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由课堂的主角到课堂的配角】

   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WTO之后面临的国际竞争和挑战,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教育。而传统教育与现今社会的种种不适应,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奠基工程的基础教育更是首当其冲。从2008年秋季开学,我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作为新课改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角色转换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时代呼唤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一)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
   我国教育有好的传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今天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出频繁、社会变革急剧的时代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积习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初衷。――奠定学生的基础学力,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重新审视教师的传统地位和作用
   以新课改为主体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正以它的先进性、深刻性和磅礴的气势冲击着传统知识教育的顽固堤防,力图重新创设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的扮演好其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教育空间的拓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角地位。
   教育空间和教育运作模式是一种特定的空间组合状态和运作方式,它的发展变化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知识存量相对较少、且相对稳定的历史背景下,教育空间愈封闭、施教场所愈固定、教师的中心地位愈强化,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学习社会的到来,大大拓展了教育的空间,打破了传统学校和课堂长期垄断的狭小天地,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受到打击。信息密集、快捷方便的远距离教学、虚拟学校、网络教育、使得人们受教育的场所和机会大大增加,并造就了众多的“无形教师”,使课堂上的有形教师受到挑战。
   (四)知识的骤增和息信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学中对知识的垄断地位。
   传统学校教育,教师处于对知识的垄断地位,许多知识面较广讲课效果较好的教师成了学生崇拜的偶像。而如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文本文字已不再是人类经验中的唯一存在形式,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
   (五)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地位。
   调整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对原培养目标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与此相适应的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重大调整。
   二、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角色定位
   (一)学生学习质疑的培养者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放下架子为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性课堂氛围。“学贵有疑“,引导学生生疑、解疑、释疑是一种自悟自得、自主学习的极富潜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进而达到促进学习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如果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质疑的培养者,是为了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教育目的和任务,那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则是教育最基本的立足点。
   任何教师或家长都毫无疑问的相信:动机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阶段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需要的不再是过去教师使用的老一套途径和方法。这需要识别学生未得到满足的需要,采用动机激发策略满足学生的需要,形成并实施动机激发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三)学生的交流者、合作者、引导者。
   作为交流者这个角色,教师应该在代表和确定学校气氛和文化的各种不同形式和环境中,与不同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包括学生――教师,教师――学生,教师――家长等,在此我们仅谈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作为合作者,不仅指学生合作,也指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将教学视为边互动的立体交流过程,而且特别强调生生互动的重要性,它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而避免传统教学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当着重指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个性;指导学生学会交往;指导学生学会生活;指导学生学会创造。
   (四)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知识是中性,毫无感情的,而教师讲述知识时伴有的热爱、着迷或是冷漠厌烦的情绪,却会传递给所有的学生,并使知识带上感情色彩,进而影响到学生与知识及学科的关系。学生是有感情的,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需要教师的关怀。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种错位的关怀: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关注的是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学业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又往往给予过多态度上的褒奖,忽视了对其学术潜力的挖掘。
   (五)终深从教的学习者
   过去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面对瞬息万变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教师要有的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眼,要不断有新水的补充。教师应是一个学习者并且要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方才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学什么?因所教学科而异。开卷有益,深入研究一两个领域,更能受益。
   教师角色是一个复合体,它综合体现于教师的道德、学识和行为之中,其角色特征并非像京剧角色中的生、旦、净、美、末、丑那样角色定位也是相对的,不同角色特征应服从和体现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整体设计之中。各种角色可以溶于一体,也可有所侧重,关键在于内涵和神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反思,才能掌握其精髓所在,完成教育的使命。

推荐访问:课堂 配角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