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城市化起步于18世界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结束了工场手工业de1生产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由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纵观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但是,总体发展趋势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呈现出慢—快—慢的特点,城市化初期发展缓慢,中期发展速度加快,后期发展速度又放慢,即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轨迹。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来看,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完成城市化的模式,也有拉美、日韩等国家在三、五十年内完成城市化的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是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一、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英国的工业化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18世纪早期,英国的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到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英国城市化是以发展轻工业为先导,进而带动能源、工矿、交通工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技术革新在棉纺织领域的展开,轻工城市率先异军突起;机器运转速度的加快、工厂制度的逐步建立,促进煤炭、冶金工业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能源和重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变革,则促进了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则是英国城市化的基本前提,19世纪中期,随着“圈地运动”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改进,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城市迅速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需要补充新的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英国的城市化为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模式,但是,其中也有沉重的教训,那就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粮食自给有余,还可以出口,到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贵族通过著名的“圈地运动”,以暴力形式强制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停滞不前,国内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不得不依赖从国外进口,农业发展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城市化的推进。
  二、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约的城市化——美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城市化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在不断调整中前进。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工业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某些城市一跃成为较大规模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在美国五大湖周围的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有机联系而完整的城市体系,并形成了制造业带。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缺、犯罪率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富有家庭离开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到郊区居住,建造属于自己的独立院落式低层住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广大中产阶级和普通居民也追随其后移居到郊区。在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上就表现为城市沿公路线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市的人口,也超过了非都市区的人口。郊区化给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不断融合。但是美国也为过度郊区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面对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以及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带来的种种问题,美国学者开始倡导“紧凑型”城市和城市理性增长(或称精明增长)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混合功能利用土地,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鼓励公共参与,通过限制、保护和协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理性增长是一种精心、科学规划过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保护农地、复兴城市已有社区、保持住房的可支付性、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它具有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的特点。
  三、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德国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时,往往是大城市得到优先发展,但随着大城市发展带来“城市病”,政府又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小城市的发展,甚至会限制人口和资金继续向大城市聚集。但是政府的这种事后干预往往收效甚微,而德国则是城市化一开始就注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代表。德国城市化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镇遍地开花,遍布全国各地。二是城市布局相对合理,全境内城市分布均衡,形成了一种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三是城乡差距小,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在德国既没有过度拥挤、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也没有破旧不堪的农村地区。除了柏林比较特殊,拥有340万人口以外,第二位的汉堡只有170万人口,第三位的慕尼黑只有119.46万人口。德国全国8200万人口中,几乎有1/3的居民生活在84个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里,而近4930万人生活在人口为2000至10万的小城镇里。
  四、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过度城市化——拉美国家
  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与西方国家接近,但经济发展水平是西方国家的1/10—1/20,城市发展质量很低,是典型的过度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商业贸易来推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城市贫民大量存在,上世纪90年代末,拉美地区每10个贫困人口就有6个住在城市;城市失业严重,2003年,城市公开失业率创10.7%的历史新高,城市失业总人数达到1670万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种社会问题凸现。城市管理无序,人口过度膨胀,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在此背景下,拉美国家出现了特殊的“逆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选择不同,拉美国家的逆城市化是一种低收入阶层被社会边缘化的无奈。由于移民数量不断增加和城市地价及生活费用的上涨,数量越来越多的低收入阶层从原来相对靠近市中心的简陋住所向城市周边地带转移,逐渐形成环绕城市的大片贫民区,造成“贫民窟包围城市”的特殊现象。   五、政府主导的快速城市化——日本和韩国
  作为后起发达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在短短的三、五十年内完成,其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日本一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处处可见政府的影子,特别是战后以来的半个世纪更为明显。首先,政府通过向工业部门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其次,政府通过对国土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二战以后,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土规划部门—国土厅,根据国土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对国土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保证全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使城市化的发展平稳推进。最后,日本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条例来保证城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在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诸如《国土综合开发法》等全国性的法律政策来引导国民对土地,特别是对城市中的土地进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另外,政府还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制定了一些如《九州地方开发法》和《四国地方开发法》等地方性的法律政策。在政府干预下,日本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日本的十大城市中有七个位于三大都市圈内,这里汇聚了全国近一半的人口。
  韩国也是典型的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在其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区域经济开发和规划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政府行政计划综合框架之内运行的。
  日本、韩国的快速城市化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是,政府过度干预的城市化造成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并引发交通拥堵、工业污染、地价飞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日本、韩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引导人口向都市圈、首都圈外分流,但是至今收效甚微。
  六、经验总结及启示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要相协调
  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既有同步城市化,也有过度城市化,还有滞后城市化。先行工业化国家如英法德大都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拉美、非洲国家则是过度城市化,而我国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为动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进程的城市化是畸形的,同样,滞后的城市化也是违背规律的。今天,我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同时我国也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一般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特殊体制转型交织在一起的“双重转型”过程。在如此特殊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相联系,而且同市场化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不仅要实现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实现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要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也要协调发展。
  (二)土地要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土地利用方式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和集约型城市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过了由集中到分散,并到集约的过程。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选择了集约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我国虽然幅员广阔,但是约60%的国土面积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开发。而且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可耕地少、人口分布不均匀、生态环境脆弱等国情条件下,必须吸取美国式的分散型城市化的教训。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走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三)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非均衡的城镇化模式
  按照区域布局区分,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有非均衡城市化和均衡城市化两种模式。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非均衡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阶段,由非均衡走向均衡则是各国城市化追求的目标。美国的城市化就是经历了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过程。目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我国区域差距明显,不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城镇化进程也不同。同时,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人口承载力也不同,决定了其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可能相同。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四类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人口状况,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非均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四)大中小城市要协调发展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来看,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各国城市化所追求的目标,只不过从发展历程来看,有的国家经过了优先发展大城市,再鼓励发展中小城市的曲折过程,有的国家则从城市化进程一开始就追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目标。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不同,在区域经济中是不能替代的。大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其影响可能是跨区域的或者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中等城市服务于整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起领头羊的作用。小城镇的功能则是服务广大农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各自的服务功能,且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避免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五)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要相结合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是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其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功能演进和城市产业分工多为市场选择和作用的结果。但是完全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政府应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引导,否则就会失控。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速度较快,甚至可以跳跃式进行,战后日本、韩国为了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城市化,均是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但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容易造成城市化偏差。因此,我国应当更多地借鉴西欧国家的政府调控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成功经验,既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注重政府的调控作用,尤其要重视规划的作用,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六)完善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发展
  国外城市化发展史表明,目前,都市圈或者说大都市连绵区等城市密集区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化的新的空间形态。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区,即由数千英里高速公路连接的绵延不断的数个大都市复合体。目前已成型的有三个: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十个州;中西部大湖区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太平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大都市区为主体,从北部的萨克拉门托向南一直延伸到圣迭戈。日本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以都市圈为主导的模式,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了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韩国则是形成了以首尔为核心的首都圈。西欧国家也出现了城市密集区,比较成型的如大伦敦地区、大巴黎地区等。在我国,对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官方统称为城市群。在信息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模式不仅仅是要顺应世界城市化的新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完善网络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道路。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

推荐访问:城市化 世界各国 启示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