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拟声词对比论文 [英汉拟声词对比探析]

  【摘 要】英汉拟声词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有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作用。充分了解这两种拟声词在各自语言中的特点和句法功能,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鉴赏能力,也可以对英汉翻译有所帮助。笔者通过举例,从结构、语音、句法功能、修辞功能等方面分析了英汉拟声词的异同。
  【关键词】拟声词;语音;修辞;句法功能
  拟声词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是人们直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是根据客观事物声音加上想象造出的词,但由于中西方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英汉拟声词在语音、句法功能、修辞功能等方面存在异同。
  1、英汉拟声词的语音结构
  拟声词(onomatopoeia) 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或状声词,源自希腊语ono rnatopoiia,意思是“造词”,指用语言的声音去模仿自然界的声响或人类活动的声音。它是在音和义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加强了语言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拟声词以音节的多少来分可有单音节拟声词、双音节拟声词和多音节拟声词三大类。单音节拟声词一般用来表示短促或突发的一次性的声音,英语如crack, pop;汉语如“啪”、“砰”。双音节拟声词一般用来表示两个短促相连的声音或两个重复相连的声音, 英语如ding-dong,flip-flap;汉语如“咯咯”、“嗒嗒”。多音节拟声词常用来表达连续不断的一连串声音。英、汉语多音节拟声词的音节一般来说都不超过4个,英语如rub-a-dub,hurly-burly;汉语如“轰隆隆”、“叮呤当啷”。
  英语和汉语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12种格式:A,AA,AB,ABB,AAB,AAA,AXB,ABCB,ABBB,AABB,ABCD,AXBC。有些格式同时存在于两种语言的拟声词中,有的格式只为一种语言独有。
  1)A式 英语如crash,rap。汉语如“哇”、“吱”。此式全是单音节拟声词, 在英语和汉语中均有十分丰富的表现。
  2)AA式 英语如puff-puff,pom-pom。汉语如“啾啾”、“隆隆”。以这种格式构成的拟声词在英、汉语中均相当多,在汉语中的数目尤其多。
  3)AB式英语如ping-pong,snip-snap。汉语如“当啷”、“扑哧”。这种格式的拟声词在英、汉语中也相当普遍。
  4)ABB式 英语如rat-tat-tat,tick-tack-tack。汉语如“蓬嚓嚓”、“哗啦啦”。这种格式的英语和汉语拟声词都常用,在汉语中似更普遍一些。
  5)AAB式汉语如“叮叮当”、“咚咚呛”。英语拟声词中似无此格式。
  6)AAA式英语如toot-toot-toot,clack-clack-clack。汉语如“咯咯咯”、“咚咚咚”。这种格式其实是AA式发展的结果。
  7)AXB式 英语如rub-a-dub,pit-a-pat。A和B间插入的音常见的是-a-,它作为衬音,起连系作用。汉语中的“僻哩叭”、“呜哩哇”中的“哩”作用类似。
  8)ABCB式英语如hurly-burly,hurry-scurry。由于某个辅音或元音的替换而造成了英语中的这种格式。汉语如“咭吱咯吱”、“嘟噜咕噜”。
  9)ABBB式英语如rat-tat-tat-tat,rat-ta-ta-ta。汉语如“哗啦啦啦”、“轰隆隆隆”。这种格式是ABB格式的发展和扩大。
  10)AABB式汉语如“唧唧喳喳”、“吱吱嘎嘎”。汉语中的这种格式的基础是AB式。英语中似无此格式的拟声词。
  11)ABCD式汉语如“乒零乓啷”、“叮铃咚隆”。这种格式多是双声叠韵关系相互间杂而成。英语中有这种拟声词如clickety-clack,但较少见。
  12)AXBC式汉语中的例子如“稀里哗啦”、“噼里啪啦”。这些词都嵌有一个起连系作用的“里”。这些拟声词都利用了叠韵关系。英语中似没有这类格式构成的拟声词。
  2、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对比
  由于自然界存在相同的事物, 以及英、汉民族对同一种声音的听觉感知和声音摹仿具有相似性, 使得英语和汉语拟声词的语音形式相同或相似,在这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不少在发音和所指意义上都十分接近的拟声词。例如,笑声英语中的拟声词是“ha-ha”,汉语中是“哈哈”;牛叫声在英语中用“moo”表示,在汉语中是“哞哞”。
  然而任何特定的语言中的拟声词都不是对自然界声音的简单录音和复制。拟声是某个民族根据他们的语言所固有的语言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声音进行一番改造加工的结果, 是某一特定语言与自然声音相结合的产物。各种语言音系结构、词汇形态各不相同,各民族对同一声音的听觉感知和模拟习惯也可能不尽一致,加之民族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不同语言中的拟声词在语音形式上就可能出现各种差别。例如,表示狗叫声英语是“bark”,汉语是“汪汪”;雷声是“rumble”,汉语里用的是“隆隆”。
  3、英汉拟声词的句法功能对比
  从句法功能上来看,除了都能作独立成分外,英语中拟声词和汉语的拟声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1)英语中的拟声词绝大多数作名词或动词。其中少数只作名词,特别是一些多音节复合词,如:drip-drop, ting-a-ling等;个别只作动词,如: pip/pole(小鸟等“唧唧喳喳”地叫)等;而大多数都有既可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因此,它们在句子中一般做主语、宾语或谓语。如:
  “What’s happening?” he muttered. (动词,作谓语) 。
  The bottle opened with a fizz. (名词,作宾语)。
  汉语的拟声词多半有形容词性质,在句子中常作状语、定语和补语。有时也作谓语,这些拟声词是描绘发生物体本身的声音,所以在口语里后面一般要加“的”字。
  2)由于多数英语拟声词可做动词,它们还可以有相应的分词形式,可做定语、状语或宾语补足语等,这是有别于汉语拟声词的另一个特点。英语拟声词还可以通过构词变化派生出相应的形容词或副词,如jingly(叮当响的);creamy(尖叫声的);shrill(y)(尖声的/地)等。   3)汉语拟声词最常见的是作状语,而英语拟声词有的可直接做状语,但并不多见,例如:
  (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4页)
  The car rolled bang into the telegraph pole.
  这车子“砰”的一声撞到了电线杆上。
  类似可直接作副词的拟声词还有pop,pit-a-pat等。
  4、英汉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对比
  作为模仿动作或事物声音所构成的词语,拟声词能够通过文字的音响的渲染来加强对声势和动态的描绘。英汉拟声词在各自的语言中有着很多相似的修辞功能,但是也各有其特殊性。
  4.1. 英语拟声词特有的修辞功能
  英语拟声词中存在着次要拟声词,它是相对于基本拟声词的概念来说的,指利用一个音素或音素组合成词,使人产生某种语义上的联想。次要拟声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形态类型上,如“-abble, -eer, fr-, tr-”等首连缀和词尾连缀的语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组成的词语如babble, gabble, jeer, trace等。这样的音素词缀出现在某个英语单词中就会很直观的使它的读者产生相关的联想。这种拟声词或说拟声元素的修辞效果是汉语中无法找到的。
  4.2. 汉语拟声词特有的修辞功能
  1)喻指抽象事物。汉语拟声词可以用来喻指一些抽象的事物,如能力、性格等。凭借拟声词本身的声感力量,把本来只能意会的事物更加直观化,从而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汉语常说的“穷得叮当响”就比“穷得不得了”更富有实感。
  2)艺术通感。人们有时会把一些本来没有声响的动作和状态也用拟声词赋予一种声音。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称这种方法为通感,或感觉转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人们时常借助拟声词,使听觉以外的各种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超越本身的局限,向听觉转移。例如,“心里扑通一怔”等。
  3)同音双关。汉语拟声词除了英语拟声词所具有的修辞功能以外,还有同音双关的作用,使语言显得风趣和俏皮。汉语拟声词的这种独特修辞功能在歇后语中表现尤为突出。如青蛙跳下水——“扑通”(不懂)。这些说法因为拟声词同音双关的作用而妙趣横生, 汉语拟声词的这些独特修辞功能在英语中没有。
  英汉拟声词修辞功能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 使得翻译中要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和艺术情境存在一定困难。这就要求译者对英汉拟声词修辞功能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酌情处理,以求更加准确到位的重现原文中拟声词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5、结束语
  不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拟声词都是非常丰富并且被广泛应用的。通过比较英汉拟声词在语音、句法功能及修辞功能上的差异, 能够加深我们对英汉两个语言体系的认识,拓宽我们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并提高我们对这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进而对指导翻译实践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海光增.从语音结构和修辞功能看英汉拟声词之异同[J].教学与管理,2008(1).
  [2]李顺群.拟声词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
  [3]刘新建.论英语拟声词及其翻译[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4]刘晔.英汉拟声词对比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5]庞林林.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4).

推荐访问:探析 英汉 拟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