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法政大学10月事件 [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是改善民办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无吸引力,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在各种制约因素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本文从分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出发,认为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是改善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的重要途径,而在这一过程中,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办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教学艺术水平;基本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其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中,自然应该起到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中我们感觉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何从高校思政课基本教学规律出发,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及其大学生思想特点,开辟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之路,将是一项极具意思但却很漫长的过程。本文仅从教学艺术角度出发,谈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于改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重大意义。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
   由于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管理运营机制上有许多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地方,同时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也有着一些自己的特点,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的教学,其中的一些因素造就了民办高校的教学优势。首先,灵活的用人机制,师资队伍多元化。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灵活的用人自主权。一方面,在教师的聘用方面,可以不拘泥于学历、工作年限、工作经历等条件,选聘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适度使用兼职教师。民办高校往往利用社会闲散的优质教育资源,即公办院校或其他机构的离退休人员,聘任其中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民办高校对任课教师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他们创新意识也比较强。其次,教学方式机动、灵活,努力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较之于公办高校而言,学生对民办高校的意义更为重要,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因此,在民办高校所有的工作,包括教学、学生管理及后勤管理,都是切切实实地围绕着学生来展开的。其中,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就可以少一些刻板的枯燥,多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这些都可以较好地满足80年代末乃至90年代初的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再次,教学目标选择多样,内容设置自主性大。由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文化基础差异较大,许多民办高校分层次教学的做法,以便于更好地因材施教,这样做不但可以杜绝鱼龙混杂,教学效果不好的局面,同时也能够适应学生的学生特点以及以后的发展需求。如此看来,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特殊体制所造就的教学优势,创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近些年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情况看,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
   1.大班型授课方式,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民办高校思政课,目前大部分都采取大班型上课,即若干个专业或班级合到一起,临时构成一个思政课的授课班型,其规模大多在100――149人左右。合成大班上课的原因,表面上是由于思政课课时多,教师少,实质上的原因是院校出于节省教学成本的考虑。大班上课管理困难,学生出勤率低,难以保证有效的师生沟通与交流,有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课堂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主体性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过多重视外部影响,即一味的理论讲述,单向灌输、强制注入等简单的做法,而忽视教育对象的内在接受和认同,导致学生“学而不思”,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师生关系上,缺乏民主平等、双向交流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营造的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的身份。
   3.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艺术水平低,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在很多民办高校,一方面学校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投入的比较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授课任务,没有精力和时间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有效的高水平的教学艺术。最为重要的是,民办高校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因此,在一些民办高校思政课主打的教学方式是“一张嘴、一个本、一支笔”的单一教学方式,毫无教学艺术可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板书,学生笔记,单一的讲授方式仍然占据着主流。这种教学方式中信息输出是单向的而不是多元的、立体的,使思维异常活跃的大学生感到味同嚼蜡,很难产生共鸣,形成课堂的亲合力。
   4.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目前民办高校由于大多将学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越来越重视实践课时,专业课的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重达到1:1。然而在思政课教学中,由于教师授课量极大,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加之思政教师一般隶属于专门的部门,课堂之外与学生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一般不会安排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这种种情况的限制,使得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无法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
   5.学习素质相对较低,自信心相对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应该说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智力因素相差无几,但由于政策因素,进入到民办高校学习的学生均比同层次公办院校降低1~2个批次,这在客观上造成民办高校学生的总体素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素质上的差异,即:学习习惯、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的差异。与此同时,学生高考分数一般较低,其自卑感很强。从客观上看,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公办高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民办高校发展才20多年的历史,加上民办高校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致使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容易造成民办高校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矮人一头”、“脸上无光”。从主观上看,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不仅加剧了自信心的不足,还将会对其今后的成才产生不良影响。其具体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混文凭现象不少、考试不及格率偏高、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绝等等,由此,导致了学生总体素质较低,整体学风较差。
   上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从实际出发,努力思考和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出一条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
   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是是改善目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基本途径
   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改善上述状况,应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思考与实践过程,然而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从民办高校的教学实际出发,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艺术,即以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改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从而逐渐解决上述问题。
   (一)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学艺术水平,陶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情操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需要教学艺术,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教学意境中得到艺术和真理的陶冶,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如此。由于学科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明显,那么在民办高校的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前提下,如果教师一味的以呆板的理性与抽象去面对学生,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通过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以艺术的审美性和非理性,就可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斥着美和情感的气息,形成生动活泼、情景交融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民办高校大学生即便有一些心理上的困惑或学习上的问题,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就有可能放弃其它杂念,有兴趣接受教学内容,并形成愉悦的情感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如果长期在美的教学情境中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就会走出阴暗的心境,开始认识美、认同美、接受美并主动追求美。毫无疑问,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美展露无遗,能使学生认识到真理的魅力,从而真正认同、接受教学内容,并内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以此来指导外在行为。这种间接的方式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 通过提高思政教学艺术水平,唤起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要使思政课真正进入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头脑, 除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外,关键还要培养他们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艺术水平,就是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寓教于乐,激发其学习情趣,促进其乐学,丰富其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这也是思政课教学艺术发挥作用的最直接和最具体的体现。正如现代艺术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国学者格罗塞所说:“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所具有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一场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主动掏钱不惜休息去观看,而一场空洞无物而又枯燥无味的大会却免不了有人打瞌睡。一堂高水平的思政课会使学生在轻松、悦人的氛围中感受教师的用心良苦,进而反省和提炼自己,而同样内容的一节课如果以板起面孔、以大道理生硬灌输方式进行的话,不但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目前民办高校教学中,为什么许多学生认为思政课的理论晦涩、抽象、枯燥乏味,离现实太遥远,因而在课堂上经常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甚至逃课?很明显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及其应用,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 三) 通过提高思政教学艺术水平,促使教师形成职业认同感,从而更加热爱高校思政课教育事业
   增加教师工作乐趣,具有促使教师形成职业认同感的功能。教师探索和运用教学艺术的过程,既是一个促使自我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迸发激情和智慧的过程。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说到底是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是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这能有效树立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强化职业认同,从而更加热爱并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念,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真正体会到“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三、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教育部社科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水平,教师队伍如果不行,教材再好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艺术水平适应了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要求,是解决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改善其现状的重要途径。然而,真正掌握和运用较高的艺术水平,还需要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出很大的努力。一方面,一种行之多年教学模式要发生改变必定要有一段艰难探索的过程,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从客观上讲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队伍状况与公办高校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在诸多方面还需要民办教师做更大的努力才能满足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为此本文认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提高到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现状的程度,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还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一)必须改变教学理念
   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一般由公办院校退休教师和新毕业不久的本科或研究生所组成,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基本上都是承袭了公办院校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根本,教学的中心工作就是以教师主体进行灌输知识的活动。认为当前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素质低、认识低,需要引导,需要灌输,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更是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以“培养……,塑造……” 等为主要教学范式而进行教学活动。在这里,突出了教师的中心作用,学生被当做客体,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想做到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艺术,强调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极其重要性,就必须首先在教师思想中在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完成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面对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从学生角度(心理、思维习惯等)去思考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出适应于学生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二)必须提高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
   教师是教学艺术创新的主体,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是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第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思想相对复杂一些,民办高校的校园环境也有其特殊性,所以民办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非常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在所采用的各种教学艺术表达中站稳立场,从而避免只顾学生兴趣,不顾原则立场的事情发生,也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做到富有爱心,热爱学生、热爱真理。第二,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实践证明,当代思政课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善于运用强大的逻辑力量,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创新出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形式,才能适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特点,使学生感到信服,愿意接受教师所传导的内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我们,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约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三)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艺术生成与运用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受两个条件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理论水平,一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水平是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同样,若缺乏教学艺术水平,即使理论水平很高,也不能有效实施教学,更谈不上教学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认为,艺术水平是制约教学吸引力的瓶颈。就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现状而言,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具体的技能方面主要应从如下几点着力:第一,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不管什么样的思想,都必须穿上语言的衣裳才能表达出来。好的思想再穿上好的衣裳将使其更具魅力,更富吸引力。思政课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教育人、改造人,因此,除必须用科学理论感动人、打动人外,还必须有效地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带着对真理、对教育事业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去讲课,才能做到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使之情声并茂,相互交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注意教学形象的艺术性。教学形象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的外在表现。教师形象主要通过对学生视觉器官的刺激来参与、影响教学过程,形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的效果。在讲台上,教师应做到精神饱满、态度严肃、面孔慈善、姿态端正、举止大方、手势得当,以一种既沉稳又不失生机和活力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会强有力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若教师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真诚投入,就很难有好的教学形象。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若对说讲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热爱,或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缺乏了解和信心,他就不能以高度的热情、良好的形象去授课,相反他那种不良的态度会直接传染给学生,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做不到这一点,就难为人师。第三,注意启发思维的艺术性。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所谓启发思维,就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善于思考,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运用好启发的艺术, 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等等。只有了解了学生,才知道怎样去启发他们。其次,贯彻精讲多思原则。教师应熟练掌握整个教材的体系,又能把握重点、难点,通过少而精的讲授,使学生把握住教材内容的实质。若讲得太多,平均使用力量,就会使学生在概念原理中兜圈子,没有时间去思考,起不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再次,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才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若教师居高临下,板起面孔,独断专行,使师生关系紧张,启发思维就无法实现,甚至连正常的教学也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如何沟通好师生的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本身就是值得注意和探讨的艺术性问题。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方面和环节都涉及艺术性。
  
  [责任编辑:杜红艳]
  

推荐访问:重要途径 课教学 改善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