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浅谈高校班级自我管理新模式

  摘要:班级是组成高校整体的微小细胞,也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最小单位,班级管理是实现社会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载体,实现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本文尝试在班级管理中探寻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新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开展和落实的主体,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等学校 班级管理 自主管理 新模式
  班级管理是当今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有效管理和积极引导,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及时充分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以不断地摸索有效的学生管理方式。
  当前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四个主要环节:决策——为班级发展制定目标,为学生的成长指点方向;指导——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指导;协调——主要协调好干部之间、学生之间、任课老师之间、班与班之间等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班级;检查督促——通过督促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一些高校,学校在管理学生方式上实行辅导员负责制,由于没有在班级设置班主任,一个年级只有一个辅导员负责本年级的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加之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内容通常都被一些事务性事情所羁绊,任务比较繁重,而且现在的学生管理基本上进入事无巨细、一包到底的“保姆式”管理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还造成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级管理质量逐步下降的同时,也弱化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这一基本职责,这种情况下,为了很好的管理班级,就需要探索一些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在辅导员管理班级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把班级管理的有条不紊。通过辅导员管理与班级自治管理的双向配合达到更好的服务学生的目的。目前班级自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尝试探讨下面几个新模式的有机结合以期对新时期高校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适用价值。
  一、以班委为核心的自治管理体系
  良好的班风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要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干部是班级群体的骨干、带头人,他们对班级体的发展具有指向和先导的作用。为了能让班级干部带好班级,辅导员应该放手的让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能力,增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由于班级干部来自于学生的群体,所以比辅导员更容易接近学生,更易相互沟通。而且他们和普通学生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这就最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锻炼了班级干部的解决问题能力。另外要给班级干部以自信和机会,让他们都养成参与的意识,并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一批优秀的班级干部可以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以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风气。同时在各项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够公平、公正地展开竞争。
  二、监察,督促班委工作,表达同学意见的班委监察委员会体制
  鉴于班级班委人数多,且有些同学在竞选班委时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是十分清晰,部分同学也会产生服务意识不强或者独断专行等一系列的问题,辅导员可以在每个班级选出3-5名公平公正的同学组成班委监察委员会辅佐自己做好检查监督工作。监察委员会工作的具体表现如下:
  1)熟悉每个班委的职责,在班委失职时能够及时引导;2)监督班委的各项工作,定期收集班级同学对班委工作和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班委和辅导员反馈;3)参加班委决定重大问题的会议,客观公正的提出自己或者其他同学所反馈的问题;4)收集和整理班委会议,班级会议的会议记录;5)向辅导员如实反映一些服务意识差经过引导仍没有改进的班委,做好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桥梁。
  在班委监察委员会公正、客观的监督下,班委的工作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必须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且各班委之间也会心系一股绳,他们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更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同学的团结。
  三、贴近同学生活的后勤保障体系—单元长、室长共同工作的自治体制
  学生是一个自主自由的群体,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同一宿舍的同学来也是来自天南海北,怎样让大学生拥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大学生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变得至关重要。班委由于宿舍地域分布不均的局限性,辅导员可以挑选每个宿舍积极、外向善于组织的同学作为室长,同处一个单元的同班同学选择一个善于沟通,能为他人服务、主动性强的单元长。单元长和室长相互协调,共同工作,最大限度的为所负责的同学提供服务便利,并认真协助相关班委把好宿舍卫生大关,让宿舍、单元充满着家的温暖。单元长、宿舍长同时可以为新学期班级有力的班委候选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鼓励班级同学参与班级管理,提出管理需求并给予指导,创造监督和竞争环境,在班级内给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空间。班级自治配合辅导员工作,形成一种全新的双向管理班级的模式,让学生经过大学的历练,把自己培养成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好适应社会并能够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才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议高校班级自主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6
  [2]万成海.高校班级建设的管理学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陈红燕著.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 .11:25
  [4]夏文著.大学班级目标管理的可行性论证[J].民族论坛,2007.7 :48—49
  [5]董福龙,陈皓云.浅谈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1)

推荐访问:浅谈 新模式 班级 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