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建议

文/郭素丽 (太和县审计局)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制度,其目的是保护我国资产的安全。随着我国审计机制不断完善,审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我国在审计法中明确指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要求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放在国有资产和公共资金方面,以领导干部的权力以及责任落实情况为指引,实现对各项审计工作的规范管控。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也趋于健全,事业单位的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受到重视,有助于保护我国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为上级组织任用单位领导干部提供依据。

第一,审计计划确定存在一定盲目性。审计机关在对事业单位开展审计之前,要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但是部分审计机关没有确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在审计流程中还存在明显的盲目性。

第二,审计人员的素养不足。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审计知识以及审计经验,还要具有职业道德。但是部分审计人员不具有职业道德,无法抵御外界诱惑,在审计中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公允,导致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第三,审计风险未得到严格控制。审计风险主要是审计问题未被发现或审计失误的风险,部分审计机关在审计中没有对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也没有让社会公众参与到审计监督中,审计结果存在的风险较高。

第四,未积极与被审计方进行沟通。在开展审计时,要加强与被审计方的沟通,确保审计流程有效开展。但是部分审计机关不重视与被审计方的沟通,甚至和被审计方之间处于对立的状态,无法确保各项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审计结果应用不完善。首先,审计评价不完善。部分审计机关未针对审计工作的情况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没有对事业单位领导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其次,在审计结果应用阶段,部分审计机关不重视对审计业务的公开,也没有及时对审计结果情况进行跟踪,没有跟进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合理确定审计计划

第一,正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为了确保审计计划科学合理,在制定审计计划之前要正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首先,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统一领导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政策,重视审计活动的作用,积极推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以促使审计目标顺利实现。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坚持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绝对领导,按照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原则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的各环节工作,通过形成严格且规范的工作制度,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合理处理各项审计事项。对于所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其次,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定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站在历史的起点出发,分析人民的立场,从健全和完善国家监督体系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及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从而形成对各项权力的有效约束,并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通过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中所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各类问题产生的成因,并对存在的漏洞制定相应改进机制,提出优化方法,确保经营责任审计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与缺陷,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监督保障的作用。

第二,提高审计计划的合理性。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让各环节人员之间紧密配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防范审计目标无法达成的问题。在开展审计计划管理时,审计人员通过审计计划合理开展审计,避免审计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第三,提高审计计划的可行性。审计机关要合理分析以往年度审计工作的情况及审计工作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领导工作的特点确定审计目标,并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在确定审计实施方案之后,针对审计实施方案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以及薄弱环节进一步分析改进方案,通过对审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形成最终的审计方案,确保审计方案具有可行性,避免盲目设定审计计划的可能性。

第四,将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统筹管理。在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内容有一定的重合,同时也有区别,二者都要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资产状况、财务情况、财政收支情况等方面内容。预算执行审计要重点审计被审计单位的预算资金和决算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内容。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关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分析事业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情况。二者通过统筹管理,有助于节省审计资源,对于审计工作中重合的部分不需要进行重复审计,从而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将二者统筹管理,要明确二者的重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重视审计工作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让审计计划得到顺利执行。

第五,有效落实审计计划。为了确保审计计划落到实处,审计机关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检查审计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分析审计计划完成的效果,从而得到准确的审计结果。

(二)优化审计人员素养

第一,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首先,培养审计人员形成诚信理念。诚信理念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审计机关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诚信理念,使审计人员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识。审计人员要在审计全过程形成诚信意识,从而降低审计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其次,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审计态度和职业道德,坚守正确的审计立场,确保在审计过程中廉洁自律,自觉抵御外界各类诱惑,从而确保审计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内容真实准确[1]。最后,审计人员要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首先,审计人员要形成会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对会计工作的检查,审计人员要提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通过账目信息了解各项经济活动信息,以提高人员的审计能力以及审计效率。其次,强化审计人员能力。审计人员要了解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要点,将审计工作重点从传统的账目审计转向经济业务事项的审计,重点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审计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理念,学习新的审计方法,掌握新的审计要求。再次,强化各项电子数据使用能力。部分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对于电子信息敏感度不足,无法有效使用各项信息。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使用信息能力的培训,学习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审计工作的要求以及最新审计技术。最后,加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法规理念。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要求审计人员对各项法律法规形成充足了解,合理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情况,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评价。审计人员要定期学习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各项经济活动的科学性,降低审计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强化审计人员心理素质。在开展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人员不能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尤其是在发现重大问题时,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若审计人员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可能产生错误的审视评价方式。因此审计人员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不良诱惑时能够保障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与客观性,坚持独立客观的原则反映各项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其次,强化审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审计人员在沟通时不仅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还要与内部审计组成员进行沟通,审计人员要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学习沟通相关知识,保障沟通质量[2]。再次,提高审计人员管理能力。审计人员要能够站在事业单位整体的视角分析管理工作所存在的漏洞及问题,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整体性整改建议,从而确保审计流程科学合理,防范重大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三)控制审计风险

在对事业单位开展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健全审计抽查制度,并加大对参与审计人员的问责力度。通过优化问责机制以及人员管理机制,让审计工作要求落到实处。首先,明确抽查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抽查时,抽查内容包括检查审计人员是否履行审计职责等。在抽查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同级审计机关之间相互抽查彼此的审计项目;
二是上级审计机关要抽查下级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三是纪检监察机关等要对审计项目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公示审计结果,防范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工作不认真、审计不细致等问题导致审计风险加大的情况。其次,完善对审计人员的问责机制。在审计过程中,若审计人员出现严重失误,要加大对相关人员追责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问责机制。严重失误的问题包含以下情形:一是相关审计经过复议之后作出重大变更;
二是通过抽查发现审计项目存在的重大遗漏或隐瞒;
三是经过行政诉讼败诉。若产生相关问题,则要对审计人员进行追责,以确保审计人员重视自身工作的严肃性。再次,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教育。在开展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加强对人员的教育。通过详细分析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审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同时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让审计人员通过交流了解审计工作中的不同风险,以提高审计风险防范能力。

(四)积极与被审计方沟通

第一,明确审计沟通的内容。首先,做好审计前的准备阶段。在审计前的准备阶段,要让审计项目负责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情况、单位性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了解领导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人事安排等方面情况,以此掌握审计工作的要点。其次,开展审计事中阶段沟通。在审计事中阶段,一是要向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工作的意图以及审计工作的目的;
二是要对审计工作的场所、审计纪律等进行沟通;
三是在审计过程中,若被审计方对审计资料有疑虑或不理解之处,要及时进行沟通;
四是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事项时,要及时进行沟通取证,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定。再次,优化审计报告阶段的管理。在审计报告的阶段,一是要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沟通审计意见、审计结论等方面内容;
二是要与被审计方征求意见,针对重大分歧进行讨论并补充相关的证据资料,之后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三是在审计后续阶段,要针对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跟踪调查,结合沟通分析问题整改的情况。

第二,优化审计沟通流程。在审计沟通的流程中,包括审计前的准备、审计期间的沟通、沟通完结阶段管理。首先,做好审计前准备阶段的沟通。一是要合理确定沟通目的,通过沟通让其了解审计工作的情况,分析审计工作进展的进度;
二是合理安排审计沟通的时间地点等方面内容,防范被沟通对象有约谈感受的问题;
三是在沟通之前要合理确定沟通策略,明确沟通过程要点,了解各类问题以及沟通工作的重点内容。其次,明确审计期间阶段的沟通内容。一是审计沟通的人员要提前前往沟通地点,表明沟通的来意及沟通意图,消除被审计方抵触的情绪,在沟通过程中围绕沟通的目的把握提出问题的契机;
二是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用正确的方法诱导对象说明相关事件的具体原因以及情况。再次,优化沟通完结阶段的管理。在沟通完结之后,要针对沟通内容进行讨论并形成沟通成果,对存在重大疑问的事项要进一步进行反复询问并形成审计证据。

第三,审计人员要学会沟通技巧。首先,注重倾听。在沟通中审计人员要主动倾听,了解沟通对象要表达的内容,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注重沟通方式。审计人员要保持与沟通对象的良好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能够站在对方视角分析问题,保持礼貌措辞,不能因为某项事项产生分歧导致沟通失败。最后,形成良好的发言技巧。在审计沟通中,审计人员有疑惑时,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发问,在发问中要把握发问技巧,以恰当的方式诱导对方讲出事实,避免提问过于生硬的问题。

(五)审计评价与结果应用

第一,优化审计评价体系。审计评价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为了确保审计评价内容规范且合理,审计机关在审计之前,要详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同类审计工作的经验,制定恰当的审计方案。例如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开展的社会公益情况以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通常而言,在审计时包括检查定性内容和定量内容。在定性内容审计中,一是检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分析事业单位各项权责是否得到科学约束、人事体系是否完备、重大事项决策流程是否科学、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得到管理;
二是检查领导的各项政策贯彻情况,分析领导是否严格按照政策执行工作;
三是检查领导的廉洁自律情况,分析领导是否存在违背法律法规工作的情形,判断是否存在非法侵占单位资产的情况。在定量分析方面,一是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判断事业单位单位的预算收支是否完成;
二是分析事业收入增长情况,判断领导在任期间的收入增长情况;
三是分析资金积累情况,判断领导在任职期间单位资金是否实现增长;
四是判断资产情况,分析领导任职期间事业单位是否存在资产遗失等问题。

第二,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首先,重视审计业务公开化。在审计项目结束之后,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将被审期单位领导干部的问题予以曝光,从而让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受到舆论压力影响及时整改自身的问题。同时通过公开审计结果,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让审计工作得到社会的充分监督,确保审计工作具有准确性、充分性[3]。其次,提高审计结果的实用性。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中,审计报告大多采用文字、数字的方式表述,这样的审计报告难以清晰体现出事业单位领导的控制情况。在未来要完善审计工作,要定期总结审计工作的成果,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审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问题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机制。最后,加强跟踪管理。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要跟踪审计结果落实的情况,充分发挥审计信息的有效性。通过跟进事业单位领导的情况,判断问题是否得到整改,以确保审计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本文针对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认为事业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经济体系发展产物,自从其诞生以来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对于促使事业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保护国有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不断推进对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在新时期也要进一步强化对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改进,以切实提高审计水平,促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审计工作领导事业单位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18期)2019-01-2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2016重要领导变更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35期)2016-04-09不能比领导帅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推荐访问:单位领导 经济责任审计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