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警双向度建设司法警务执法类课程探析——以《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为例

李 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体现了“法”与“警”的双向特征,“法”是法学理论知识储备过硬,“警”是成为应用型警务人才。因此,为了建设好司法警务专业,就要打造司法警务专业执法类课程品牌。为此,我们针对《法院执行实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探索。

(一)教学背景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五五改革纲要(2019-2023)》中提出“推行以法官为核心的执行团队办案模式”。“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人民法院执行部门较为突出,各地法院专业的执行员、执行法警尤为缺乏。作为执行人员,首先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同时,执行人员和法警还需必备专业化法院执行技能。司法警务专业与人民法院共同开发建设课程,在教学中全方位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技能实训,培养具备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职业追求、拼搏精神的高素质法院执行员和法警,完成学、警无缝对接。

(二)课程定位

《法院执行实务》课程在司法警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必修核心课程。根据行业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融入思政元素,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前序刑法、民法、警械具使用、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内容有了相当的了解,对执行中相关法律知识和警务装备、警械具的使用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对于强制措施的实施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法院执行工作的特点及原则,掌握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执行等的基础知识;
掌握执行法律文书的制作,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和财产状况的调查途径与手段,执行竞合、执行异议的处理,执行措施的种类与适用,强制措施的实施等。

(三)课程目标

根据司法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恪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坚定信念,具备司法警察执行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警务类专门人才。[2]

通过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课程学习的具体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司法警察执行工作基本职业理念的同时,要求学生熟悉处理法院执行业务知识,掌握法院执行工作的业务能力。具体要求: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执行的基础知识以及执行措施的种类、适用条件和程序等。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执行法律文书的制作,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和财产状况的调查途径与手段,执行竞合、执行异议的处理,法院强制措施的实施等能力。

3.素质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优化法律思维方式,提高参与执行中的组织实施能力、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新时代诚信、担当的有为青年。

司法警务专业,构建“法”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打造“警”字特色实操技能。司法警务专业学生正是通过了解法院执行的基本理论,明确法院执行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重点掌握未来从事司法警察和执行员工作岗位中所需的执行理论和执行技能。

(一)传统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法院执行理论部分的讲授。虽然教材在编写时已经将内容分类为执行理论和执行实务两部分,但是教学的内容仍然是围绕从执行条件、程序等理论方面进行讲述,对于执行实务如何动手操作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并没有专门的行动指南。学生们未来面向的职业是司法警察和执行员,如果学生们仅仅掌握关于执行的概念、特点、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那么在真正面对执行实务过程时却无法立即投入实践,也没足够的经验去面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因此,我们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教、学、练、战”一体化,既注重理论学习,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二)灌输式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我们现在面对的司法警务专业学生是“00”后,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网络信息知识丰富,而另一方面,他们学习主动性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职业素养有待加强、职业价值观亟需树立。针对现代学生特点,教师以传统课堂教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然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有睡觉、玩手机等现象。面对学生上课时的消极状态,老师教学热情也会大受影响。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认同感。[3]

(三)评价方式单一无法达到激励实效

以往《法院执行实务》课程考试主要采取课程学习结束后,由教师指定考试内容,并从试题库中抽取考试试卷,由学生闭卷作答。通过实践,发现这种考试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部分学生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强记。这种测评方式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简单的闭卷作答方式也很难全面反映学生在掌握法院执行知识基础上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无法激励学生增强实践操作技能,也无法培养应对岗位突发状况的能力。[4]

(一)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1.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依托建设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契机,从司法警务专业相关岗位需求出发,整合教学资源,以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将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内容贯穿于项目之中,以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始终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将教材内容整合为项目一法院执行概况、项目二民事执行程序、竞合和异议项目、项目三法院行政执行、刑事执行、项目四对一般动产的执行(存款、收入和股权)、项目五对不动产的执行(城镇不动产和农村住房)、项目六对履行特定行为的执行(强制交出身份凭证或财物、强制拆除违章建筑)、项目七实施强制执行(搜查、查封扣押机动车、房屋腾退)、项目八实施强制措施(拘传、拘留、训诫、强制带离、罚款),一共54学时八个项目,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法院执行实际工作需要,将30 个实践教学学时分成六大实践环节。第一环节,针对民事执行程序及民事执行异议等进行民事执行程序实操,让学生在实操项目中掌握民事执行程序的种类和方式,处理各种特殊情况。第二环节,在宿舍或办公场所进行搜查情境式教学,将搜查执行程序、细节把控及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教学内容设置于情境之中,掌握搜查的执行程序,做到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第三环节,查封、扣押机动车实物,学习查封、扣押执行程序、细节把控及突发事件的处置,掌握查封、扣押机动车的执行程序,树立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的职业理念。第四环节,通过“社会诚信教育”课堂辩论与小组成果展示,进行社会诚信教育,树立社会诚信理念,做诚信人,建设诚信社会。第五环节,实施强制措施PPT 与情景模拟展示,通过学习强制措施实施的程序、细节把控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掌握五类强制执行措施实施条件、实施程序等。第六环节,三十六计与民事执行策略融合PPT 展示,学习三十六计,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执行策略中,运用传统谋略完成知识迁移。

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实践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掌握丰富法学理论知识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切实掌握法院执行工作警务技能,以便于进入司法警察工作岗位后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以三全育人改革为契机,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整合、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块中融入思政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板块和教学活动。在《法院执行实务》课程项目一任务中设置“社会诚信教育”课堂辩论,进行诚信教育,树立社会诚信理念。在项目七搜查教学中模拟被执行人突发疾病、暴力抗执、未成年人在现场等各种突发状况真实情景,让学生们在应对中牢记规范化、人性化执法的价值理念。在查封、扣押机动车任务中根据真实情境模拟让同学们感受到公平、安全执法的重要性。在房屋腾退任务教学中将传统谋略三十六计与现代执行策略相融合破解房屋腾退中的风险点。

正是这些法院执行专业课程中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使学生们切实在知识学习中感受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学生们在润物于无声的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中全面发展,健全人格,树立了司法警察职业价值感与认同感,培养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和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

(二)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进行课堂革命

1.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提升“双师”素养

我院司法警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行业专家组成结构化教学团队。《法院执行实务》课程选择师德师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与实践部门联系紧密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建设一支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创新团队。行业导师主要从法院行家能手或业务骨干中选聘,一般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任职五年以上,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承担实训实习教学任务。[5]

结构化教学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活跃教学思想,不断总结与提炼课程特色与创新点,推动《法院执行实务》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注重自身师德素养的培养,积极以《雷霆直击利剑行》参赛作品参加2019 年全国教学能力比赛,积极参加国培、省培、法院挂职锻炼、学生职业规划比赛和职业技能比赛等项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双师”素养。强大的教学团队是《法院执行实务》课程立足“法”与“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2.贯穿OBE 教学理念,进行课堂革命

《法院执行实务》课程教学进行项目驱动,以任务成果为导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做中学、学中教、教中做”,教师示范演练及指导。课程教学以学习通平台为主轴,借助教学资源库,搭建理实融合的O2O 混合式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通过课堂革命,将《法院执行实务》课程建设成为既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又有价值引领的优质课程。

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促进了优势互补,扩大了法院执行教学和研究的覆盖面,创新教学改革,进行课堂革命,提高了职业教育层次。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中平时作业及学习通测试,占20%;
课堂多种形式如司法警察配合执行程序实操、辩论赛、小游戏等方式的分组讨论和通过分组PK、学习通抢答等方式开展回答提问,占20%。每班开展4-6 个案件的法院执行微电影创作,结合司法警察执法工作及诚信普法工作。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执行实务情况处置环节占30%,考查学生在执行工作中程序安排、案件处置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知识与文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针对目标开展教学与实践考核与评价,将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安全规范的执法意识、人性化执法精神、知识迁移和创新执法方式等思政元素作为考核点之一,进行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真实考查学生能力价值,采用三结合的评价模式,即“实时性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过程监测,最终形成多元有效、可评可测的教学评价。[6]

课程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与校外导师评价相结合,从而将考核的重点从知识传授向素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方向转变,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自我评价,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7]

司法警务执法类课程《法院执行实务》立足“法”“警”,创新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效果显著。教学改革打造品牌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理想信念坚定、法学理论知识储备过硬的新时代应用型警务人才。

猜你喜欢实务警务法院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班里设个小“法院”作文小学中年级(2018年9期)2018-09-26我国法院在线调解的兴起、挑战与未来湘江青年法学(2018年1期)2018-05-29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1期)2016-08-02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衔接配合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0期)2015-06-05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军事体育学报(2015年2期)2015-02-27ODI实务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推荐访问:课程 探析 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