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与路径选择

张娇阳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历经8年攻坚,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这一伟大胜利,不仅使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还诠释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当前,深入研究脱贫攻坚精神,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时代成就伟大业绩,伟大斗争锻造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 尽锐出战、 精准务实、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1]这一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中国人民的意志品质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1.1 以党的科学领导为导向

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传承经典中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书写脱贫攻坚精神的理论逻辑。

以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对贫困问题的探究为精神之基。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基础上,对贫困形成的原因、 贫困的类型以及解决贫困的路径进行探索,由此,系统、 科学的反贫困理论得以形成,这也成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以党历届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为精神源泉。

建党百年来,我国扶贫工作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到把“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2]251作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从提出扶贫开发思想到提出农村扶贫科学路径,中国扶贫工作持续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为精神命脉。

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领导指挥下,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扶危济困理念中的“民本” “仁爱” “大同”思想,弘扬中华民族和衷共济、 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推进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辟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彰显脱贫攻坚精神的实践逻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3]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逐步进入以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新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视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将脱贫摘帽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评判标准,多层面攻坚克难,将脱贫攻坚的各项战略规划逐步落到实处,使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和整体面貌实现根本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不负人民。

1.2 以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为基石

我国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

新时代的扶贫事业既是党造福于人民,同时,也是党依靠人民、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一方面,广大贫困群众在“扶志”中实现了精神脱贫。

贫困群众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参与思想、 道德、 文化、 法治、 感恩教育,精神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不断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和目标,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

在精神脱贫中,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艰苦奋斗、 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和正向能量。

另一方面,广大贫困群众在“扶智”中激发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脱贫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懂技术、 肯实干的劳动者,主动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释放自身智慧,摆脱贫困、 改变命运,向有科学素养、 有先进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转变,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扶贫工作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归功于人民群众。

我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都紧紧依靠着人民,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中汇聚前进力量。

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归功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奋斗。

广大贫困地区人民深知自身实际需求和更加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优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经验参与谋划产业扶贫、 生态扶贫,协调地区资源,协助化解贫困治理中的矛盾问题,不仅有效推进了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还促进了我国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的显著提高。

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归功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援。

全体中国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 和衷共济、 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扬团结奋斗、 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

在脱贫攻坚精神的感召下,各方扶贫资源、 扶贫智慧、 扶贫力量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能量。

1.3 以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动因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共识、 鼓舞人民群众开启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在长达8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国300多万驻村干部、 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勇出战,将爱国情、 强国志转化为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推进各项脱贫攻坚任务,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为决战脱贫攻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价值导向。

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从干部到群众,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始终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始终坚信共同的价值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广大社会力量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以更大决心、 更强信心、 更有力举措推进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

始终坚守共同的道德观念,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锻造道德纽带,弘扬文明新风。

同时,我国在国际舞台充分彰显大国风范,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208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时代性特征。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党和国家紧扣发展,牢牢扭住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着力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贫困地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为完成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交出了新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一领导部署,广泛调动国内各项资源,通过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深化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动员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力量,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脱贫攻坚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注入了强大能量,也为培育时代新人、 引领大学生成长指明了方向。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对于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长效教育功能。

2.1 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倡导要增强全社会的家国情怀。

当前,家国情怀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脱贫攻坚精神的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进国家认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

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的价值旨归,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同心、 攻坚克难的奋斗成果。

利用脱贫攻坚精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凝心聚力、 砥砺大学生的强国之志。

透过脱贫攻坚精神的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能够使大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决胜脱贫攻坚的崇高情怀、 坚强意志和强大凝聚力,从而激发大学生团结一致、 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涵养大学生的宽广胸襟,培育大学生国际主义的世界情怀。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5]520-521当前,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更加真切地领会我国在世界反贫困事业中的大国智慧与风范,使其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将爱国情怀与国际主义进行结合,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格局洞悉历史发展大势,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2.2 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 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6]肩负使命、 勇敢担当,是对广大青年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提供重要指引。

脱贫攻击精神是增强大学生责任担当的生动教材。

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是党和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主动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 主动求变、 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表现。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个人成长中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进自身发展;

以全心为民、 心系天下的责任意识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信仰担当和实干担当。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化于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思想基础;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2.3 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10脱贫攻坚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 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深刻体现了党和人民艰苦奋斗、 团结奋斗、 拼搏奋斗的奋斗品质。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具体内涵,还为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提供了现实题材。

新时代,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

“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7]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在领导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党和人民上下一心,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 坚中之坚。

这一伟大胜利能够激发大学生为实现理想信念坚忍不拔、 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使其在应对新挑战、 新问题和新困难中净化灵魂、 磨砺意志、 坚定信念,为创造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新时代,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勤奋好学、 锐意创新的学习态度。

当前,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历代共产党人奋斗经验的继承发展与开拓创新。

中国共产党勤于学习、 勇于创新的品质,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激励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向前、 开拓创新。

2.4 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 工作和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1]这是中国共产党用生动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选择做出的新注解。

新时代,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一,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

大学生在深刻了解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伟大历程、 光辉成就和历史意义中,能生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自信,从而自觉知党情、 感党恩,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其二,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果。

大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我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 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能够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从而转化为全面发展的强大思想力量;

其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制度自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的治理效能。

大学生在学习我国脱贫攻坚制度、 体系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理解,更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其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重焕中华传统美德以新鲜活力,进一步扩充中国精神的内涵,还能以其特有的文明成果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助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开展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内容、 新素材、 新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 研究脱贫攻坚精神,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使脱贫攻坚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的鲜活案例和现实题材,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和精神的洗礼、 汲取更多成长成才的能量。

3.1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程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8]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发挥好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亟需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程育人之中。

首先,应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以扎实的学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开展教学。

理论课教师应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贫困治理思想等,加深对脱贫攻击精神的了解,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同时,认真把握其中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和理论难点,为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德师风建设,使其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厚的仁爱之心投身教学。

通过强化长效机制、 完善师德考核与监督进而引导教师秉持脱贫攻坚精神、 坚持以精准务实的工作态度、 不负人民的责任担当、 甘于奉献精神的品质来教育人、 培养人。

其次,应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一方面,要在提升课程内容的理论性上下功夫。

理论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安排中的整体性。

另一方面,要在提升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上下功夫。

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提升课程教材文本科学性的同时,还应以一种大视角、 宽格局将课程育人与历史发展、 社会实践相衔接。

运用真实事例和关键数据等素材,讲清中国特色减贫实践,讲透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讲活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讲准中国脱贫攻坚贡献,使课程内容既接地气又有说服力。

最后,应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

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贯彻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着力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课程育人方向,关注脱贫攻坚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时代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

紧密结合各门课程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理论课教师在讲述专业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时,可通过列举我国在脱贫攻坚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例来分析问题,亦可借鉴我国在扶贫工作中所用到的思维方法来引导大学生认识问题、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其思维和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激发大学生学习脱贫攻坚精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整合与脱贫攻坚精神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开展线上教学;

定时采集和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着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开展线下教学,引导大学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的相关理论、 热点和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不断将大学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学习引向深入。

3.2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都必须躬身实践。

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 悟真谛,加强磨练、 增长本领。”[9]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亟需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首先,创新实践育人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

高校要充分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实践育人的各个环节、 各项活动、 各类实践的责任主体, 明确各项实践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 形成以党委为领导、 高校为主体、 政府调控、 企业社区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同向、 同心、 同力参与脱贫攻坚精神培育的良好格局。

另一方面,要建立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

高校要分别从大学生、 学院或学校、 社会参与方三个维度设立考核评估体系,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要求转化为可衡量、 可比较的指标系数, 并将评价结果全面、 准确、 及时地反馈给相关的评价对象,使其及时查找问题、 积累经验,调整育人目标,完善育人方案,提升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水平。

其次,丰富实践育人形式。

高校可通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组织生源地为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深入家乡展开调查,通过采访、 问卷调查、 座谈等方式,对我国脱贫攻坚的政策与实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后,高校可协助其返校组织开展汇报交流,帮助更多大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脱贫攻坚精神。

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在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贫困地区成功的创业经验作为案例,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主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脱贫攻坚精神所蕴含的强大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的能力。

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培育其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最后,打造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党、 团部门可通过打造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平台,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例如,可依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青年大学生网上主题团课等,结合本地区扶贫、 脱贫的实际来打造属于本校的党团育人平台。

在提升该育人平台的内容美感、 视觉美感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脱贫攻坚精神培育。

这样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历程,学习脱贫攻坚的思维方法,又为其开展社会实践打下深厚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高校还可以打造服务型平台,帮助大学生架起从理论课堂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

例如,与政府部门、 企业单位等进行合作,组织大学生参与“三下乡”、 挂职锻炼和志愿者活动等,调动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主动在参与服务活动中进一步内化脱贫攻坚精神,提升个人素养。

3.3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文化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10]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既是高校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然之举。

首先,美化脱贫攻坚精神的文化育人环境。

一方面,高校应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充分规划空间布局,设计出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标志性景观。

例如,设立彰显脱贫攻坚精神的题字、 塑像、 标志等人文景观,既提升校园美感,又发挥其启迪思想、 陶冶情操的教育作用。

加强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与文化育人相关的教学设施、 活动设施以及生活设施等,为培育脱贫攻坚精神提供扎实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高校应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坚持不懈抓好教育者的工作作风建设。

同时,还要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大学生在脱贫攻坚精神的感染中,克服不良学习习惯,主动追求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脱贫”。

其次,用好脱贫攻坚精神的文化育人载体。

高校应发挥好话语载体在脱贫攻坚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价值,在制定脱贫攻坚精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时,充分发挥语言对于文化的先导作用。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密切结合青年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话语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学习和心灵;

高校还应以着力探索传媒载体在脱贫攻坚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价值,综合运用微信、 微博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校园传媒矩阵。

将脱贫攻坚精神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和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生动地再现和传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激励自身不懈奋斗。

最后,深挖脱贫攻坚精神的文化育人资源。

高校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脱贫攻坚精神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并使其在优秀文化的感召和影响之下,增强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精神为弘扬中国精神筑起了一座新的时代丰碑,也为推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将脱贫攻坚精神卓有成效地融入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还能促进广大青年的全面发展,激励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攻坚育人精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