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传如何服务文化改革发展大局】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变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也作出了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在对外宣传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将外宣事业的发展繁荣置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谋篇布局,另一方面,又要以外宣事业的发展繁荣为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外宣发展与文化繁荣密不可分
  外宣事业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外宣事业的发展繁荣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题中之义,外宣工作满足的是社会公众关于自我群体形象塑造的特殊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国家形象塑造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外宣传事业的支持,投入力度增大已成为必然趋势。
  外宣事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最具有打动人的力量,文化外宣是所有外宣形式中最有效的形式,许多外宣活动,通常要靠组织或采购文化产品来提供内容,没有好的文化产品支撑,外宣活动不会有足够感染力。
  外宣事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都尤其需要改革创新精神,外宣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会创造出一些文化需求空间,外宣工作应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方法,尽可能引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手段,带动、整合更多社会资源,造就更大市场影响,做大“蛋糕”。当前,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转,改”,外宣也应该“走,转,改”:走,就是走出去;转,就是转观念;改,就是改方法。
  外宣事业的创新发展会反过来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外宣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渠道,我省外宣事业的发展会扩大贵州文化的影响,拓展贵州文化产品的市场,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成为文化产品生产改进、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拉动力。
  外宣发展要做好“四个服务”
  要为进一步发掘贵州文化资源蕴藏、增进贵州文化自觉服务。贵州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在过去,基于传统的一元文化中心论,外界对贵州文化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贵州是文化边缘地带、甚至没有文化。就连我们自己也缺乏文化自知和自觉,文化领域的“夜郎自小”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近年的努力,这种现象有了较大改变,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逐渐被发掘出来、文化魅力逐渐被人们认知,但是,要把深厚的资源最大限度加以发掘、释放,我们还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对外宣传工作要不断对外传播贵州文化的新发现,逆向拉动贵州文化资源的发掘。
  要为进一步培育贵州地域人文精神、提升贵州文化自信服务。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内振精神,外树形象”的要求,“内振精神”与“外树形象”相辅相成,“外树形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内振精神”的过程,一个地区和一个人一样,不能没有精、气、神,地域人文精神是地区形象的重要识别符号,环顾中外,凡是对外形象好的地区,其地域人文精神无不鲜明突出、其人民无不具有强烈文化自信。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对外宣传工作要通过外树贵州形象,为培育贵州时代精神出力。
  要为进一步塑造贵州新的文化形象、促进贵州文化自立服务。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一个题中之义,就是贵州文化必须有足够的影响力、贵州必须有良好的文化形象。文化形象是地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外界对贵州文化不闻不知,对贵州的文化偏见依然存在,“文化强省”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谋划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进一步推动对外宣传与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寓外宣于文化交流之中,不断提升贵州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树立起贵州良好的文化形象、使贵州文化卓然自立于中华地域文化之林。
  要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特色文化产业、推动贵州文化自强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意义地谈文化的影响力,常常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在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推动文化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才能逐渐扩大贵州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从美、目、韩等国的文化发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脉络,某种意义上,文化产业不强,就难说文化强,贵州的文化自强,必然包涵文化产业的自强,对外宣传工作必须通过服务贵州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文化产品生产与改进,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内容支撑、更具有打动人心的文化力量。
  外宣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键”
  把握好历史的眼光。文化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由人民群众逐渐创造、积淀下来的。贵州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省,2013年即将迎来建省600周年,“贵州文化”就是在这600年岁月里,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不断发扬创造的。包括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在内的贵州历史文化遗产,是贵州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财富,也是外宣事业服务贵州文化进一步发展繁荣的财富。思考外宣对贵州文化发展的服务,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要善于依托贵州600年历史乃至更长的历史背景、以历史的担当来做好相关工作。
  把握好多元的视角。一方水土一方人,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属性,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强烈的个性。不仅各少数民族文化如此,汉族文化亦如此,我们将自己的家乡称作“多彩贵州”,首先就是因为人文的多彩,贵州斑斓的“文化千岛”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极为典型;贵州作为“不一样的中国”的文化识别,正日益引起海内外关注。思考外宣对贵州文化发展的服务,必须突破传统的一元文化中心论,在贵州多元文化魅力的释放上做足文章。
  把握好开放的意识。贵州在相当长时期里地域封闭、对外交流较少,贵州的欠发达,与开放程度低直接相关,不扩大开放,贵州的发展没有出路。外宣事业是开放的事业,外宣部门是开放的前沿部门,对外宣传面对的是开放的外部世界,网络宣传管理面对的是开放的网络世界,新闻发布面对的是开放的媒体世界。没有对外宣传的对外开放和没有对外开放的对外宣传,都同样不可想象。外宣实践一再证明,凡是关起门来以封闭的思维和方法搞外宣,既费力效果又有限,只有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探索开放的规律,形成开放的思路,利用开放的平台和渠道,采取开放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做好这份开放的事业,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最好的营养,开放,文化则兴;封闭,文化则衰。外宣服务贵州文化发展,必须坚定地将“开放”两个字穿始终。
  把握好发展的思维。文化不是凝固的,她从历史中走来,立足现实,向未来走去,文化既是历史人创造的,也是当代人创造的。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求得发展,我们既要对历史保持足够敬畏、珍视历史赐予的文化遗产,也要探索创造属于当代贵州、并能留传后世的新文化财富,增添贵州文化“库存量”、“含金量”。固步自封,局促于历史的门槛,难以履行好外宣服务贵州文化发展的使命。
  (作者系省委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天明)

推荐访问:大局 改革发展 对外宣传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