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唐迪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在医学教育中更能凸显其重要性[1]。国际环境和全球卫生发展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思政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日趋白热化的国际形势下,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医学课程教育意义重大[2]。应用型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有别于文科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又有别于理科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还要把医学的人文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目前,课程思政理念在应用型医学类高校教学领域中仍留于摸索阶段。因此,亟须基于医学专业的特点与现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应对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1.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指的是高校专门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鲜明政治属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3]。课程思政指的是思政课以外的所有课程应无一例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补充和完善。然而,以往对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的认知普遍存在偏差,常常和与狭义的政治、马列联系在一起。课程思政中强调的“思政”主要是指“育人元素”,课程只要是正能量,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就应该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范畴。只要是积极的、对学生有正面引导作用的、能有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信念的课程,都应该属于思想政治课的范畴[5]。国际环境和全球卫生发展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思政是医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亟需基于医学专业的特点与现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应对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1.2 “显性”与“隐性”教育相融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作为教学中的两个层面,“显性教育”是指固化的知识教学;
相反,“隐形教育”是个体的,结合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当前,大多关注“显性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隐性教育”。为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强化“隐形教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6]。让思政元素“溶盐于水”,也就是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元素像盐溶化到汤里一样,让学生从“汤”里品出“盐”的滋味[7]。以医学统计学课程为例,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德育素材融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医学统计学知识教授的同时,也潜移暗化地激励学生以科技报国,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就是“将盐溶在汤里”的尝试,也是“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充分结合的表现。通过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彼此渗透,能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进而促进教学,提升学生的整体思想。

1.3 课程思政与医德修养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渊博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功底、高尚仁爱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医学专业人才。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指医学生适应医学职业所需要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医德人文情怀,同时也要把“德”放在首要和核心位置[8]。医学院校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还要把医学的人文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9]。应用型医学院校有别于研究型医学院校,研究型医学院校主要培养学者和科研人员,应用型医学院校培育的专业人才主要培育医学技术人才,就业单位主要为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为患者。应用型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更要强调医德修养。因此,“课程思政”与“医德修养”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关键,推动“思政课程”与“医德修养”同向同行是实现应用型医学院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统筹谋划思政,协同推进医学专业“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以及“医德修养”,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热点。为此,亟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医德人文修养在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模式、医学教学实践和医学教学组织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注重挖掘各类医学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人文元素,通过“课程思政”与“医德修养”协同育人,在让医学“人文元素”和“思政元素”两种不同的盐同时“溶盐于水”,将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厚植于学生心中,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浸润传递善良。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大爱大德的情怀。

2.1 课前准备

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为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挖掘具有德育价值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医学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发挥育人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从“人文医学”高度上来定位医学统计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做好完善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将医学人文与医学统计学相融合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准备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等信息技术平台发布合适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参考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纪录片等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感受思政理念和人文精神,了解医学历史,关注时事热点,将“思政”和“人文”要素等融会贯通于整个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基于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前任务中分配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使其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医学统计发展与前景,为学生展现国家强大与数据科学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使其树立前瞻性意识[10]。

2.2 课堂教学

在医学统计学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面对面以手把手地形式教授学生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软件操作技能,如开展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实训时,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抽样和样本的概念,以统计学为基础处理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在学生自行对统计软件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研究中,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统计软件使用和操作的不足,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纠正学生的不足,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再进行精炼升华,让学生明确“做”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积极探索医学统计学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映射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活动,将思想教育的巧妙地融到难题解答之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养,为培养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11]。

本文以医学统计学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授课目标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能掌握医学研究的统计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和技能,以实证评估医学问题,进而为其今后的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12]。为更好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本文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根据所有教学环节的医学统计学知识点将其梳理为15个教学内容,并分别从国家层面,医学行业层面、医学历史沿革、医学先驱者等不同层面挖掘“思政要素”和“人文元素”,将每个“思政要素”和“人文元素”分别融入、映射到各个教学模块(具体详见下表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下表中精心设计的案例,讲授医学统计各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课程中自然而然融入“课程思政和医学人文”的氛围中[13]。

表1 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在医学统计学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案例的过程之中,还需注意挖掘医学统计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和“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当前由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介入使谣言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发生改变,大数据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虚假信息和不实谣言时时混杂于大量信息中,尤其是医学类的谣言。通过引入网络医学谣言,使已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学生知晓真实数据来源是医学统计学的重要前提,引导学生辨识数据真伪,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告知学生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取真实医疗数据,例如经医疗机构许可,通过伦理审查等,从医院的病例电子病历系、医院信息系统等数据系统中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研究等,引导学生尊重原始数据,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不投机取巧。

基于以上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思想政治设计措施,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统计知识,有效促进了医学统计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我国当今医学事业发展处于极佳的历史机遇期,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课程思政”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追求。在校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储备力量和主力军,承载着的复兴中国医学之梦的使命[14]。应用型医学院校培育的专业人才主要培育医学技术人才,其服务对象主要为病患。迫切需要将“课程思政”和“医学人文”教育协同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让“医学知识”“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将隐性的教学内容融入显性教学内容之中,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形成协同优势,才能更大程度的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本文以医学院专业课程“医学统计学”为例,探讨了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实践。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和改革举措,实现了“思政元素”从医学专业课程顶层设计到讲座内容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有鉴于此,医学统计学课程完成了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双重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可以为医学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的借鉴。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应用型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有别于文科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又有别于理科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本文以医学院专业课程“医学统计学”为例,探索将“课程思政”和“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应用型医学院校教学中,通过梳理归纳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的思政元素,并设计了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和“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了思想政治要素从课程顶层设计到授课内容的充分渗透和深度融合。基于本文的创新教学改革措施,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浸润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为“课程思政”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目前“课程思政”理念在应用型医学类高校教学领域中仍留于摸索阶段。为应对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15]。立足“大健康”时代,未来的应用型医学教育应更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授课方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将“5G+医学教育”融到现场教学之中;
二是将探索将“医学统计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推广至其他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养,为培养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文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人文绍兴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人文社科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谁来教“医学人文”课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6期)2015-06-08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27期)2015-02-28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推荐访问:课程 教学改革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