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的分型分经辨证治疗验案

陆素琴 陆 群 顾兰英

睡眠障碍及其相关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1],其中失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有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2],其中10%~15%的人群会有因失眠而导致日间不适症状[3]。长期的失眠,不仅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易激惹、情感脆弱、多愁善感等情绪,严重的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还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其他疾病[2]。

笔者师从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组长、江苏省名中医顾植山老师,以阴阳开阖枢运气理论及《伤寒杂病论》六经欲解时理论为辨证大纲,将失眠分为3型分经辨证治疗并发表论文《运气理论对失眠的辨证论治》[4],但文章偏于理论,应同仁要求现将典型医案分析如下,方便同仁临证运用。

1.1 分型《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见图1。《史记·历书》载:“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强调因阴阳“开、阖、枢”规律动态变化而化生万物,而睡眠的本质就是人体阴阳消长变化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见图2。失眠古称“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其病理机制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非常精要地指出不寐的核心病机是阳气满阴气虚,阴阳失调所致。不寐患者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容易夜醒、或早醒,三者或以某一症状为主,或兼而有之,并且伴有日间不适主诉,据此临证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型、睡眠间断型、早醒不睡型3类[4]。

图1 《素问·阴阳离合论》示意图

图2 开阖枢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

1.2 分经《庄子·让王》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常人多在晚上21~23时至凌晨5~6时,即亥/子时至寅/卯时睡觉休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夜半为冬……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
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指出一日分四时,人与之相应,气随着昼夜阴阳“开阖枢”有序动态变化而消长,提出疾病病情亦会随之节律变化。结合《伤寒杂病论》“六经欲解时”,入睡困难型与太阴、少阴病欲解时息息相关;
睡眠间断型与少阴、厥阴病、少阳病欲解时关系密切;
早醒不睡型与少阳病欲解时相关。见图3。

图3 六经欲解时与睡眠相关时示意图 (左为太极时相图,右为直方示意图)

2.1 入睡困难型验案李某,男,1963年7月29日生。2020年3月13日初诊。患者半月来出现夜寐不宁,入睡困难(>2 h),严重时3~4 h方能入睡,烦躁汗多,双下肢后侧汗出,无夜醒,下半夜浅睡,无早醒现象,晨起无恢复感,中午午休躺床1 h余,未曾服用催眠药,大便日行1次,成形,情绪平稳,无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有高血压病病史。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阳不入阴)。治以引阳入阴,予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处方:黄连12 g,阿胶(烊化)10 g,炒黄芩10 g,炒白芍10 g,肉桂(后下)2 g,酸枣仁(先煎)20 g,鸡子黄1枚。7剂,煎煮去滓后留取300 ml,阿胶烊化纳入,稍冷却后加鸡子黄搅匀,晚上睡前1 h顿服。2020年3月20日二诊:药后睡眠改善,半小时内可以入睡,无夜醒及早醒,烦躁汗出均未作,白天精神振作,舌脉同前。前方去肉桂,7剂,煎服同前。随诊痊愈。

按:《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灵枢·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入睡困难源于阳有余而不入阴,少阴枢机不利,阴阳失调。《伤寒杂病论》:“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此案患者以入睡困难为主诉,余无不适,病发于子时,病程在少阴欲解时范围。《伤寒杂病论》又云:“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阳有余,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
阴不足,以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
再以芍药之酸,收阴气泄邪热[5],引阳入阴,使得阴阳相贯,营周不休;
此外交泰丸中黄连入心、肉桂入肾[6],均为少阴专药,清少阴君火,交通心肾。2方合用,共同调节少阴枢机而病愈。

2.2 睡眠间断型验案牛某,女,1978年9月3日生。2019年4月12日初诊。患者7年来睡眠不佳,入睡困难(>0.5 h),易夜醒2~3次(集中在凌晨2:00左右),梦多浅睡,无早醒现象,曾经中西医治疗,入睡困难好转,但夜间醒来仍无改善,晨起精神不振,中午躺床1 h,纳可,上身烫,手足怕冷,下肢无力,大便2 d一行,情绪平稳,月经正常,量不多,无明显口干口苦,舌质红,有裂纹,边有轻度齿痕,苔薄,脉细弦。既往有抑郁症病史,剖宫产手术史,否认过敏史及其他病史。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阴阳不相顺接)。治以调和阴阳,予乌梅丸加减。处方:制乌梅30 g,辽细辛3 g,川桂枝10 g,川黄连10 g,炒黄柏6 g,炒当归10 g,潞党参10 g,炒蜀椒3 g,淡干姜5 g,炮附片(先煎)3 g,制远志(先煎)10 g,酸枣仁(先煎)20 g。7剂,浓煎成200~300 ml,晚上睡前1 h顿服。2019年4月19日二诊:药后病情好转,入睡困难改善,浅睡多梦,夜醒减少精神欠佳,纳可,大便日行1次,不难解,舌尖红有小裂纹,苔薄白,脉细弦略数。证治同前,效不更方。上方改干姜3 g,乌梅40 g。6剂,煎服法前。4月25日三诊:药后夜寐改善,入睡前睡意增加,无夜醒,凌晨5时许醒,醒后再睡,大便仍2 d一行,不难解,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证属阴不藏阳,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血府逐瘀汤主之。处方:炒柴胡10 g,龙骨(先煎)30 g,牡蛎(先煎)30 g,桂枝10 g,法半夏6 g,茯神30 g,炒当归10 g,生地黄10 g,桃仁泥10 g,炒枳壳10 g,炒赤芍10 g,甘草6 g,玉桔梗6 g,怀牛膝10 g,红花5 g,制远志(先煎)10 g,酸枣仁(先煎)20 g。7剂,去滓再煎,煎煮400 ml,分临睡前1 h、上午9:00前服完。随诊至今,睡眠良好。

按:《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厥阴为两阴交尽,阳之初生,阴极阳复交接之时;
《伤寒杂病论》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下半夜1:00—7:00)”,恰与该例患者夜醒的主诉吻合,本案患者久病,素体虚寒,常年手足怕冷,同时伴有情志抑郁,气郁化热,扰动心神,寒热错杂,阴阳不相顺接致病发不寐。这与厥阴病脉证相符,故从厥阴病切入论治较佳。

厥阴代表方乌梅丸出自《伤寒杂病论》,吴鞠通亦提出:“乌梅丸为寒热刚柔同用,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本案中重用乌梅,既能泻肝又能补肝,使阳气收敛;
附片、细辛、干姜、桂枝、椒目为助阳的辛热之品,温以袪寒;
黄连、黄柏以坚其阴,清以泻热;
佐以当归、党参温补脾胃,益气养血,乌梅丸治之,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正对此症,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三诊时患者夜醒情况推迟至寅时,此即六经顺传,由厥阴传至少阳,病位由深出浅,病情向愈之势,再从少阳论治,岂有不好之理?

2.3 早醒不睡型验案裴某,男,30岁,镇江本地人。2019年5月7日初诊。以“夜寐不宁2年余,加重2个月余”为主诉。患者原来睡眠8 h左右(23:00—7:30),2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未予诊治。近2个月来因家事夜寐不宁又作,入睡困难(>1 h),夜寐梦多,早醒3个小时左右(在4:00—5:00间),情绪焦虑,担心恐惧,曾口服“谷维素”,早醒反而加剧到凌晨3:00—4:00醒来。白天精神较亢奋,无午休习惯,二便调,纳可,口干苦,舌红苔薄白,脉沉弦。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阴不藏阳),治以疏肝胆,和少阳。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炒柴胡10 g,潞党参10 g,炒黄芩10 g,川桂枝9 g,茯苓神30 g,法半夏10 g,牡蛎(先煎)30 g,龙骨(先煎)30 g,大黄(后下)5 g,炙甘草6 g,炒当归10 g,生地黄10 g,桃仁10 g,红花6 g,炒枳壳10 g,炒赤芍10 g,玉桔梗6 g,川芎10 g,川牛膝20 g,大枣10 g,生姜5片。7剂,每日1剂,去滓再煎,分临睡前1 h、上午9:00前服完。2010年5月14日二诊:患者入睡困难,早醒病情明显改善,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微腻,脉沉弦。原方去龙骨、大黄,加石菖蒲10 g,制远志(先煎)9 g。7剂, 每日1剂,煎服同前。随诊至今,患者夜寐可,入睡困难、早醒等未再发作,精神佳,情绪宁,纳食可,二便调。

按: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卧寐》云:“人寤则魂归于目,寐则魂归于肝”,肝是将军之官,主调畅情志。该案为青年男性,因情志不和,肝失条达,肝胆气滞,少阳枢机不利而致失眠。“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刘渡舟教授认为火之味苦,然他经之火甚少口苦,惟肝胆之火,则多见口苦[7];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故少阳代表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镇静安神。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中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可治夜睡梦多、夜不安、肝气病、晚发一阵热等,两方合而用之,疏肝解郁,气行瘀去,营卫运行正常,则诸症皆愈。

人类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在《2021睡眠医学十大科学进展》[1]研究中表明,睡眠有助于重新激活并巩固新获得记忆[8],深度睡眠能够显著增强恢复大脑能力、清除大脑包括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毒蛋白质等废物的作用[9]。不规律的睡眠大大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风险[10],并与长期抑郁风险之间密切相关[11]。现代医学治疗失眠推荐采用认知行为(CBT-I)非药物以及催眠、抗焦虑等处方药物治疗,尽管CBT-I安全有效,但许多医师不具备专业知识,加之患者依从性不强以及对CBT-I认可度不高而不配合治疗;
处方药物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肝肾功能损害等诸多不良反应,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加重身心负担。

中医药治疗失眠安全可靠有优势,应用六经辨证进行分型分经治疗失眠,简单显效。《类证治裁·不寐》曰:“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阳不交阴,阴阳失调是失眠的核心病机。入睡困难型责之为阳不入阴,少阴枢机不利,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常用方,根据四诊合参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辈等少阴方,促进少阴枢机正常运转。睡眠间断型为两阴交尽,阴极阳复交通不顺所致,除乌梅丸外,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也可依据脉证辨证选方,恢复阴阳顺接,顺应阴阳消长。阴不藏阳,少阳枢机不利是早醒不睡型的病机,用柴胡辈常获良效。此外,营卫不和常常是老年人失眠和季节交替失眠患者的发病机制,以桂枝汤为代表方调治效果不错。

失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做好睡眠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认知行为(CBT-I)、西医助眠药物和传统医学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三驾马车”,其中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历史悠久,其辨证治疗、疗效稳定等特点,越来越为患者所推崇。

猜你喜欢杂病论枢机厥阴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环球中医药(2022年7期)2023-01-02“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11-23——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8-27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名作欣赏·学术版(2022年3期)2022-04-05《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7期)2021-11-04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5期)2021-06-09浅论厥阴病之实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3-28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1年14期)2021-01-06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年12期)2020-04-06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中医药通报(2020年2期)2020-01-10

推荐访问:辨证 治疗 分型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