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精智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蔡吉娴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就业处, 江苏 苏州 21510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前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叠加高校毕业生固有的总量结构性矛盾,就业风险挑战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2021 年至今,各级人社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和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清单,聚力攻坚抓早抓实,全力以赴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将突破千万,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年之最。如此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涉及社会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快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就业工作的重点。

“精智就业” 的提出是理论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选择。

“精准” 与 “智慧” 并用共存,在就业工作中的实践运用取得了一些良好经验,形成了一些良好范式,为我们深入开展 “精智就业” 提供了一些借鉴,发挥了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1.1 “精智就业” 概念阐释

“精智就业” 是 “精准就业” 与 “智慧就业” 的有机统一,是以 “精准” 为基本目标,以 “智慧” 为核心手段,最终促进全体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工作模式。[1]

(1)以 “精准” 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根本目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问题的解决,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就业 “供需匹配” 情况,这为高校 “精准就业” 工作提出了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解决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有助于高校从 “数量就业” 转变为 “质量就业” ,为 “精准就业” 工作打下基础。2015 年初,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以 “精准” 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要求;
2016 年4 月,教育部再次强调 “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 ,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高校 “精准就业” 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各地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以 “精准” 作为工作目标,开展就业服务全员化、全程化,不断推动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2)以 “智慧” 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手段实现 “精准就业” 。2017 年5 月,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提出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 就业’新模式,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实现‘智慧就业’”[2],为高校实现 “精准就业” 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制造等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服务平台等新业态的异军突起,这些飞速进步的技术为 “智慧就业” 工作提供了技术载体。针对学生的多元就业需求, “智慧就业” 将聚焦 “人岗精准匹配” 服务,为求职者实现 “精准导航” ,达到精准推送信息、精准报送数据、精准对接服务的 “智慧就业” 目标,实现 “一键就业” “一键服务” “一键统筹” 。为应对经济市场复杂万变的形势,高校通过运用 “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等信息化技术,积极打造 “互联网+就业” 服务新模式,实现就业和招聘的高度 “云” 匹配,依托各类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帮助众多毕业生实现高效就业和精准就业。以 “智慧” 作为工作手段,有助于实现就业服务高效能、强动力,不断推动毕业生更强意识和更加积极的就业。

1.2 “精智就业” 实践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不可替代的部分,肩负着培养实用性、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为了充分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需要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以外,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一些新兴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一线人员来自高等职业院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孵化器和辐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3]。2021年11 月,人社部副部长李忠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强调,各地各高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对接,以实施就业育人项目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

近年来,各地各高职院校在依托产教融合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走访调研、案例总结,为大家作了有益示范。例如 “入校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 ,把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把教学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搭建线场平台;
如 “深化产教融合,实施精准服务,推进高质量就业” ,实施订单定向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等。2022 年是首届高职扩招生的毕业年,新增115 万人,高职毕业生的总量达516 万人,给社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现实压力、参考已有经验、结合工作实践,本文将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 “精智就业” 服务体系的构建做详细论述。

当下, “六稳六保” 国家战略将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科学有效的 “精智就业” 工作体系,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2.1 推动学生就业意识不断增强

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广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正是重要的国家建设所需的实用性人才,他们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同时也有极少数学生 “躺平” 或成为 “尼特族” ,这部分学生不就业不学习也不培训,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压力。因此,各地各高职院校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 “精智就业” 服务工作,增强学生求职就业内动力,为学生搭建更精细的就业平台,从国家发展大局的角度来谋划学生的就业。

2.2 促进院校就业工作全面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本质上也是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契合度,更反映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内容,也反映了地方的吸引能力、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晴雨表。因此,高职院校需与行业企业深度密切合作,在 “精智就业” 服务体系的作用下,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需要我们全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2.3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宝贵的实用性人才资源,也是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重大转型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机制可使校企关系更加密切,推动校企共同对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使高职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配性,可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高度匹配[4],有效释放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和人口红利资源,对经济社会起到促进推动作用,真正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新的重要的局面。

当前,各地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都是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承担,负责就业工作方案制定、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就业市场开发拓展、就业赛事组织辅导等,存在脱离专业教学、缺乏企业深度合作等问题,造成就业服务工作效率较低、成效不够。高职院校亟须转变观念,改进传统工作模式,向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就业工作新模式拓展。

3.1 智慧合作、精准施教是基本内容

(1)精进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由来已久,但是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部门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招聘平台、教学部门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两条战线独立对接企业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推进工作成效缓慢,需要多方面长期参与进行突破解决。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学校要以实际需求(开设专业等)为出发点,注重实效性,按照课程对应岗位、专业对应产业、教学过程对应生产过程的准则,以技术含量高、综合实力强为优先顺序,为学生遴选合作企业。学校以合作企业的需求为指引,校企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入校即可明晰就业方向,规划自身职业发展,与企业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项目制教学(融入就业指导课程,占有一定比例的学分)、订单式培养。实践教学比例扩大,实践教学的内容以企业的岗位、技术、工艺、专利等为主要来源;
企业是学生实习实训最佳阵地,引导企业为实习生设立一定比例的学徒岗位,模拟真实岗位;
用企业真实绩效考核激励学生,把作品变为产品、产品变为商品,学分变为绩效。积极的 “沉浸式体验型” 教学模式不仅覆盖全员、全过程,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和就业动力。二是改进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共同开发与制定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证,校企双方应不断对照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机制内容,严格按照岗位需求、生产实际设计制定专业课程内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也同步跟进纳入其中,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用教材;
及时调整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生产示范案例、新政策、新方法等及时纳入教学大纲,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各项赛事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些举措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为学生及时了解就业理论知识、掌握就业技巧等提供支持与帮助。

(2)精干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共建的教师队伍作为教学和指导实践的主体,首先知识要全面。校企共同确定专任教师、企业骨干的选拔制度,高起点高标准选拔优秀人才组建教育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应拥有 “广而深” 的专业知识,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和教导,为学生获取知识、获得指导提供 “精而专” 的服务。其次能力要转化。校企搭建教师培育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和企业科学共建 “双师型” 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规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学习实践,企业技术骨干要到学校从教交流,以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促进教师和企业骨干知识互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要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增进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自然转化。最后配合要默契。教师团队因为由学校和企业的优秀人才共同组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锻造一支专业能力硬、使命责任强的工作队伍,既能为学生解决专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又能让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锻炼,如合作沟通、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5]因此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互相补位,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

(3)精研的保障机制。教学实施环节繁复、就业育人头绪众多,不同时期校企合作的教学活动、关注点和核心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为保障人才培养各项节点能够衔接顺畅,确保校企精准施教,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建立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学校需要构建教学实施激励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三位一体” 的多元化保障机制。教学实施激励机制遵循 “优胜劣汰” 的双向选择法则,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士气和活力,调动教学和学习的热情。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致力于共同全面规范教学管理程序,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全面监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中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定期采集和统计校企教学基本数据,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的变化趋势,提出改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形成 “监测—评价—分析—反馈—改进—提高—再评价” 的生态循环。人才培养评估机制是要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一步将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各项就业指标纳入质量评价体系。教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可以让校企双方共同接受社会的评议与监督。

3.2 智慧开拓、精准对接是根本保障

(1)精深的就业市场建设。《国家 “十四五” 就业促进规划》指出, “就业难” 与 “招工难” 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异常突出,已然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反映了学生对岗位适配提出要求和企业迫切需要人才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与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往横向与纵深发展,构建就业大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完整的就业舞台,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一是宏观上要有数。各高职院校要从开设专业的实际出发,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挖掘企业需求,借助合作企业的产业链优势,从教学实践向求职就业延伸,大力巩固企业岗位资源,不断拓展累积,形成企业资源库,把海量的就业信息资源汇聚起来,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微观上要有人。校企合作育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项目实践中锻炼能力,亦是激发学生就业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精准及时做好指导服务,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态势。三是结构上要建机制。就业市场瞬息万变,校企合作要不断深入实施 “岗位精选计划” ,优化岗位资源结构,调整培养结构(应急性调整、供需对接项目等),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四是模式上要创新。高职院校要有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就业线上线下深入结合,优化合作模式,提高就业成效。五是行动上要主动。高职院校要着力校企共同实施好校园招聘月、促进周等主题就业活动,学校牵头主动广泛深入对接企业,为学生深度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六是统计要更准确。校企要一起努力完善就业统计与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用真实的数据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真实需求,客观上形成人才的梯次结构,提高就业市场建设的 “精准度” 。七是工作谋划要更系统。合作面临挑战,合作需要共赢。建设就业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企在理念、组织、行动、制度上意见一致,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 “精智就业” 服务新模式下要强化合作,为学生建设、打造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大市场。

(2)精良的服务平台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是 “智慧就业” 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是高职院校实现 “智慧就业” 的 “核心技术” 。在校企共同育人的背景下,构建 “创新驱动模式” 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是推动 “智慧就业” 的重要发力点,其特征是依托平台以学校为桥梁共建标准化就业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多元个性的就业需求,提供企业优质匹配的人才需求,将通用型服务转向精细化服务,及时摸清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意向和具体要求,推进就业信息联通共享,达到学生 “精准” 就业的目的。构建这一平台的前提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基地,引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分享育人项目、育人成果、就业成效,形成线上竞力的情势,加强与重点合作企业的联系,拓展新兴合作企业,开发就业育人项目,拓展就业信息数量,通过 “线场模式” 的搭建,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衔接。服务平台通过 “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分析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产教融合育人项目学生成绩等,归纳其中的行为规律,为校企及时调整决策提供依据。高职院校要建设维护好本地本校用人单位需求库、毕业生求职意向库等,及时发布专业设置和生源信息积极开展网络招聘服务,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线上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开展校园招聘,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3.3 智慧调整、精准施策是必然结果

(1)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在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下,高职院校处于 “被动” 的地位,所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对学生的 “刺激性” 较弱,造成学生就业动力不足。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完成项目制教学后,通过考核、面试可以入职合作企业,而学校则可通过对历年该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充分了解了毕业生就业情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推动了学校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优化了学科专业设置,完善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学校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进行及时调整。这种模式以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为立足点,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预警机制,注重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学校要继续发挥管全局、抓全局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学校就业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就业变推动为内动。

(2)困难毕业生阳光帮扶机制。人民群众对 “上好学” “就好业” 充满期盼。《国家 “十四五” 就业促进规划》提出,坚持聚焦重点、守住底线,瞄准重点群体,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因人强化分类帮扶援助,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把重点群体放到工作重点中。因此,各地各高职院校要聚焦困难毕业生就业,对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化、个性化、全程化帮扶。一是提高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这要求高职院校汇聚校内校外资源协同共享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完善多元化服务机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加大就业实习、实践组织力度,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拓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渠道。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创造更多可以让重点群体毕业生发挥专长和技能优势的技术型就业岗位。三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高职院校要推动校企帮扶相结合,为有意向、有能力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创业提供技术、资金、场地等多层次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精智就业” 服务体系的构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依托,是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也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必须更为清醒地认识到毕业生就业任务的艰巨性、时代的特殊性、群体的敏感性、工作的紧迫性。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坚决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资源汇集起来、把学生调动起来,开创生动活泼的就业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产教毕业生校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伤心的毕业生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

推荐访问:视域 高职 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