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哥”丑闻】信春哥得永生

  温州商人林春平和林书豪是这段时间最红的两个林家人。不同在于,一个更红,而一个由红变黑。   两个多月前,林春平因为“在美国收购大西洋银行”一事,一夜间成为耀眼的明星,被浙江省和温州市的领导人在多个公开场合高调表扬。3月7日,有媒体揭穿了真相:美国没有大西洋银行,林春平也没有收购任何银行。面对新华社记者的质疑,林春平承认自己是“夸大”。于是,“明星企业家”迅速被“骗子”、“牛B客”的咒骂所淹没。
  林春平开“国际玩笑”之际,正是温州深陷民间借贷危机之时。有关温州商人的负面新闻充斥媒体。在此背景下,林春平被当做温州民间资本突围的标兵式人物来树立,用来提振浙商士气和地方经济的信誉。最终的结果,公信力的损伤沿着链条蔓延,温商群体、浙江政坛高官和国内外多家媒体都付出了代价。
  
  关于林春平的新闻风暴,始于《温州商报》上一则“豆腐块”广告。
  “中国春平集团、英属维尔京群岛春平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因收购美国某银行,需招聘高级翻译、银行高级经理、副行长各2名”。这则刊于2011年12月22日的《温州商报》的招聘启事,称应聘成功者可获得“年薪5万~20万美金”在美国银行工作的机会,“集团还将统一办理美国L1签证,3年后自动获得美国绿卡并可带家属”。银行行长、绿卡这些诱人的关键词刺激起了公众的兴奋。随后,1月5日的《温州商报》刊发了一篇类似内容的报道。后来,林春平还连续做了几期关于大米、牛皮之类的销售广告。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监管条例,企业或者机构如果在媒体刊登广告,必须出具相关身份或者资质证件。但一些媒体因为业务往来比较频繁,往往在操作过程中忽略这种备案的流程,把关不严。“而地方媒体在当地的公信力一般比较好。”这如同以媒体公信力给林春平的“壮举”做了背书。
  有关林春平的新汇丰联邦财团在美国特拉华州收购大西洋银行的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更多的记者蜂拥而至,报道连篇累牍。背书不断叠加,终于惊动政坛。在高利贷危机缠身的温州,林春平的“创举”契合了浙江地方政府对于温商产业转型和重塑金融形象的期许,因而被树为标兵。“温州有位企业家林春平,他收购了美国的一家银行,了不起!”正月初八举行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上,浙江省一位主要领导当众点名表扬林春平。来自省领导的权威评价更让外界深信不疑。第二天,“林春平买下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报道上了《浙江日报》头版。
  两天后,正月初十,温州市政府召集的首届“世界温商大会”上,温州市委主要领导盛赞林春平,“温州人号称中国的犹太人,现在温州人把犹太人的银行买下来了,说明温州人天生具有金融家的脑子”。
  在大会于当晚举行的千人招待晚宴上,自称“身高1米69,白酒可以喝一斤多”的林春平喝得满面通红,他穿梭在认识与不认识的官员和企业家中间,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大家都纷纷找他取经,请教是如何只花6000万美元就买下那家美国银行的。在此之前,有9名温商侨领欲收购意大利一家银行,但经过几轮谈判最终搁浅。“成功”先例,无疑点燃温州民间金融家们多年未圆的银行梦。
  随着省市领导的表扬,林春平的政治行情也迅速飙升。1月18日,一个多月前还默默无闻的林春平当选为温州市政协委员。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他这个名额是上头特批的”。“总算知道做名人的痛苦了。”林春平说这话时皱起眉头,但掩饰不住的微笑似乎告诉你他很享受这一切。
  
  然而仅仅两个月,事件便出现戏剧性的逆转。
  3月7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林春平所称的大西洋银行所在地美国特拉华州获得该州政府的回函。州政府确认:林春平的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在特拉华州没有金融牌照,不是银行。特拉华州也没有大西洋银行,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在注册地特拉华州没有资格从事银行业务。
  面对铁证如山的质疑,林春平最初表现淡定。他在电话中向我暗示有人造谣,“我已经报警了”。他语气诚恳,并交给我“英属维尔京群岛春平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和“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的两份注册证书。“这是我的商业机密,你自己看后,一定要保守承诺,切不可外泄。”他郑重其事地说。
  林的名片显示他兼任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的董事长。春平集团官方网站并宣称,集团下辖15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我们调查后发现,林春平的米业公司等一系列农业领域公司确实存在于温州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内。林春平也表示,农业是他多年的主业,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是他从事农业的主力公司。但记者在“信用浙江”网站上查询发现,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是2011年3月15日才注册成立的。也有一些名片上的企业在“信用浙江”上查询不到。
  “这个人你也相信?”一名自称对林春平知根知底的同乡人士称,林春平是温州瓯海区泽雅人,他当年出国是因为之前欠了当地朋友的巨额债务无力偿还。“他吹牛皮,无非是想借更多的钱。”这一说法,目前未得到林春平本人证实。
  针对这位“传奇”温商,关于他的经历和创富故事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演绎。
  1970年,林春平出生于温州泽雅镇山区。16岁跟随父亲到广西做皮革生意。他在三四个月内就学会了桂林方言。直到现在,林春平称自己会讲上百种方言和外语,这为他积累人脉资源带来了很大便利。《南方周末》文章说:春平集团至今流传着一种说法:有一次,一位国家领导人到加纳访问时,随行的翻译人员应付不来的当地土语,林春平却能交流自如。
  在关于自己早年创业史的描述中,林春平自称与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的儿子一同在新加坡留过学,并且是“同学兼室友”。经安南儿子的介绍,林春平去加纳做生意,并认识了非洲不少国家的领导。不到4年,往返广州和加纳,将10元的牛仔裤卖到10美元,林春平偿还了所有欠债。
  但网络资料显示,安南唯一的儿子毕业于英国一所大学,曾在瑞士读书,并无在新加坡留学的经历。
  今天,林春平已从明星变成笑柄。“温州宝贝”、“春哥”……当地人纷纷给他起各种调侃性的外号。温州当地无论官方还是商界,人们现在都将此事视为一桩“大丑闻”。但谈起这件事,大家又都显得眉飞色舞。“此人已经信誉扫地。”温州一名官方人士称,事实上这种未做先吹的现象在温州很常见。“问题是他这个吹得太离谱了,对外影响很坏,外界更加觉得温州商人都是吹牛的,不踏实。林春平事件给刚刚经历了高利贷危机的温商信誉雪上加霜。”
  林春平也尝试重新让外界相信他。3月13日,他在温州华侨饭店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坚称自己初始发布信息虽然“夸大了点”,但他确实在收购一家美国银行,只是尚未成功,并且“目前遇到了一点难处”。“我是个普通人,我今年的重心会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做转口贸易,修炼内功,收购海外银行一事并列跟进,给我一个机会吧……”但他一改前不久的侃侃而谈,对记者的提问均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回答。但显然地方政府已不肯再为他背书。而林春平3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受到“封杀”,当地舆情监管机构要求温州本地媒体一律不宣传,不报道。不过,温州市政协网显示,截至发稿时,林春平的名字仍然在第十届温州市政协委员的名单里。
  
  林春平:我承认夸大了事实
  
  我承认我收购的这个美国大西洋银行不是银行,但是这个名称翻译过来有金融控股集团的意思,我觉得就是银行的意思。我一直有在美国办银行的理想,现在我还在努力。
  
  我承认,我夸大了事实。用我们温州人的话说,就是货担还没挑,就开始叫卖了。或者是孩子还在娘胎里,就说已经生出来了。但我这不是骗。
  
  我觉得把在美国有企业这件事说得大一点,一可以提高我自己的社会地位;二在国外,可以跟美国的主流社会、金融精英接触,能够参加一些国际性的论坛,有利于自我发展;三今后如果温州发展民营银行,我有机会能够介入。我把没有的事说成有,这是有欠缺的。但在美国买银行的事,我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事情做成,让社会信任我。

推荐访问:丑闻 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