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法与实践初探

周 奖,李深旺,苏秋仁,李畸勇,黄 奂,龚文英

(1.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思政教育的力量[1]。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让专业课与思政课一起进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并肩作战。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这三句话的总要求融入各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在立德树人上实现同向同行。

《电工电子学》是非电类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开设面广、受众多、影响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应该把握好、利用好这个思想宣传阵地[2-4]。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无处不哲学。若能发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元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则可将《电工电子学》课程打造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5-7]。

《电工电子学》主要教授电力、电路、电机、电子等技术原理,必然隐藏着许多思政教育资源。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发掘了许多可用于课程思政的素材,形成了大量的课程思政案例。但是,目前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依然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方面欠缺创造性设计能力,这些阻碍了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有效实施,亟须寻找改进的突破口。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案例设计还欠缺创造性设计能力,导致了课程思政难以有效建设。现有文献大多都集中在挖掘“思政素材”上,至于为什么要挖掘这些素材?为什么是这些素材而不是其他?是先确定思政观点再寻找支撑素材,还是先寻找思政素材再匹配思政观点,这些方面讨论的不多,让读者难以真正领悟其背后的逻辑与方法。因此,广大高校教师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直接应用的课程思政方法。

基于这一认识,广西大学《电工电子学》教学团队响应号召,在电工电子学系列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结合电工电子学课程特点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程,形成了“章节有思政落点”“课堂有思政案例”。

思政观点与思政素材是构成思政案例的两大要素。基于这一种认识,本文提出一种“课程思政862法”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流程图

其中,经过长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电工电子学教学团队总结出了八大课程思政观点。

思政观点1: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结合事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运行有其客观规律。规律是可知的,由此引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应用规律。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当代大学生今后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在科研道路上行稳致远,是极为重要的。

思政观点2: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形成的热爱和忠诚于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现阶段的中国,爱国主义要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有许多的爱国科学家、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众志成城互相支援。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一路上涌现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思政观点3:科学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科学精神。科学即是求真、是实事求是。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尊重前人成果,但也不迷信学术权威,而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学问。真理只能无限接近不能达到,这导致发展总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要学会充分预见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阻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是必然的,要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大学生理应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思政观点4:不忘初心。

学习、做事要牢记自己最初的目的,保持清晰的头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学生在学习、做事时要牢记自己最初的目的,保持清晰的头脑,不畏浮云遮望眼。

思政观点5: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当代大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思政观点6:追求大美。

目光之所及为小美,思想洞见为大美。数学反映客观规律,数学之美在于其刻画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让人拥有洞察事物本质之慧眼、预见未来发展之智慧。小美易变、容颜易老;
规律亘古、大美长久。应当倡导大学生脱离低级趣味,追求大美。

思政观点7: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认真专注、开拓创新四部分。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敬岗爱业是最为基础的道德品质,精益求精是一种推动他们努力创新的目标,促使其能够在工作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专注是必要的精神品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大学生的主要目标,开拓创新是工匠精神对大学生的终极要求,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要条件。

思政观点8:终身学习。

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不断改变的,我们应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对外界的认知,活到老学到老,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电工电子学教学团队总结出了六类思政素材如表1所示。

表1 六类课程思政素材

该方法具体包括“8个课程思政落点+6类课程思政素材+2种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的流水线式设计方法,可以利用有限的素材设计出丰富的课程思政案例,为《电工电子学》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将“课程思政862法”应用于电工电子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举例如下。

案例设计1:梳理“交流电”的发展历程,实施“科学发展观”教育。

该课程思政案例在知识点“交流电的产生”中实施。

首先,在讲解三相交流发电机时,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法拉第、爱迪生和特斯拉等科学家关于“直流or交流”的历史恩怨故事,说明“交流电技术”的曲折发展历程,说明:(1)今天“交流电”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
(2)今后“电工”如何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不失时机地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前面的交流电发展讲解,实施“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的发展观教育。让学生明白:

(1)发展的观点——电工技术向前发展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旧知识”,明天我们要发展“新技术”、创造“新世界”。

(2)不进则退的观点——技术总是在更新换代,过去的技术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现在被淘汰了;
现在的技术代表当下的最高水平,但未来呢?肯定也是要被淘汰的。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新”取代“旧”,这是历史规律,莫为那些业已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惋惜,他们需要的是尊重与致敬——他们在当时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放在现在是落后了。落后就要淘汰,我们不要开历史的倒车,少一些厚古薄今、多一些相信未来——这是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

(3)曲折的观点——电工技术的发展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且最终一定是前进、上升。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都会遇到问题、碰到障碍、走过弯路,并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提升自我,这是客观规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勇攀科学高峰,不畏浮云遮望眼。

(4)自信的观点——都说要增强“四个自信”,在这里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既然曲折和反复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那么,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就要相信困难挫折是暂时的,只要坚持,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坚定的信念,可以提高学生的抗击打能力、毅力与自信心,在学习与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设计2:依托“复杂电路”与“简单方法”的矛盾,实施“矛盾观”教育。

该课程思政案例在知识点“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中实施。

首先,通过举例、讲解,向学生说明实际的交流电路都是“复杂的”,生活实际中的电路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从而引出“复杂交流电路如何分析”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复杂电路的分析有多困难。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电路的分析能否简单化”大讨论,让学生对“简单方法”翘首以盼。从而适时引入“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简化、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让学生“舒一口气”——我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再也不怕复杂电路了。

最后,趁热打铁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前面的讲解,实施“矛盾观”教育。让学生明白: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电路当中有“电路复杂化”与“方法简单化”的矛盾还有其他的矛盾;
解决了旧矛盾,又出现新的矛盾。

(2)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虽然电路复杂,但是其分析计算是有方法的,我们学习这么多分析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简化我们的分析,如果达不到“简化”的效果,就不是好的方法。既让学生明白了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简化、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方法的目的(简化),又让学生明白解决“矛盾”的道理。

(3)学会抓“主要矛盾”——等效电路就是抓“主要矛盾”的典型表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问题的本质。

广西大学《电工电子学》教学团队将“课程思政862法”应用于《电工电子学》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程,形成了许多好的课程思政案例,做到了“章节有思政落点”“课堂有思政案例”,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该方法也可为其他理工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设计3:阐明交流电路的客观存在,实施“唯物观”教育。

该课程思政案例在知识点“什么是正弦交流电”中实施。

首先,课程伊始即向学生说明“什么是交流电”“交流电有什么用”“生活生产中哪里需要用交流电”等问题,通过互动让学生对交流电的概念、作用、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是以“有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以“有用”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

其次,讲解“什么是交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定理”,引出“电流真实存在吗”“交流电路的规律是客观的吗”大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辩论,确认“交流电路”“基本定理”的正确性与客观性。

最后,不失时机地引入课程思政,结合前面的讲解结论实施“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让学生结合真实的例子明白电流和电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进而理解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物质决定意识,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案例4.通过习题讲解,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

该课程思政案例在知识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中实施。

首先,向学生讲解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并通过例题的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其次,通过采用相量法来分析求解该例题。具体是将i1和i2分别用相量表示,然后再求和。

到这里,向学生提问“到这里我们已经把题目所述的总电流求出来了,大家很有成就感,那么同学们,你们自己觉得可以给自己打多少分?”,结合同学们一脸成就感的表情,趁热打铁说一句“别洋洋得意,我们还没做完!”,此时同学们的反应是一脸问号:what?不是解题结束了吗?

此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课程思政,实施“初心”教育。大声告诉同学们:大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啊,我们计算到这里,虽然把电流求出来了,但是你看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形式的电流啊?相量形式的电流!但是,大家看清楚题目让我们求什么呢?题目要求的是电流的瞬时值形式!所以,你说我们有没有做完?没做完!大家要找回“初心”和“使命”,把这个相量形式的电流转换成瞬时值表达式,才算完美!

至此,课程思政不着痕迹地完成,学生也见微知著、开心地接受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初心教育”,这对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于其在往后的学习工作中践行“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是有益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课程思政862法”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法,包括以思政观点为纲、以思政素材为目,归纳总结出八大思政观点和六类思政素材,并将思政观点与思政元素交叉融合,形成内容丰富的课程思政设计案例。实践表明,应用课程思政“八纲六目”教学设计法提高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本文的研究可为电工电子学及相关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电子学电工观点《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量子电子学报(2022年2期)2022-04-16《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量子电子学报(2021年5期)2021-10-23《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量子电子学报(2021年2期)2021-04-24特变电工能源(2019年9期)2019-12-06特变电工能源(2019年5期)2019-06-19特变电工能源(2019年12期)2019-02-11糊涂的维修工数学大王·趣味逻辑(2019年2期)2019-01-23观点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1期)2018-08-15用于多丝漂移室读出的扇入延迟前端电子学核技术(2016年4期)2016-08-22业内观点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推荐访问:电子学 初探 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