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梁晓倩,张 振

(天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1617)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的国际场合倡导各国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构建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在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中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也正是吸收和借鉴了其中诸多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设想,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仍散发出科学的魅力。只有以《共产党宣言》文本为基础,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形成的现实支点及其直接理论来源,充分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基础,才能从中获得对于我们今天丰富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益启示。

把握《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不仅要看到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更要看到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勾画了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美好蓝图: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社会,超越阶级的差别,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既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最初目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性质区别的根本标志。“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83这清楚地表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过去的运动中,过度追求个体利益,无视大多数人的利益,无法有效融合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只有在无产阶级运动中,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人们的共同利益才有保障。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只在乎和维护人与人的共同利益,反对大家追求个体利益。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个体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起来,他们认为个体利益和共同利益同等重要,是人们奋斗的动力。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反对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反对把个体利益作为唯一的追求,甚至为达到自己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利己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为追求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无视甚至践踏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样的社会状态显然是不正常、不合理的,不是人类社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马克思恩格斯更关注底层的、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利益,他们认为只有这些人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才是人类社会的应然状态。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与马克思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目标都在于促使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没有国别、肤色、文化之分,共同实现人类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考虑了中国人民的利益,还考虑到了世界人民的利益,将中国人民的利益融汇进世界整体利益中去,形成利益的交汇点。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结合所形成的是虚假的共同体,它早晚会被自由人联合体所取代。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多次批判虚假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虚假的共同体中,统治阶级妄图依靠强权剥削被统治阶级,他们始终是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他们认为虚幻的共同体代表的不是全体成员的意志,而是少数人的意志,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加以“合理化”,美化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代替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被统治阶级虽然形式上短暂获得了自由和平等,但实际上依然受到统治阶级的压制和迫害。这种“虚假的共同体”凌驾于人的本质之上、有悖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其只能作为历史的垫脚石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他们认为,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联合体与以往旧社会不同,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主体,而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人的自由则为妄谈。那么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两者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对立,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在于私有制的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造成了两极分化,一极是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掠夺和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劳动折磨和贫困。因此,必须抓住虚假共同体之所以存在的实质,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劳动的社会化,阶级和国家才能最终消亡,进而成立自由人联合体。只有在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与人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社会中的个人才能摆脱阶级的压迫与剥削,才能在生产生活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的目标就是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共同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在其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了各国要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加强合作和交往,促进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倡导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深入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人类的大联合。这进一步升华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轨迹和人类历史进步的方向。

(三)《共产党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曾将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概括为: 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三种社会形态[3]。实际上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三种形态依次是指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不仅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还蕴含着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即人类自身发展必然遵循着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的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追求的是人的个性和独立性逐步解放,直至最后实现彻底解放,人的能力和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彰显。因此,我们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曾对共产主义社会加以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去发展个性,展现自身各方面的本质力量,并且可以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和活动,使体力和智力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应该追求的价值目标。

然而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人的生存自由还无法满足,更妄提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了。人的生存自由之所以受到阻碍,是因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各种全球性问题与日俱增,限制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要率先处理好这些问题,让人们的生存自由得到满足,从根源上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让各国携手一起走出全球面临的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的持久和平,把人从不和谐、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曾经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那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通过《共产党宣言》我们看到,世界市场的扩大、科技的进步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行性。同时,各个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构建一个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一)世界市场的扩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空间基础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仅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为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社会基础,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1]404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扩张促进了各国对商品的需求和全球空间的拓展,进一步开拓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各大洲开始互联互通,各国经济的、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的交往,人类命运开始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404这也就是说,世界文化市场的扩大使各国的文化联系也日益密切,文化产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流动,世界人民精神文化交往的新时代也随之到来。这意味着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始被动或主动地从各区的地域性发展向共同体的世界性发展转变,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走向一体化和整体化,命运共同体的趋势已成为必然。

(二)科技的进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持久动力

交通、通讯和信息等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在技术条件的推动下,各国的依赖性更强,由此使得世界上某个角落里发生的某一些方面的微小事情就会对其他地方造成难以忽视的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会产生“蝴蝶效应”。《共产党宣言》中提到,“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1]405。“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1]404由此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不仅让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快捷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信技术的帮助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客观上促进了全球交往新时代的来临。可见,世界每个国家、人类每个领域、地球每个角落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相互之间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国家更是休戚与共、唇齿相依。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而各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又不断要求技术的改进,因此说技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民族的独立解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政治前提

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保证国家的主权,在国际交往中才能获得应有的政治地位,这是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政治前提。而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掌握重要资源、有重大话语权的仍然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处于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地位,很多落后的国家不得不依附、屈服于发达国家,世界政治经济体制仍然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1]397。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民族独立,各个民族就无法进行平等的交流,各民族的联合就无法真正实现。然而今天,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体系下,一些地区和国家还遵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肆意破坏规则,无视他国主权,甚至干涉他国内政,造成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不公正、不平等。只有主张打破这种局面,支持所有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的平等,才能促进各国、各民族进行平等的协商和对话。各个独立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成为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市场的扩大、科技的不断进步、各民族的独立解放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道路,这些客观条件的发展使得我们今天完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时代任务有了现实基础。

《共产党宣言》虽然成书于一百多年前,但在新时代重新审视它的时代价值和历史启示,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开放合作等思想凝聚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现如今仍然能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启迪。

(一)坚持公平正义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11。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正义性,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问题所遵循的原则。在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世界体系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存在,共产党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构建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出了答案,必须高扬共产党人的正义之旗。一直以来,共产党人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替绝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国家利益考虑,站在道义的新制高点,维护正义,反对一些学者鼓吹的“文明优越论”,不断推动世界向有利于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5]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公平正义的精神,拥有世界情怀,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命运而考量。在国际社会中倡导各国都可以独立地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要做大蛋糕,更是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符合人类发展的趋势,符合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价值诉求,更显示了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追求。

(二)坚持民主自由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但是,买卖一消失,自由买卖也就会消失。关于自由买卖的言论,也像我们的资产者的其他一切关于自由的大话一样……”[1]416。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自由,揭开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利益而鼓吹民主、自由的遮羞布。当今国际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个或一些国家享有特权或者霸权,依靠强权打着没有硝烟的战争,压迫、限制、剥夺一些国家发展的自由权利的现象。在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各国应该共同发声,而非听取一国或少数国家的意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自由化,不仅有利于国际难题的解决,而且可以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从各自古老的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6],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将自己国家的意志强加于他国家之上,更反对依靠强权主宰他国人民的命运,主张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正是坚持以民主、自由的方式进行友好协商,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行为。

(三)坚持开放合作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1]404从上述论断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资产阶级巩固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而且直接推动了世界的开放与合作,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意义。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开始打破空间距离进行经济上的往来,不断加深交流与合作。因而,市场不再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再局限于发达地区,市场在逐步世界化,各国都参与到世界经济中来,这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
另一方面,各国人民在经济往来中加深了理解和交流,消除了曾经难以调和的误解与隔阂,人类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逐步形成命运与共、风险同担的整体,共同应对世界难题,这些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要打开中国开放的大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7]。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将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开放的大门永远向世界各国敞开,也十分期待着与各国进行合作,实现共赢,推动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的发展。这一把合作共赢、兼济天下作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范式。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青春宣言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Father"s Day考试与评价·高二版(2020年6期)2020-09-10柔软宣言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6期)2019-08-28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湘潮(上半月)(2019年6期)2019-05-22杭州宣言中国音乐教育(2017年2期)2017-05-20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8期)2016-12-26《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9期)2016-11-10恩格斯服兵役军事历史(1998年4期)1998-08-21

推荐访问:共产党宣言 共同体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