重”是提升卫生防疫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这足以说明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动中医药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性。

(二)全面做好同疫情防控相关的外交工作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不少外媒趁机诬蔑中国,谎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妄图让“中国威胁论”披着新冠病毒的外衣卷土重来。为了不让更多蒙在鼓里的外国友人受谣言的蛊惑敌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做好同疫情防控相关的外交工作,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同样很重要。当国内“新冠”疫情防控逐渐取得成效而国际上多个国家“新冠”疫情相继爆发时,我们没有坐视不理,而是“继续做好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协调,促进疫情信息共享和防控策略协调”[13],尽最大的力量为其他深受疫情侵袭的国家提供援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时充分肯定了中国的防疫经验,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13]。由此可见,我们在疫情期间所开展的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促进全球范围内疫情信息共享、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等外交活动,不仅让那些诋毁我国的谣言不攻自破,更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

(三)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能够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按照“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14]的指导方针,做好防疫战略谋划,是建设疫病防控体系的前提。这一方针要求我们在无疫情时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
在有疫情时要依靠大数据不断完善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及时捕获疫情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运用宏观调控优化口罩、防护服、药品、疫苗等关键物资的生产布局,为防疫工作做好充足的物资保障,是建设疫病防控体系的第一大抓手。疫情防控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拥有充足的战疫物资,才能打好这场长期战,并最终决胜新冠。“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15],是建设疫病防控体系的第二大抓手。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包括疫情防控工作在内的一切社会事务都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通过完善相关立法,“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15],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疫情防控秩序,从而在源头上杜绝恶性瞒报、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尽管“这次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领导下,我们必将战胜疫情,在人类防疫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虽因历史条件的差异而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却是一脉相承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卫生防疫思想的基本经验,能够为我们今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一)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中国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6]卫生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样得益于这一制度优势。首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我们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能够迅速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且在它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各方人力、物力、财力,火速支援疫情高发区,在短时间内把高发区的疫情控制住,从而在根本上尽快扭转疫情在全国蔓延的局面。其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让我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为做好防疫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法治保障,严厉打击瞒报谎报、暴力伤医、哄抬物价等各类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确保各项防疫措施依法落实。最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助于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通过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二)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科学技术在疫情研判和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运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7],从而尽快筛选出感染者,明确防疫对象,并根据感染者的人数划分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以及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为顺利开展防疫工作做好全方位准备。此外,科学技术对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疫情信息网的建立上。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可以远程即时上报疫情信息和发布防控措施,迅速建立疫情信息网,从源头上阻止疫情蔓延。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要想尽早战胜疫病,取得防疫工作的全面胜利,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药品研发、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三)坚持中西医相结合的疫病治疗方法

坚持中西医相结合的疫病治疗方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这一共识已深深地融入到我国的防疫理念乃至卫生理念之中。坚持中西医相结合的疗法,是由中药和西药各自的特点以及国民体质所共同决定的。源自本土的中药虽更适合我们的国民体质,且副作用小,但对于急症的治疗效果不佳。唯有实现中西医并重,让两种疗法在融合之中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最大疗效,方是最佳的疫病治疗方法。实践证明,中西医相结合的疫病治疗方法,在疫病治疗中具有突出成效。当前我们已经运用这一疗法成功地治愈了不少“新冠”肺炎患者,相信在这一疗法的帮助下,我们最终会战胜“新冠”病毒,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四)重视加强国际合作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证明,“病毒没有国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18]。疫情危机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唯有重视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主动回应国际关切,在全力打好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向世界各国分享防疫经验的同时,还通过援助防疫物资,派遣专家小组和医务人员等形式,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早在2020年我国国内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意大利等疫情形势更为严峻的国家提供了对外援助,我国的医护人员全身心地救治当地患者,并且毫无保留地向当地医生传授防护经验,受到意大利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赞誉。2021年,我们更是对外提供了20亿剂“新冠”疫苗,为那些尚未研发出疫苗的国家和地区解决了燃眉之急。总之,我国在“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不仅充分体现了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更是以身作则诠释了加强国际合作对于战胜疫情的重要性,为日后重大疫情的国际合作开创了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卫生防疫同志疫病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同志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1年7期)2021-10-13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4期)2021-07-21『大元帅』与『小同志』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OVER THE RAINBOW汉语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严良堃同志逝世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7年3期)2017-02-06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卫生防疫 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