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实施学生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合一的特点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充分践行学生主体性原则,具体方式是 “专题讨论―让学生‘思’起来”、“分组竞赛式演讲―让学生‘说’出来”、“社会实践――让学生‘动’起来”、“写史料观后感―让学生‘感’进去”。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实施学生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合一的特点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须充分践行学生主体性原则,具体方式是 “专题讨论―让学生‘思’起来”、“分组竞赛式演讲―让学生‘说’出来”、“社会实践――让学生‘动’起来”、“写史料观后感―让学生‘感’进去”。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主体性原则;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主体性原则;思考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纲要》教学如何通过实施学生主体性原则提高教学效果,这是需要《纲要》课教师深入思考和不断践行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纲要》教学如何通过实施学生主体性原则提高教学效果,这是需要《纲要》课教师深入思考和不断践行的问题。
   一、《纲要》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纲要》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在学生中就《纲要》教学的相关问题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大学里开设《纲要》课“很必要”和“必要”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55.6%;“很喜欢”、“喜欢”和“比较喜欢”《纲要》课的学生占49.7%;认为“学生应该多参与《纲要》课教学过程”的占67.9%;学了《纲要》课后认为“自己知识比以前有所增加、认识比以前有所提高”的占56.4%。在就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很多学生认为,《纲要》中大部分内容或是在中学已经涉猎过,或是因为是常识而已经有所知,如果仅仅是再听老师讲一遍,就没什么意思了。
   笔者曾在学生中就《纲要》教学的相关问题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大学里开设《纲要》课“很必要”和“必要”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55.6%;“很喜欢”、“喜欢”和“比较喜欢”《纲要》课的学生占49.7%;认为“学生应该多参与《纲要》课教学过程”的占67.9%;学了《纲要》课后认为“自己知识比以前有所增加、认识比以前有所提高”的占56.4%。在就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很多学生认为,《纲要》中大部分内容或是在中学已经涉猎过,或是因为是常识而已经有所知,如果仅仅是再听老师讲一遍,就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上,《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已经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注意。有的教师认为是内容问题,认为《纲要》中内容很多学生已经很熟悉,有的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偏于抽象和空泛”[1],因此,把改革重点放到教学内容改革上,基本形式是进行专题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是老师“讲”的问题,因而,把改革的着眼点放到了教师“讲”上,要求“提高精彩教学能力,养成精彩教学素质,建造精彩课堂”[2],因此出现了很多教师“我教故我在”的“‘井喷式’的‘自我表演’” [3]。
   事实上,《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已经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注意。有的教师认为是内容问题,认为《纲要》中内容很多学生已经很熟悉,有的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偏于抽象和空泛”[1],因此,把改革重点放到教学内容改革上,基本形式是进行专题教学;还有的教师认为《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是老师“讲”的问题,因而,把改革的着眼点放到了教师“讲”上,要求“提高精彩教学能力,养成精彩教学素质,建造精彩课堂”[2],因此出现了很多教师“我教故我在”的“‘井喷式’的‘自我表演’” [3]。
   但仔细分析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到,《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内容“抽象和空泛”或学生已经熟知了很多的问题,也不是教师讲的不精彩的问题,而是教学组织方式问题,是老师过于唱“独角戏”的问题。是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感觉,上《纲要》课无非是在重复听一遍自己已经知道了的史实,因而喜欢不起来,觉得没必要,收获也不大。
   但仔细分析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到,《纲要》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内容“抽象和空泛”或学生已经熟知了很多的问题,也不是教师讲的不精彩的问题,而是教学组织方式问题,是老师过于唱“独角戏”的问题。是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感觉,上《纲要》课无非是在重复听一遍自己已经知道了的史实,因而喜欢不起来,觉得没必要,收获也不大。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加工信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表面看到的来源于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传授或相关人物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意味着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主动建构知识,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加工信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该作出更多的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去。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表面看到的来源于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传授或相关人物的帮助,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意味着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主动建构知识,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4]
   教育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中小学生有了很大增强,在学习时往往喜欢独自钻研,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另外,大学生由于年龄增长、阅历提升以及心理的日趋成熟,对自我意识的关注也更为强烈,在学习上,他们已具备了自我探究的基础和能力,并对此充满了渴望。
   教育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中小学生有了很大增强,在学习时往往喜欢独自钻研,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另外,大学生由于年龄增长、阅历提升以及心理的日趋成熟,对自我意识的关注也更为强烈,在学习上,他们已具备了自我探究的基础和能力,并对此充满了渴望。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可以一定程度地解释《纲要》教学中出现的现状和问题。《纲要》课程的教学可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更新颖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启动学生的学习心智,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可以一定程度地解释《纲要》教学中出现的现状和问题。《纲要》课程的教学可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更新颖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启动学生的学习心智,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纲要》教学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实践
   三、《纲要》教学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实践
   《纲要》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实践教学” 、“写史料观看感”是其中很有效的方法。
   《纲要》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实践教学” 、“写史料观看感”是其中很有效的方法。
   (一)专题讨论――让学生“思”起来
   (一)专题讨论――让学生“思”起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而不思则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这些教学思想,都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起来的重要性,而组织专题讨论是让学生“思”起来的最好办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而不思则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这些教学思想,都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思”起来的重要性,而组织专题讨论是让学生“思”起来的最好办法。
   《纲要》教学非常适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对近现代史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所处的认知状态是大体懂一些,但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刻。特别是当前网络开放、认知多元化的的背景下,他们对很多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性质、意义往往存在模糊甚至是相反的认识。如果学生只是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那么,他们最多可以为老师的精彩演讲和精美课件所吸引、所打动,但他们内心可能存在的疑惑或误解却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组织专题讨论,可以使学生把自己可能存在的疑惑或误解表达出来,然后通过讨论甚至是争论,通过自己积极地思考,使这些疑惑或误解及时得到沟通,得到澄清,得到解决。
   《纲要》教学非常适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对近现代史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所处的认知状态是大体懂一些,但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刻。特别是当前网络开放、认知多元化的的背景下,他们对很多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性质、意义往往存在模糊甚至是相反的认识。如果学生只是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那么,他们最多可以为老师的精彩演讲和精美课件所吸引、所打动,但他们内心可能存在的疑惑或误解却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组织专题讨论,可以使学生把自己可能存在的疑惑或误解表达出来,然后通过讨论甚至是争论,通过自己积极地思考,使这些疑惑或误解及时得到沟通,得到澄清,得到解决。
   专题讨论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它不仅关乎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热情程度,还直接关乎讨论的意义和目的。专题讨论内容应该是《纲要》相关章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由老师在精讲后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比如在讲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可以留讨论专题: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是文明还是灾难?在讲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时,可以留讨论专题: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是否能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等等。讨论专题也可以向同学们征集,如在讲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通过与同学们讨论沟通,可以凝练出讨论专题: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是正在西化?等等。
   专题讨论内容的选择很重要,它不仅关乎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热情程度,还直接关乎讨论的意义和目的。专题讨论内容应该是《纲要》相关章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由老师在精讲后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比如在讲授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可以留讨论专题: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是文明还是灾难?在讲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时,可以留讨论专题: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是否能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等等。讨论专题也可以向同学们征集,如在讲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通过与同学们讨论沟通,可以凝练出讨论专题:中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是正在西化?等等。
   专题讨论最好是分组进行。对老师布置的讨论题,先由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每组代表发完言后,其他同学们可以与该组代表进行交流和沟通,然后再由老师进行小结。
   专题讨论最好是分组进行。对老师布置的讨论题,先由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每组代表发完言后,其他同学们可以与该组代表进行交流和沟通,然后再由老师进行小结。
   (二)分组竞赛式演讲――让学生“说”出来
   (二)分组竞赛式演讲――让学生“说”出来
   演讲是青年学生非常喜欢的表达方式,《纲要》的内容又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演讲来诠释和学习。准备演讲,首先要进行主题筛选,然后就是内容选择,再后就是演讲稿书写,最后才是激情四溢的讲台展示。在这些准备和展示过程中,《纲要》内容得到强化,《纲要》主旨得到深化,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主动性得到调动,创新性得到锻炼,思想和热情得到升华,倾听演讲的同学的情感也同步得到感染,《纲要》的教学效果因而得到有效提高。
   演讲是青年学生非常喜欢的表达方式,《纲要》的内容又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演讲来诠释和学习。准备演讲,首先要进行主题筛选,然后就是内容选择,再后就是演讲稿书写,最后才是激情四溢的讲台展示。在这些准备和展示过程中,《纲要》内容得到强化,《纲要》主旨得到深化,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主动性得到调动,创新性得到锻炼,思想和热情得到升华,倾听演讲的同学的情感也同步得到感染,《纲要》的教学效果因而得到有效提高。
   演讲的主题和内容要围绕教学难点和重点来进行,比如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同学们针对上篇的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内容来组织一次演讲。演讲内容可以宽泛一些,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是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可以一人上台,也可以多人同台;可以脱稿演讲,也可以结合自己制作的精美课件进行演讲。
   演讲的主题和内容要围绕教学难点和重点来进行,比如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同学们针对上篇的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内容来组织一次演讲。演讲内容可以宽泛一些,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是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可以一人上台,也可以多人同台;可以脱稿演讲,也可以结合自己制作的精美课件进行演讲。
   演讲最好采取分组竞赛方式进行。分组可以发挥集体智慧,还可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观念。“竞赛式”则可以提高精彩程度,强化演讲效果。
   演讲最好采取分组竞赛方式进行。分组可以发挥集体智慧,还可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观念。“竞赛式”则可以提高精彩程度,强化演讲效果。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动”起来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动”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老师的讲解多么动听,无论同学们的讨论和演讲多么热烈和精彩,这些还都是“纸上得来”的东西,要使同学们对《纲要》内容的体会更深刻,还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适当的“躬行”―社会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老师的讲解多么动听,无论同学们的讨论和演讲多么热烈和精彩,这些还都是“纸上得来”的东西,要使同学们对《纲要》内容的体会更深刻,还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适当的“躬行”―社会实践。

存入我的阅览室    《纲要》共有十章内容,社会实践可以围绕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进行。既可以组织同学们到虎门炮台、大沽炮台、圆明园遗址、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等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地点去凭吊、纪念,以此感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这八十年的“风云变幻”,也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访谈老红军、老八路,去拜谒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各地烈士陵园,亲自去倾听、去考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的“翻天覆地”,还可以号召同学们,或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实地考察,或找自己的祖辈、父辈去真实地了解,亲自去见证、去体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国家60多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史征程”。    《纲要》共有十章内容,社会实践可以围绕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进行。既可以组织同学们到虎门炮台、大沽炮台、圆明园遗址、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等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地点去凭吊、纪念,以此感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这八十年的“风云变幻”,也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访谈老红军、老八路,去拜谒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各地烈士陵园,亲自去倾听、去考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的“翻天覆地”,还可以号召同学们,或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实地考察,或找自己的祖辈、父辈去真实地了解,亲自去见证、去体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国家60多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史征程”。
   社会实践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个人独自进行。实践结束要书写实践报告,真实地记录和汇报社会实践过程和心得。这样,同学们在亲临其境的感染之后可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精神,收获“躬行”之后的“绝知此事”。
   社会实践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个人独自进行。实践结束要书写实践报告,真实地记录和汇报社会实践过程和心得。这样,同学们在亲临其境的感染之后可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精神,收获“躬行”之后的“绝知此事”。
   (四)写史料观看感――让学生“感”进去
   (四)写史料观看感――让学生“感”进去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一些史料性视频材料,指导学生在课下读一些原著或纪实性、报告文学性的近现代史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视频资料最好是纪实性的而不是影视性的。比如可以播放《圆明园劫难》、《风云旅顺口》视频,而不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电影。图书资料也最好是原著或那些纪实性的材料,比如在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经典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一些史料性视频材料,指导学生在课下读一些原著或纪实性、报告文学性的近现代史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视频资料最好是纪实性的而不是影视性的。比如可以播放《圆明园劫难》、《风云旅顺口》视频,而不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电影。图书资料也最好是原著或那些纪实性的材料,比如在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经典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
   无论是课上适时播放视频资料,还是要求同学们课下阅读原著或纪实史料,都要要求同学们及时写出心理感受。写观后感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升华爱国情感的过程,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无论是课上适时播放视频资料,还是要求同学们课下阅读原著或纪实史料,都要要求同学们及时写出心理感受。写观后感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升华爱国情感的过程,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四、《纲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践行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纲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践行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学生讨论什么,演讲什么,实践什么,收看什么,在总体上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切忌教师讲的过多而留给学生的环节太少,也切忌放给学生的太多而老师精讲、点拨的不够。总的说来,老师的主导就是掌握好大的方向,诠释好大的主题,讲清楚大的脉络,解释好关键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则是让学生围绕老师的主导,主动地思考、实践、感受和表达。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学生讨论什么,演讲什么,实践什么,收看什么,在总体上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切忌教师讲的过多而留给学生的环节太少,也切忌放给学生的太多而老师精讲、点拨的不够。总的说来,老师的主导就是掌握好大的方向,诠释好大的主题,讲清楚大的脉络,解释好关键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则是让学生围绕老师的主导,主动地思考、实践、感受和表达。
   在组织同学们进行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时,教师的点评和小结是点睛之笔,异常重要。点评时要多给同学们激励和鼓励,同时要对学生可能偏激的观点及时进行纠正。小结时则要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述有力、收放自然。
   在组织同学们进行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时,教师的点评和小结是点睛之笔,异常重要。点评时要多给同学们激励和鼓励,同时要对学生可能偏激的观点及时进行纠正。小结时则要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述有力、收放自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刘永志、王媚.选好教师努力着眼点,建造思政课精彩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1][2]刘永志、王媚.选好教师努力着眼点,建造思政课精彩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孙仁歌.以创新思维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定势套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孙仁歌.以创新思维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定势套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4]杨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贯彻[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
   [4]杨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贯彻[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存入我的阅览室    《纲要》共有十章内容,社会实践可以围绕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进行。既可以组织同学们到虎门炮台、大沽炮台、圆明园遗址、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等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地点去凭吊、纪念,以此感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这八十年的“风云变幻”,也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访谈老红军、老八路,去拜谒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各地烈士陵园,亲自去倾听、去考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的“翻天覆地”,还可以号召同学们,或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实地考察,或找自己的祖辈、父辈去真实地了解,亲自去见证、去体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国家60多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史征程”。    《纲要》共有十章内容,社会实践可以围绕其中任何一部分内容进行。既可以组织同学们到虎门炮台、大沽炮台、圆明园遗址、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等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地点去凭吊、纪念,以此感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这八十年的“风云变幻”,也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访谈老红军、老八路,去拜谒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各地烈士陵园,亲自去倾听、去考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的“翻天覆地”,还可以号召同学们,或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实地考察,或找自己的祖辈、父辈去真实地了解,亲自去见证、去体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国家60多年来所走过的“辉煌历史征程”。
   社会实践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也可以个人独自进行。实践结束要书写实践报告,真实地记录和汇报社会实践过程和心得。这样,同学们在亲临其境的感染之后可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精神,收获“躬行”之后的“绝知此事”。个人独自进行。实践结束要书写实践报告,真实地记录和汇报社会实践过程和心得。这样,同学们在亲临其境的感染之后可以升华自己的认识和精神,收获“躬行”之后的“绝知此事”。
   (四)写史料观看感――让学生“感”进去
   (四)写史料观看感――让学生“感”进去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一些史料性视频材料,指导学生在课下读一些原著或纪实性、报告文学性的近现代史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视频资料最好是纪实性的而不是影视性的。比如可以播放《圆明园劫难》、《风云旅顺口》视频,而不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电影。图书资料也最好是原著或那些纪实性的材料,比如在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经典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
   在《纲要》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一些史料性视频材料,指导学生在课下读一些原著或纪实性、报告文学性的近现代史资料是十分必要的。视频资料最好是纪实性的而不是影视性的。比如可以播放《圆明园劫难》、《风云旅顺口》视频,而不是播放《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电影。图书资料也最好是原著或那些纪实性的材料,比如在讲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可以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的经典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
   无论是课上适时播放视频资料,还是要求同学们课下阅读原著或纪实史料,都要要求同学们及时写出心理感受。写观后感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升华爱国情感的过程,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无论是课上适时播放视频资料,还是要求同学们课下阅读原著或纪实史料,都要要求同学们及时写出心理感受。写观后感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升华爱国情感的过程,就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四、《纲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践行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纲要》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原则践行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学生讨论什么,演讲什么,实践什么,收看什么,在总体上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切忌教师讲的过多而留给学生的环节太少,也切忌放给学生的太多而老师精讲、点拨的不够。总的说来,老师的主导就是掌握好大的方向,诠释好大的主题,讲清楚大的脉络,解释好关键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则是让学生围绕老师的主导,主动地思考、实践、感受和表达。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在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学生讨论什么,演讲什么,实践什么,收看什么,在总体上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切忌教师讲的过多而留给学生的环节太少,也切忌放给学生的太多而老师精讲、点拨的不够。总的说来,老师的主导就是掌握好大的方向,诠释好大的主题,讲清楚大的脉络,解释好关键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则是让学生围绕老师的主导,主动地思考、实践、感受和表达。
   在组织同学们进行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时,教师的点评和小结是点睛之笔,异常重要。点评时要多给同学们激励和鼓励,同时要对学生可能偏激的观点及时进行纠正。小结时则要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述有力、收放自然。
   在组织同学们进行专题讨论、分组竞赛式演讲时,教师的点评和小结是点睛之笔,异常重要。点评时要多给同学们激励和鼓励,同时要对学生可能偏激的观点及时进行纠正。小结时则要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述有力、收放自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刘永志、王媚.选好教师努力着眼点,建造思政课精彩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1][2]刘永志、王媚.选好教师努力着眼点,建造思政课精彩课堂[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孙仁歌.以创新思维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定势套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孙仁歌.以创新思维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定势套版[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4]杨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贯彻[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
   [4]杨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贯彻[J].网络财富・教育前沿,2010(1)。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近现代史 主体性 纲要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