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方式的关联性和迁移性]关联性思维

  数学问题的呈现方式有多样化,不管是哪一种的呈现方式都离不开知识本身,更离不开学生,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趣味性而确定,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呈现适合学生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聚集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如何才能发挥问题呈现方式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的呈现要根据教学知识本身而确定。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计算教学,概念及性质教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制图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等。根据以上不同的教学内容,问题呈现方式的类型也就不同,不能普遍采用单一的问答式。要呈现好的数学问题,必须要认真解读教材,在关键处设问,一般而言,教材的关键处体现在这些方面:(1)知识的形成处。主要体现知识产生、发展等能体现知识“来时路”的内容。(2)知识的关键处。主要指那些对全课的知识、方法、思想等具有统领,总结作用的内容。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整理计算法则之后,可以以向学生提问:“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相同点:○1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从低位算起。不同点:对位的方法不同。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通过计算法则的总结对比,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发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3)学生认知的矛盾处。主要指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形成一定“冲突”,让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这往往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如学习《负数》之前学生一直把0当没有,而本课居然还有比0更小的数,学生就产生了“怎么会有比0还小的数呢”的思想困惑,针对这一思维矛盾,教师可以设问:“0”表示什么?并组织大家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确定。
  同样的一个问题,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正确估计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如在教学利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例题是: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是多少千克?因为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开始上五(1)班时,我高估了学生的学习水平,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完成,全班只有两三个学生能独立完成,多数学生都不懂用什么方法来解,采用小组讨论来解决,多数学生也不懂得怎样讨论,问题出现了僵局。后来我把例题甩开成了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即小燕家养的3头奶牛1天产奶量是31.5千克,每头一天的产奶是多少千克?(2)张燕家养的1头奶牛7天的产奶量是73.5千克,每头一天的产奶是多少千克?上面这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全班学生都会做,然后我再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完成,全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并能说出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呈现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故而问题是高效的。
  三、问题的呈现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关联性而确定。
  通过情境的的创设,借助新旧知识的关联和数学知识自身的规律挖掘,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思考,进而形成主体的思维,实现数学思想的迁移,起到“由此及彼”的关联效应和“举一反三”的迁移效果。
  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扩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可先检查5的乘法口诀,然后提出问题:“在5的乘法口诀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能体现同类事物的特征,使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并运用这一规律推导出6――9的所有乘法口诀。
  四、问题的呈现要根据知识的迁移性而确定。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等各方面。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思路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样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稍复杂的方程”例1时,我出示例题后。
  师:观察主题图,同学们能获取什么信息?
  生1:这幅图上是几名男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
  生2:我观察到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皮都是六边形的。
  生3:我还知道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师:同学们都很细心,观察得非常仔细。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么解决黑色皮共有多少块?
  让学生分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是根据信息得到这样一个等量关系式: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然后求X。
  生2:我们还可以根据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这个等量关系式把黑色皮块数看成X,列方程:2X-4=20。
  师:我们同学很善于动脑筋,运用我们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了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列出了比较复杂的方程,但是这些方程怎样解答呢?
  我就是这样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关键的环节充分放手,调动学生在已有的解简易方程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稍复杂方程的解决。一个迁移过程完成,要求在利用相关旧知识时,要认真寻找它与新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去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五、问题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确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课堂提问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问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20×3等于多少”时,教师首先创设了小猴要建房子,请邻居大象搬运木头的情境。“一只大象搬20根木头,那么3只大象搬了多少呢?”这样,学生不是去想抽象的20×3等于多少,而是想20根木头和3只大象,这些数字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从而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快乐兴奋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之中。
  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讲了一个充满趣味的“猴妈妈分饼”的故事,“一天,猴妈妈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门吃,她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给了大猴子1份。二猴子看见了,嚷着说:‘一份太少了,我要2份。’于是,猴妈妈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份,给了二猴子2份。三猴子一看,急着说:‘我最小,我要三份。’猴妈妈听了,便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份,给了三猴3份……”当学生被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及时设问,大猴子,二猴子,三猴子,哪个分得比较多?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操作思考、交流、探索、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学生精神愉悦,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享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挥问题呈现方式的功能,通过精心设问,科学发问,智慧理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推荐访问:迁移性 关联性 呈现 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