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参与国际化能力】怎么融入5G产业链

  3月5日,成都高新区召开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研究成都高新区在成都市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中的使命、责任和措施。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全面开展了加快国际化进程思想再解放大讨论,为成都高新区应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在更大程度、更广领域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区域参与国际化能力,打造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聚集共识,形成合力。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主持会议并讲话。成都市长助理、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成都高新区工委中心组各成员出席会议。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成都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功培育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2006年以来,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单位。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综合实力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名第二,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排名第三。
  在成都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引领区域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的代表性产业。在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加速转移的背景下,依托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相关产业要素优势,成都高新区吸引了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联想、富士康、摩托罗拉、康宁、住友、西门子、阿尔卡特、微软、爱立信、日立、日本电报电话(NTT)、友尼森、NOKIA、MPS、林德集团、日本富士通、Symantec等10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截至2011年末,落户成都高新区的外资企业已达900多家。2011年,新引进重大项目44个,新增世界500强企业6家,实现到位外资11.97亿美元,增长32.76%;实现外贸出口116.1亿美元,增长222.5%。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184.5亿美元,增长108.7%,占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8%,居中西部海关特殊监管区
  首位。
  事实上,成都高新区一直致力于实现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通过积极参与产业的国际化分工,不仅加快了成都高新区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而且使其内生式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成都本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入到国际产业的大循环中。而在这一过程中,成都高新区既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链,又形成了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吸引着全球高端产业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入”。截至2011年底,成都高新区建立了面积超过110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器载体,常年保持在孵企业1 80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1 000多家,聚集高新技术企业563家;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 000余人,其中海归博士超过500人,留学人员和博士创业企业420家,累计已有省“百人计划”入选者39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名,成为国内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作为肩负创新使命和引领区域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级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开展加快国际化进程思想再解放大讨论活动,一方面是总结国家高新区20年发展成效和经验,开启发展新征程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认清成都高新区在成都市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中的使命、责任和路径的现实需求。我们将通过这次学习和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树立开放理念,营造开放环境,完善开放机制,提升开放水平,提升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的能力,通过产业的国际化带动区域的国际化”,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表示。
  据悉,未来几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标准,紧紧围绕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努力在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天府新区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继续大力“引进来”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内生增长,着力在开放环境下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大力推动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涵盖载体、平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聚集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和加快成都的国际化进程。
  
  (来源:腾讯大成网)

推荐访问:成都 产业链 高新区 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