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主要内涵、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①

郑立群,和 震,王向旭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2.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875)

“人的存在主要地由他在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状况中的生存所构成。其他一切事物均依赖于这些状况的现实性。”[1]可以说,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构成不同,由其形成的人的精神风貌也是不同的。同理,不同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呈现出的精神风貌就会有时代差异。现阶段,探寻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精神”内涵及其生成,符合新时代“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道德要求,可助推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

(一)“专业精神”溯源

“专业”(profession)在英语词源上的意思是声称和发誓(fess),词缀为公开支持(pro)、行为(ion)。在《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定义为:“专门的学业或在某个领域从事专门事业而具有相应的职业特性。”[2]“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可解释为“公开发誓,支持以……为职业,关注自己的行为,坚持自己的服务准则”[3]。在社会学角度,专业指专门的知识技巧及相应的专门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及确保这些价值理念实施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在的自律性及由社会认可的权威和自治权。[4]就像医生职业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律师职业要对行为善恶和社会公正进行评判……每个职业都应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专业精神”(professional spirit)主要指劳动者对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执着于专业的规范、要求、品质化程序等,其不仅是由专业基础生发出的对本职业的精神动力,还包括从事本职业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在《2018—2022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有对“专业精神”的专门论述,认为其“源于专业能力又高于专业能力,是对专业化能力的凝练升华,具备专业精神的人,在任何工作岗位都会自觉刻苦钻研、力求精益求精、勇于担当作为”。事实证明,不管在哪个职业领域中,真正能脱颖而出的恰是对本领域的专业主义精神严格遵从的人,都是对本职业价值观有严格遵从的人。

(二)教师“专业精神”解析

教师职业发展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官方文件《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将教学工作“看作一种职业”,认为教学工作“是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由此,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20 世纪80 年代,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认证原则是制定严格的教师应知应会的高标准;
继而,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在制定《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时进一步细化标准的指标,界定了较清晰的教师专业属性。20 世纪90 年代,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更是强化了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并且将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点由“外在”专业环境转移到了“内在”专业素质层面。其中,“专业精神”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9 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者专业标准》提出,专业发展还包括专业伦理和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教育事业的尊敬和自豪,对社会和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教育工作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专业自律和奉献精神,其意义在于为教师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国内20 世纪90 年代关于教师“专业精神”的研究较多。李瑾瑜将“专业精神”当作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认为“专业精神”包括“敬业乐业精神、勤学奋进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负责参与精神”。[5]朱宁波认为,教师的“专业精神”集合了教学的兴趣、庄重的态度、崇高的理想与待人的热情,将其体现在具体教育工作中,使学生蒙受其惠。[6]进入21 世纪,陆续有更多学者对教师“专业精神”进行了内涵界定,叶澜等认为教师“专业精神”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态度、专业动机和职业满意度。魏明英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动,是教师内在素养在言行中的外化。”[7]范丹红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内在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化,应当包含专业态度、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知能三个方面内容。”[8]王立林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从业者的人格状态、特有品质和境界、教育追求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内在素养外化等。”[9]胡明峰和王璐等学者提出:“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信仰、理想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活力与风范,是教师在工作时展现出来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10]吴思孝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场域内所传递出的对职业一致而平稳的认同感、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积极专业意识的价值追求,是教师对教育行为所秉承的一致、连贯、自觉的行为。”[11]后来,朱旭东进一步将教师“专业精神”分为职业认同、职业美德和职业使命等层次,并作了系统性阐释。

时至今日,学界对于教师“专业精神”内涵仍无统一定论,但都指明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的素质之一,普遍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教师只有具备了“专业精神”,才能自觉寻求自身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方向,而不是完全被外在的规范、制度所左右。大卫·梅斯特(David H.Maister)提出,“真正的专业主义精神主要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系列技能”,能够“享受工作乐趣”并“持续提升自我”。据此,对教师“专业精神”的理解,可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态度、情感和理性层面进一步进行研究。

(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要义

1966 年,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在制定教师标准时,根据15 个学科领域制定了不同的教师标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师标准制定上具有更大差异性。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地位是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正式明确的,但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研究却早已有之。从职业教育概念、本质论到“类型”与“层次”之辨,职业教育类型的内涵特征逐渐清晰起来。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大特征是跨界性、整合性和重构性。”[12]在这种跨界整合重构的教育生态中,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精神”也异常复杂,除了应具备崇教爱生、敬业乐业等职业态度与特性,还应具备特“专业精神”。对此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可根据教师专业精神内涵的三个发展层次深化分析。

1.弘扬“劳动精神”,坚持劳动平等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应认同“劳动精神”,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劳动精神是“一种以因劳称义为原则建构的人们共同的精神系统”[13]。可从“劳动”和“劳动教育”两个维度的认同感进行分析:关于“劳动”的认同,就是要正视劳动、正面理解劳动。劳动的主体性体现在社会的全纳性,即每个人都是劳动者,都要具备普遍的劳动精神,每个人都要在劳动中尽职尽责,“劳动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14],劳动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活动。在职业教育中,以“蓝领”为指代的体力劳动所占比重为主,不管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还是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都同等重要;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同,就是将劳动教育当作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离开了劳动,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15]同样,在职业教育中,还附加了与劳动操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在正视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要正视职业教育中与劳动操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教育。

其次,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劳动精神”,并将其作为美德追求。职业院校教师对“劳动精神”的理性探究和审美欣赏,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劳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还要由内而外表现出对劳动者的尊重态度。劳动者在社会中居于主人翁地位,在劳动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做事风范与做人高度。通过这种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教学互动等具体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平等尊严、神圣与尊贵,切忌一边宣扬劳动精神,一边又流露出对劳动的高低等级观念和劳动者的贵贱身份偏好倾向。

再者,职业院校教师应倡导“劳动精神”,并将其作为使命担当。高尔基曾言:“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李大钊也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
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纵观古今,品格高洁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境界表达劳动与社会文明和幸福的关系。职业院校教师授课的主要对象是“面向职业”的学生,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要有对“劳动神圣”的捍卫与坚守,不能轻易被社会上暂时的商业化带偏,要努力突破外界泛化的影响,将“劳动神圣”看作人类劳动正义的“灵魂”,将“劳动精神”上升为人格的稳定状态。

2.落实“职业精神”,提升职业道德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应认同“职业精神”,重视职业和职业精神。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职业和职业精神的本质是生产和服务。一方面,要对“职业”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知晓职业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教育大辞典》将“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16]。杜威也曾言:“职业就是指任何形式的继续不断的活动,这种活动既能为别人服务,又能利用个人能力达到种种结果。”[17]另一方面,要认识“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要多维度、全方面去理解职业精神。一般而言,职业精神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改造物质世界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文明成果。[18]从社会分工和发展的角度看,职业精神可以不断演变,职业精神的产生被打上了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和个体进步的烙印;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职业精神是人类提高职业活动效率的内在动力,人类不仅通过职业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在职业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意志;
从个体存在价值的角度看,职业精神内在地影响着个体职业活动的性质和方向。[19]

其次,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职业精神”,外显为对职业道德的追求。很多研究者将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工作伦理等混淆,实际从哲学领域看,精神可以涵盖道德和伦理,所以,职业精神也能涵盖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职业道德是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从属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又反作用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既是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职业人应该明确认知的与职业相关的道德。[20]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精神,不仅是教师这一职业应具备的教育精神,还应教育学生具备各行各业基本的职业精神。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既要承担特定的知识、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即要教育学生具备敬业诚信公道等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宏观角度而言,敬业、诚信、公道等表现和规定的是全社会共同的职业行为要求,职业人都应遵守;
从微观角度而言,敬业、诚信、公道等,既可以保障职业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可以帮助职业人发展健康的人格。

再次,职业院校教师应信奉“职业精神”,上升为稳定的职业信仰。信仰是职业精神的稳定状态[21],信仰产生的逻辑支点就是人的生存状态、价值意义的追寻和自觉,“建立一种信仰即意味确定了一种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意味着确立了相应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22]。在心理学中,信仰的形成具有阶段性,信仰一旦形成,就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并作用于人生实践。所以,职业信仰作为人类在工作中特有的精神状态,其形成需要一个精神升华的过程。职业信仰一旦形成,可以成为人类工作中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指引人们按照理想规范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赋予工作更崇高的意义,推动个体职业的发展。每个社会个体在扮演职业角色时,对个人所从事职业的确信或认同是可以逐渐上升为职业信仰的。职业院校教师只有真正认同“职业精神”,才能真正将职业的认识、情感、生涯、意志过程等高度统一,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信仰,同时,才能引导学生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也作为一种信仰。

3.崇尚“技术精神”,推动技术创新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应认同“技术精神”,明晰技术和技术精神。发展技术要先理解技术。技术本身存在和发展于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技术精神则是人类借助一定技能进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和从事技术发明、技术改进、技术革命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并且,技术精神强调“做”的方法和技巧,在追求技术过程中,会追求怎样更省时省力、更耐用美观、更方便快捷。可以说,追求技术精神,实质就是追求效率,追求技术带来的效率,这是现代技术的精神灵魂。职业教育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不仅自身要具备技术精神,还要在教育学生时,熟练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技巧,追求效用、重视手段、不断改进、精益求精等。

其次,职业院校教师应确立“技术精神”,提高技术道德能动性。技术既能给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也能产生巨大的破坏力。亚里士多德指出:“技术中有德性,技术是一种以善为目的的理智德性。”我国古代传统有“以道驭术”的技术伦理观,也是强调道德伦理要约束技术活动的实践活动。21 世纪,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不断有新的突破,技术哲学发生了伦理转向,确实需要加强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技术精神可以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道德化,技术可能会影响人的道德决策,产生一定道德影响,这些主要通过技术设计者和应用者实现。那么,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未来技术设计者和应用者时,需要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确立技术精神,从而高度重视技术对人类道德生活的促进作用,能深入理解技术的道德能动性;
同时,教师在教育这些技术设计者和应用者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对技术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尽可能促进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

再次,职业院校教师应发扬“技术精神”,培养技术创新力。技术精神不仅包括对技术的求真务实,还包括对技术不断创新的追求。新技术与新科学在思想方法上具有同一性,都需要发挥人的生理能力、智力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给劳动和生产实践提供新的方法,达到实现某种技术的目的。职业类院校主要就是培养人的技能,讲求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23]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也要重视受教育者创新力的培育,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力认识和技术创新力思维;
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提高学生技术创新力的方法和途径。[24]

(一)契合国家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诉求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力量高于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师德师风在我国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且历朝历代对教师都赋予很高的社会道德期待。近现代以来,无论教育界还是社会各界都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学者郑金洲甚至提出“教师即道德家”[25]。改革开放后,为保持教师队伍良好的师德师风,1984 年发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截至2019 年,国家共出台了27 个有关“师德师风”的文件,仅2018 年就发布7 个之多,可见国家对“师德师风”问题的重视。2019 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 号),更是对教师的道德素养、专业行为等进行了全方位构建。

同样,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精神”自觉,符合新时代国家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2011 年,教育部、财政部聚焦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出台《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出每年定期开展,有规划进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围绕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瞄向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和“专业认证标准”,提出打造“国家工匠之师”。因此,只有激发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才能符合国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助推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灵魂

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建立适需的质量观,突出结构优化,突出素质教育,突出终身学习。”[26]这一系列过程要素的最主要推动力就是教师队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27]所以,职业院校里最大的财富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精神”自觉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职教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简称CPD)是各国教师培训计划的重要议题,而“专业精神”是保持职业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同理,只有做到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进一步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包含对劳动尊严、职业技能、科学技术的延续与发展。其中,只有认同劳动才会生成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片面强调或鄙视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要将完整人的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而对职业和技能态度可引导学生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
帮助学生塑造职业人格,完善职业人格;
调节学生的职业选择,提升学生的敬业精神。同样,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塑造,也决定着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教学相长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灵魂”。

(三)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根据马斯诺层次需求理论,专业精神是教师从事社会职业的一种基本需求,专业精神的升华也会给教师职业带来相应的社会尊重,由外到内又会促成教师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芬斯特马赫(Fenster⁃macher)认为,教师的专业性不能仅仅通过教师知识或技能的专业化完成,教师的专业性必须回到对教学本身的理解,即回到教学的德性中来。同样,美国肯塔基大学古斯基认为教师发展是为了“补缺”或“成长”。据此,国内有学者提出:“当教师发展进入专业化阶段,教师发展的动因则二者兼具,‘成长性’诉求成为教师发展的主要原因。”[28]不管是“回到教学的德性”,还是“成长性”诉求皆是教师专业精神的体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具备教育与职业双重属性,包含学校与企业的跨界合作、产业与教育链接的需求整合、体系框架的兼容重构,以及生源的多样化等多个特征。职业院校教师只有具备专业精神,才能对这些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不断探索。此外,职业院校的教师相较于其他类型学校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面对的受教育群体更具复杂性和难度,教师所要付出的劳动量和情感也更多。在实际经济回报和补偿不能有效满足的情况下,往往是靠激发教师专业精神,将教师的师德规范与行为要求相结合,才能变教师的被动为主动,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学校层面: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突出“政治方向”与“职业道德”

首先,职业院校在落实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使命,主要任务是为党为国育才。职业院校在制度建设、教学管理等环节中要引导教师坚定爱国理想和理念:要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爱党爱国爱生。职业院校可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全过程,通过主题纪念活动、党性教育、校园文化等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的价值认同感。

其次,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精神”的认识,“敬业”是公民应有的职业操守,存在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从干一行爱一行到干一行钻研一行,再到开拓创业精神,最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职业院校倡导“双师型”教师,教师“专业精神”的敬业方面也具有双层含义:一是教书育人方面的“专业精神”;
二是对职业道德理解的“专业精神”。所以,职业院校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熏陶和宣传,保证教师对本职业工作的热爱和基本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丰富教师对“敬业”的全面理解。

(二)教师层面:“四有”好老师对标过程中凸显“德技并修”与“崇业爱生”

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是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标准,是新时代教师成长发展的引领方向,也“涵盖了对教师思想层面上的要求、道德人品上的要求、工作能力上的要求和人格素养上的要求,是传承也是创新”[29]。那么,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成为每位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主要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建设者,要主动对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首先,要具备为国育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这种理想信念包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细微之处是敬业乐群、研业精业。其次,不仅要提高自身道德品格修养,还要了解基本的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30]职业院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品德和技艺技能认识,进而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再次,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应具有高超的技能知识,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素养,通过“德技并修”不断提高自身。另外,职业院校教师要特别认识到仁爱之心的重要性,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和关怀。现行的普职分流制度用分数划分生源,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是考试分数不高,在初中阶段被边缘化,对学习已经丧失兴趣,他们进入职业院校,需要被教师重新尊重、接纳,更需要教师多些爱心和耐心,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和做人尊严。

(三)社会层面:技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强调“技能报国”与“工匠精神”

“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他生活在社会之中。”[31]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在不同社会样态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不同,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现阶段,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技能型社会”成为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和愿景目标,逐渐进入国家战略,随后“技能中国行动”的组织实施,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形成。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48号)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大力开展技能教育,在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中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其作为“技能奖励”行动的重要组成,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这无疑是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进一步解读,有助于推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养成。

“现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问题不是以资本主义方式使用的资本额从何而来的问题,而首先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32]可见,精神对社会风气影响之大。“技能型社会”建设,顾名思义带有社会对“技能”的迫切需求,包括对“技能强国”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其中,“技能强国”的社会舆论宣传是风气引领,正如亚力克·福奇所说:“在新时期所弘扬的工匠精神不再是手工业者的职业道德追求,而是所有人的行为追求。”[33]同时,政策制度体系完善是基本保障,2016 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精益求精能干的工匠精神”,至2019 年,工匠精神连续四年被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充分显示了工匠精神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形成提出更高要求。另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又会对技能型社会建设产生积极的贡献,职业院校是“技能形成”的主要载体,教师承担着传授学生技能,促成学生技能形成的重任。所以,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精神”可引导学生具备技能报国的理想和本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对行业的执着和坚守,以及对技艺的一丝不苟和自身职业至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猜你喜欢职业院校劳动技能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意蕴 路径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