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后勤建设思路研究

郭 慧 姚萌萌 王崇豪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后勤建设思路研究

郭 慧 姚萌萌 王崇豪

[南京审计大学]

建设和发展智慧后勤,是后勤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探索智慧后勤的建设模式,文章在分析智慧后勤的发展驱动力和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三条建设思路,并设计了智慧后勤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建设智慧后勤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服务育人导向,集约化智慧后勤综合平台架构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系统应用层和服务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

大数据;
信息化;
智慧后勤;
集成平台建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加快发展数字化、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高校后勤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后勤建设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依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内已有信息系统资源,建设后勤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变革后勤服务模式,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后勤服务工作具有服务对象众多、服务场景广泛、服务项目繁杂等特征,覆盖教学、科研和师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传统后勤工作多采用人工线下服务管理方法,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仍然较低,存在响应速度慢、统计汇总难、师生满意度低,以及为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不充分等问题,无法适应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后勤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亟待提升,是学校整体服务水平的短板所在。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
工信部在《“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要求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智慧后勤建设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后勤,建设符合后勤服务实际需求的管理平台,要围绕系统平台运行各项业务流程,使业务和数据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有效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形象,创建全域智能、优质高效的新型后勤服务生态体系。

近年来,高校智慧后勤建设逐渐得到重视,国内高校陆续引入信息化系统,主要应用于后勤报修、能耗监测等场景。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节约型校园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2],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后勤报修系统[3],有效解决了校内报修难问题。但总体来看,国内高校智慧后勤水平较低,信息化平台存在孤岛效应,未建成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后勤建设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团队短缺的挑战。

(一)智能传感器网络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带微处理器的传感器,集感知、信息处理和通信于一体,兼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4]不同于传统传感器只能提供模拟电压信号,智能传感器能提供信息处理后的数字信号,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使传感器技术更加智能,具有智能识别与判断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传感器可作为基础设备应用在智慧后勤的许多场景中,如,将红外传感器应用于安防系统,自主识别陌生侵入;
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用于身份识别、车辆识别、医疗健康等领域,对校园人与物精准精细管理;
将环境传感器应用于消防监测系统、水电联控系统、配电房监测系统、电梯监测系统,实现水电气能耗全场景管控。

(二)“互联网+”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与计划” 。[5]“互联网+”依托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途径,以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为目标,主要发展方式是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与后勤服务结合,可有效激活传统后勤业务活力。“互联网+”物业管理,赋能精细化物业管理;
“互联网+”食堂管理,实现食品生产全过程监管;
“互联网+”报修管理,维修项目高效响应、全过程跟踪;
“互联网+”AI视频监控,构建可视化全在线消防安保监控。

(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新兴分支,以模拟人类智能为目标,经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算法做出推理与判断。近年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趋于成熟,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与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6]

人工智能是智慧后勤的关键技术,应用图像识别技术,搭建公共区域动态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校园安全与卫生状况,并及时做出评估与提示;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动态精准管理校园人员,关键场所信息核验;
应用对话式AI技术,建设人机协同智能客服系统,语音识别用户需求、智能规划路径、自主填报工单,全天候在线服务。

(四)大数据

大数据是智慧后勤的核心,通过对海量过程与状态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组织与建模后勤大数据,为智慧应用提供支撑[7],赋能智慧资产、智慧消费、智慧物业、智慧出行、智慧安防、智慧办公。

大数据将改变后勤场景体系,以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为基础,构建立体化、智能化、全面化的后勤服务体系。依托预警数据实现后勤管理精准化,及时发现隐患规避风险;
依托过程性数据实现后勤管理个性化,为用户定制服务;
依托共享数据实现后勤管理协同性,消除信息壁垒,增进组织绩效;
应用输出数据协助决策,助力后勤服务工作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一)健全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保障。智慧后勤建设要遵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立足长远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将智慧后勤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8]责任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智慧后勤建设规划,确定发展框架、重大任务,把建设移动终端化智慧后勤综合平台作为重要目标。要加强系统谋划,构建符合后勤管理和服务特点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体系,建设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集成系统平台,提升校园治理能力,促进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程度,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队伍建设是基础。打造过硬技术队伍,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造信息化领域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要引进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有效驱动智慧后勤快速发展;
要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技能教育培训,增强信息化发展意识,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
要加强管理人员网信教育培训,大力推动学网、懂网、用网,提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

(二)服务育人导向

高校后勤部门不仅要履行为师生提供服务保障职能,更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不断强化服务育人意识、丰富服务育人路径、提升服务育人质量,构建完善服务育人体系。在日常工作中,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握后勤工作服务育人的第一属性,始终关注师生需求,围绕师生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靶向温馨服务,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通过借鉴国内外多所高校、企业智慧后勤建设方案[9],以满足师生服务、管理新需求为导向,围绕维修服务、物业服务、水电保障等后勤业务,设计以下智慧后勤模型的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模型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系统应用层和服务层共五个层级结构,模型以智能传感器为基础获取数据,综合运用校园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平台传输信息,利用数据库、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发智慧报修平台、智慧水电平台、服务大厅等系统应用,建设集约型后勤整体服务平台,建设全域智能、优质高效的全新后勤服务生态体系,为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加快实现传统后勤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下面对各层功能进行介绍。

图1 智慧后勤总体架构图

(一)感知层

感知层负责对校园的人员、设备、资源等环境的全面感知,包括数据传感体系、网络通信体系、传感适配体系、智能识别体系及软硬件资源接入系统[10]。数据采集依靠各类智慧平台的数据采集终端,如物联网感知终端、RFID、WFN、手持终端、人脸识别设备、摄像头、定位导航设备及其他传感器等信息感知设备。

(二)网络层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输,保证校园组网中的各节点可以实现高速的互联互通。在高校智慧后勤系统中,主要依靠校园网、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网等网络形式,每种网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互相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有效保障信息的高速传输。

(三)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负责对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与处理等。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多类数据库结合使用,使系统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扩展性。其中基础数据库设计分布式数据库,FastDFS文件系统存储业务系统产生的状态原数据,抽取的特征类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便于查询修改,数据仓库面向分析决策,对数据进行有用信息抽取、格式编码、清洗后形成标准数据后存储。

(四)系统应用层

系统应用层主要提供多样化业务服务平台,是面向用户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承载者。以统一的数据为基础,面向用户提供业务处理功能的各类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报修服务、餐饮服务、车辆管理、采购管理、预约服务、办公管理、社区公告、平台管理、服务大厅等系统,各个应用系统在设计开发时采用统一的信息结构、数据接口、数据格式,保证操作流程内部一致性,将系统集成为综合平台。

(五)服务层

智慧后勤融合多种服务,将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用户包括在校师生、管理部门、离退休人员及临时用户,主要功能是提供日常服务、协助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监控服务质量,以及协助关键决策。智慧后勤平台入口接入校园信息门户,与信息门户协同用户管理,对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推动智慧后勤建设和长远发展,是后勤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智慧后勤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健全制度体系、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服务育人导向,需要不断加强系统谋划、创新技术应用、持续投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集约化、移动终端化智慧后勤综合平台。

[1]王珠珠.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其进展[Z/OL]. (2020-05-26) [2022-07 -27]. https://k.cnki.net/CInfo/Index/5555.

[2]宋建强,赵让,张明亮.感知能耗智慧监管——江南大学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及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8(06):50-54.

[3]山锋, 丑洋. 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高校后勤报修系统应用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 38(01):56-57.

[4]谷有臣, 孔英, 陈若辉.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综述[J]. 物理实验,2002,22(12):40-42.

[5]李克强.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R]. 北京, 2015.

[6]邹蕾,张先锋.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J].信息网络安全,2012(02):11-13.

[7]李国杰, 程学旗. 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06):647-657.

[8]崔亮. 甘肃省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 2019(11):3.

[9]于会松.智慧后勤平台建设研究[J].计算机仿真,2022,39(03):459-461+480.

[10]梁永生,高波,卢昱明.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M].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后勤智慧信息化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后勤服务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强力后勤”入职记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8年2期)2018-05-25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8年3期)2018-03-26后勤服务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推荐访问:后勤 思路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