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血病的发生及防控

贺学龙

(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宁蒗 67430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es,ALV)引起家禽不同组织、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致瘤性疾病[1-2]。AL 除导致肿瘤外,还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增加家禽对其他微生物的易感性以及后续对其他疾病疫苗接种的失败率,同时,还将降低家禽生长速度、蛋重、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等,从而造成养禽业严重的经济损失[3-4]。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药物来预防或控制ALV 感染,以淘汰ALV 阳性种鸡和净化鸡群来阻断垂直和水平传播,是目前鸡场防控AL 发展的有效途径[5]。

AL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中的α逆转录病毒属[4],该病毒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RNA可逆转录为DNA,即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负链DNA,以形成RNA-DNA中间体,而中间体中的RNA 被RNA酶水解,同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单链DNA复制形成双链DNA的过程[6]。

ALV病毒粒子近似于球形,可分为3层:类脂质囊膜层、病毒内膜层和核心层[2,7]。ALV基因组大小约为7.3 kb,每个基因组分子中均包含3个主要编码基因:gag基因编码ALV特异性抗原(衣壳蛋白p27)和其他内部结构蛋白(基质蛋白、核衣壳蛋白等);
pol基因编码RNA依赖性DNA聚合酶;
env基因编码囊膜糖蛋白(gp 跨膜蛋白和gp85表面蛋白)[7]。这3个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上的排列为5’LTR-leader-gag/pro-pol-env-3’LTR,LTR是编码区两端的长末端重复序列也是非编码区,包含有与病毒RNA的复制和翻译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控制元件[8-9]。

ALV根据病毒表面gp 85包膜蛋白结构、宿主范围和与中和抗体的交叉反应性,可分为11个亚群(A-K)[10]。不同的禽类可能感染不同亚型的ALV,而感染鸡的禽白血病病毒主要有7个亚群,包括A至E、J和K[1]。其中,A、B、C、D、J和K是外源性ALV,E亚群是内源性ALV,它可通过孟德尔遗传垂直传播,存在遗传缺陷,其致病性很低或无,但会干扰外源性ALV的检测结果,从而给根除外源性ALV造成很大的困难[4,10]。A和B亚群是引起淋巴性白血病和肉瘤的常见病原病毒,而C和D亚群目前鲜有报道[3]。自1988年在英国从商用肉鸡中分离出第一株禽白血病病毒亚群J(ALV-J)以来,它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鸡群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播性,它与ALV其他亚群相比更容易导致鸡患肿瘤,如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髓系白血病和血管瘤等[11]。此外,ALV-J还与其他鸡病毒因子如马克立氏病毒、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病毒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之间发生共同感染。ALV-K是近些年发现的新亚群。王鑫 等[12]于2012年从我国本土芦花鸡中分离出3株新的ALV毒株(JS11C1、JS11C2和JS11C3)其gp85序列与其他已知亚群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因此命名为ALV-K。该亚群会引起亚临床感染,导致鸡群生长缓慢和免疫器官萎缩,进而引起免疫抑制[10]。Zhao et al.[10]发现由华南黄羽肉鸡中分离出的6株ALV-K毒株具有与内源性ALV相似的序列,并推测ALV-K能从健康鸡中分离出来可能是由于其病毒复制能力弱和致病性低,使其能够轻易逃脱检测并垂直传播。

2.1 危害

民以食为天,为满足人们对肉产品量的需求,养禽业为提高生产效率朝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这也使得AL感染日益凸显,给全球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畜禽产品不安全。ALV引起鸡群淋巴样、髓样白细胞病以及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致瘤性疾病的发生[2]。在商业化经营的鸡群中由ALV感染除造成的死亡率有1%~20%,其还会引起亚临床疾病,从而降低种群生产力,如体重、蛋重、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等[3],更为重要的是,该病毒可通过种蛋从母鸡传染给后代,对养禽业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2.2 自然宿主和实验宿主

ALV的自然宿主是鸡,也在野鸡、野鸟、鹌鹑、鸭等禽类中分离到该病毒[13]。为了AL的诊断以及ALV的相关研究,在实验室中需要通过实验宿主来分离培养ALV,而目前已有的实验宿主系统有细胞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以及其可传代细胞系DF1细胞)、鸡胚(其他禽类胚)以及无特定病原体鸡或其他禽类[3]。

2.3 易感动物及传染源

AL病变和死亡多发生于禽类性成熟后,尤其是开产期,即5~6月龄以上,但ALV最易感的是雏鸡,特别是垂直感染的雏鸡或出壳后不久的雏鸡[3]。ALV的传染源是病鸡、隐性带毒鸡以及带毒种蛋[2,6,8]。

2.4 传播途径

ALV的传播方式主要有3种。①水平传播,即通过与带毒病鸡或病鸡分泌物的直接接触,也可是间接接触受感染的物质,还可能通过饲养员被污染的手在给鸡群输精、断喙和接种疫苗等过程中感染,该传播方式除ALV-J外,其余亚群仅引起短暂的败血症[14]。②垂直传播,即ALV 感染通过鸡蛋从母体传递给后代,经常导致雏鸡出现慢性病毒血症[14]。③遗传传播,主要是内源性的逆转录病毒的传播[5]。

2.5 致瘤机制

根据病毒潜伏期和诱发肿瘤的时间差异,可将ALV分为慢性致肿瘤型病毒和急性致肿瘤病毒。其中,慢性致肿瘤病毒需要经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肿瘤,经病毒感染后,病毒在复制过程中通过LTR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组原癌基因的上下游或中间,引起插入性突变,使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被LTR中的启动子或增强子激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肿瘤基因的过表达从而产生肿瘤[15]。急性致瘤性病毒基因组中含有致瘤基因,其不受正常调控过程的控制,该基因的过表达产物在数天或数周内即可引发肿瘤[15]。

2.6 临床特征

同一病毒亚群不同毒株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而ALV存在多种亚型,其引起的发病特征存在差异[2,16]。常见的ALV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免疫抑制、精神不振、鸡冠和肉髯苍白、腹泻、食欲逐渐降低甚至废绝、生长迟缓、产蛋量低、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等症状,将病鸡剖检后,可见小肠结节明显增厚,肝脏、肾脏和脾脏等器官明显肿大且有坏死灶,甚至形成肿瘤;
还可引起多种上皮性肿瘤和内皮肿瘤,如胰腺癌、肝癌、血管瘤、内皮肿瘤等[1,2,6,8,14]。

禽白血病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它具有高度可变性,且在内源性病毒影响下,一些检测结果呈现假阳性,使得可靠的检测变得困难[11]。目前,检测ALV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与培养、Elisa、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检测(IFA)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17]。

病毒分离与培养是检测ALV的黄金标准,但耗时长,培养成纤维细胞或DF-1细胞需要培养7 d以上才能获得最终结果,且需要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17]。p27抗原的Elisa是鉴别ALV的常用方法,但其无法区分亚群[17]。常规PCR、qPCR和IFA可用于区分亚组,但更适用于实验室诊断,因其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如普通PCR 仪、荧光定量PCR仪和荧光显微镜等。LAMP检测需要在水浴或培养箱中进行63 ℃反应[17]。

在已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仍在不断研究一些能够更加实用、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如Wang et al.[18]于2019 年利用抗p27单克隆抗体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用于检测ALV,是一款适用于现场对鸡群进行低成本、快速检测的方法。Wang et al.[11]于2021年对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可作为检测和诊断新型ALV-J的有效试剂。Wu et al.[17]于2022年开发了逆转录重组酶辅助扩增试验(RT-RAA)是一种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无需昂贵仪器等优点,如果与荧光探针结合,可以实现实时检测和快速现场检测。

4.1 采取净化措施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和《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均将AL归为优先防控动物疫病和首批动物疫病净化对象[2]。对于无有效疫苗和药物防治AL的情况下,对鸡群进行净化是控制和预防该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对于原种鸡场的净化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要尽最大可能检出和淘汰每个世代外源性ALV的带毒鸡,对每个世代净化程度越高,整个净化过程耗费周期越短,花费也就越低;
二是由于ALV检测方法多样,且没有哪个方法能够一次不漏完全检出,所以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多次检测。一个世代需要完成对23~25周龄开产初期的留种鸡、40~45周龄留种前的鸡、种蛋、出壳雏鸡胎粪、6~8周龄育雏后期的鸡以及选留的后备种鸡进行ALV的检测[19]。

4.2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有效切断ALV的水平传播。一是完善消毒体系,定期对鸡舍内外环境、鸡笼、免疫接种工具、人工采精和受精器械等设施设备进行消毒,饲养员在抓鸡、翻肛等操作过程中勤换手套并进行消毒;
二是合理规划鸡舍,避免接触污染;
三是提高家禽对病毒的抵抗力,合理补充饲粮中的营养成分,定期接种疫苗;
四是对引入鸡种和定期接种的疫苗进行检测[2,19]。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必须在提高质量的同时确保产量的持续增加。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动物生产过程中就必须预防和控制好各类疾病暴发。目前,仍没有可有效预防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同时,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的高变异性和不断出现的新亚群或毒株,这使得检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控制和根除禽白血病病毒仍是家禽生产中的重大挑战之一。

猜你喜欢亚群宿主鸡群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今日畜牧兽医(2022年10期)2022-12-23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今日畜牧兽医(2022年10期)2022-12-23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5期)2022-05-05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当代水产(2020年3期)2020-06-15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3期)2016-01-14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年4期)2015-12-2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年11期)2014-02-27

推荐访问:白血病 防控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