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艺队现状 深入基层做好农村文艺辅导工作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群文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为繁荣农村文艺事业做好辅导工作。
  关键词:深入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辅导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文艺活动也空前繁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但是,农村文化真正的投入应该注重什么?靠蜻蜒点水式的“送文化”,杯水车薪的“文化下乡”活动,显然解决不了农民的文化饥渴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即通过基层文化馆、站的文艺辅导工作,留住农村文化之根,播洒群众文化之“种”,培育乡土文化之花,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下面笔者谈谈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群文工作者应当如何组织和辅导农村文艺工作。
  一、立足农村实际,做好群众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于此同时,农村群众文化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产生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农村群众文化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在普及推广上下功夫,这就是我们当今在农村开展文艺辅导工作的立足点。目前,农村群众文化状况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一,在年龄结构上,年轻农民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强,但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而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季节性。长年留守在家中的以中老年群体和孩子居多,老年农民多数几近“艺盲”,而现在学校艺术教育跟不上趟,又让农村文艺骨干队伍青黄不接。其二,从地域特点上看,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又高于偏远地区、山区和不发达地区。其三,从文化底蕴的不同也可以看出,有的地区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丰富,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天生”能歌善舞,而有些地区特别是城郊农村,土生土长的传统文艺活动比较少,农民群众也“不习惯”于“说歌便歌”“说舞便舞”,他们的文艺骨干、文艺队伍大多是靠“培养”出来的。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农村最需要的是基础工作,改变农村文化的落后状况,培训辅导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播种”的工作。
  1.抓住基础辅导和培训。艺术的启蒙、普及切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把握简单、易学、好记、大众化的原则,文化馆应着重推广一些普及性强、参于面广、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项目,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艺术队伍中来。
  2.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民的经济条件毕竟不如城市,普及性工作不应增加农民负担,公益性文化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3.关注特殊群体。重点关注农村中的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他们提供特殊服务,让“一老一小”成为农村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室里的常客,逐步培养观众,培训人才,培育农民的文化艺术兴趣。
  4.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繁荣农村文艺事业,农民既是受益者,同时也是主要的实践者。加大文艺宣传力度,使农民认清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改变各类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参与办节,把各类节庆活动办成农民的节日。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学校、企业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提高他们参与各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真正在农村文艺生活中唱主角。
  综上所述,立足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开展文艺辅导工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推广上,精心培育扎根乡土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留住农村文化之根,对于农村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历史责任。
  二、组织农村文艺作品创作,开展农村文艺活动
  1.精心组织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
  认真做好文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近远期创作规划。规划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努力使发展农村文艺事业与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结合起来;与培育健康文明社会风尚结合起来;与挖掘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扩大农民文化消费,开发农村文化市场结合起来。重点组织好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小品和舞台剧等创作工作,力争每年有一批专业作品奉献给农民。发挥各级文艺团体的作用,积极推动群众性文艺创作,并定期组织全县农村题材的小戏、小品汇演。
  2.广泛开展农村文艺活动
  文化馆应当按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就近、方便、经常”的要求,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注重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面和内容的丰富性。结合“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载体,鼓励城乡、镇乡之间开展文化活动交流,组织适当形式、范围的文艺调演、汇演,贴近农民,广泛参与,文体结合,人人享受,推进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和文艺水平的提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文体活动,整合企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良性互动。
  三、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村文艺辅导机制
  毋庸置疑,在农村开展培训辅导工作较之城市要艰苦、复杂、困难得多,能不能深入持久,“便捷长效”,是能否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状况的关键。
  1.要有坚持不懈的理念。农村群众文化的培训辅导工作是一项长久的艺术传播工程,最忌讳短期行为。农民企盼“长流水不断线”地得到艺术行家的指点,不断帮助农村企划活动阵地、活动内容,帮助文艺队伍提高艺术素质,补充艺术人才,掌握艺术知识,增进艺术技能。而居高临下、一曝十寒、蜻蜓点水似的仅完成辅导任务而已,对农村文艺队伍的发展和生存都是致命的。
  2.农村文艺辅导者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为农村服务说到容易做到难,深入农村的辅导者们不但要精通业务,一专多能,还要有热爱农村群文辅导工作的吃苦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有体能、有经验。你的辅导教学要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你的受众广泛,非爱心不能坚持,非坚持不能收到长效。
  3.建立长期有效的辅导制度。这是双向的:其一,文化机构建立文艺辅导制度,配套相应的政策条件,以此来保障、激励辅导者为农村为农民服务。辅导者真正地深入下去,才能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其二,逐步构建文艺辅导网络。不仅有艺术馆、文化馆等的辅导老师,还着力培养一批基层辅导员,群众称之为“助教”。他们产生于文艺骨干之中,比之又更进一步,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辅导者。农民有居住分散,不易集中的困难,更需要“小老师”“助教”方便快速不间断的补充,符合中央“便捷长效”的原则。
  实践证明,农村文艺辅导工作只有坚持了便捷、长效的原则,才能使文艺辅导更有针对性,更具有生命力,才能把群众文化之“种”真正洒下去,培养一支支永远不走的、水平越来越高的农村文艺队伍。
  伟大的时代、讴歌伟大的人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赋予了文艺工作者光荣的责任与使命,当前,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文艺工作的形势,摆正位置、找准差距,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抓好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需要有耐性、有毅力,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脚踏实地、勤奋耕耘,搭建社会平台,做好农村文艺辅导工作,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推荐访问:深入基层 文艺 辅导 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