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和“配角”的课堂角色转化 如何评价主角与配角

  信息技术学科有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在开始学这个学科时,都带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因此,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其不意合适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差异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对因学生的层次不同导致课堂效率的严重分化深有感触。例如,《信息的一般特征》这节课本来是一节理论课,没有课堂操作,学生如果被动地听讲和记忆,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我在上课时,先举一个与信息相关的事例(特种兵空降到一个原始森林中,需要携带哪三种物品,才能走出来?这个事例的目的是引出信息对于人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思维过于发散,说东说西就是说不到点上。因此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目的是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以优带差,共同得到提高。但在实际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个别小组不是集体研究,而是小组内自由组合,优找优,差找差,一块儿谈天说地,轻松自在。这些人其实是游离在课堂之外的,所以在分组时候要注意学生特点和层次,以便小组之间形成同层次的竞争氛围,而且我特别强调组长的作用,给小组安排一个好的领导也是很重要的。
  创设情境
  要想达到好效果,就要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情境,这基本上是所有教师的共识。
  在信息技术课堂里,教师设置的合理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我在讲《表格信息加工》时,把2011年德班全球气候大会上的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让学生去处理,并且提出设问:西方国家指责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要求中国关闭工厂,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学生进行了激烈地讨论,最后有学生提出,要计算人均排放量作为参考。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如果只计算总量对中国是不公平的。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求平均分、算总分、筛选不同等次的学生成绩等技巧,因此,从现实中启发学生带着疑惑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存在一些实际的问题,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定得太少或太易,则造成时间浪费,因此任务的确定是采用此教学法成败的关键。
  1.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在把握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水平、兴趣、年龄等特点和设计任务的原则,设计教学任务。其中,教师设计任务需要注意这样几点:①要有意思。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提出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创造空间。因此,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②要适当。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③要有重点。教师可以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给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把错了的地方改正过来,教师要强调知识点,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分析任务。一般来说,教师任务分析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突破口进入课堂,使知识点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3.完成任务及合适的评价。在《文本信息加工》这节课,我制定了一个任务,利用Word软件完成一个电子贺卡的制作,其中涵盖了文字、艺术字、图片、音乐等元素,基本上包含了这个知识点的所有操作性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我先让小组间互相评析作品,然后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由教师进行评析和点拨,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之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4.注意把握任务驱动的“度”。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难免会“被动”,但这不能成为教师和任务“驱使”的理由,教育的起点和终极目的都是学习者的“自主”和“自动”,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取而代之。
  兴趣导入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应该有所了解。他们有最新、最时尚的眼光,周杰伦、李宇春、Super Junior充斥了学生的MP3,即使我们非让他们听《小白杨》,他们也不会买账的。与其这样,不如对这种情况加以引导。
  在《信息加工概述》这一节中,我首先请学生观看了一段当时最火的电影片段《风声》,其中有一段是李冰冰扮演的特务破解密码的过程,这一段非常精彩,学生看完后意犹未尽,我适时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实例,分析信息加工的过程;然后分析一下,这种方式属于信息加工的哪种类型。学生通过看课本,相对照分析,一下就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也恰好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对课堂的回归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课题和挑战,方式是多样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成为导演,如果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就要用心去经营我们的课堂,从细节做起,全身心地导演好教学生活的每一天。

推荐访问:配角 转化 课堂 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