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秦淮河探讨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_产融结合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现如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地迅速,但是正是由于新时期的城市、道路等等的高速发展,使得新时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未遏制的同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问题,应采取建立与完善水土保持科技体系,推广实施“数字水土保持”计划,建立高效水土保持试验示范与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各行业科学技术力量联合,提高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措施突破和创新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提高水土治理防护成效,改善地方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特点
  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2631km2。秦淮河水情主要受长江水位和秦淮河流域降雨以及水利工程调节等影响。秦淮河干流规划改造26.0km,翻建泵站12座,设计流量4.0~8.0m3/s,新建涵洞工程10座,设计流量2.0~2.5 m3/s;秦淮新河规划改造堤防9.0km,翻建泵站2座,设计流量2.5~3.5 m3/s,增加了秦淮河流域的调蓄功能。
  秦淮新河是秦淮河下游自江宁区河定桥至南京市郊金胜村全长18km,人工开挖的入江水道,自1975年12月开始至1982年6月建成,设计分洪流量800 m3/s,设计洪水位10.90m(河定桥),设计河底高程1~2m(上段)。金胜村附近节制闸一座,用于拦蓄河水和抽引江水灌溉,并可防止汛期长江高潮倒灌。
  一、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危害
  1.水土流失特点
  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 3.56 ×106km2,占国土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5 × 106km2,风力侵蚀面积1.91 × 106km2,水蚀风蚀交错区面积0.26 × 106km2。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流失相对较轻,其中西部12省( 自治区、直辖市) 水蚀面积达 1.07 ×106km2。
  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其中西南土石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随有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形式,且尤以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危害也最为严重。
  3)土壤流失量大
  据统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为 8.0 × 109~1.2× 1010t,占世界总侵蚀量( 6.0 × 1010t) 的 13.3% ~20.0% 。例如,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 2.4 ×109t,其中上游地区达 1.56 × 108t; 黄河流域为 2.2 ×109t。
  2.水土流失危害
  1)加剧环境恶化
  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人们过多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石漠化,使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土层变薄,农药、化肥等随降雨冲刷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 加之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物品随土壤流失而造成大面积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构成了严重的侵害。调查资料表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也往往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2)危及国家生态安全
  近50 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 ×106hm2,平均每年毁掉耕地 6. 7 × 104hm2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国沙化土地 1. 74 × 108hm2,荒漠化土地 2. 64 × 108hm2。 因为开发建设中的乱挖滥弃,加之项目业主意识淡薄,管理不善,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有的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3)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 1998 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给国民经济和下游两侧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水土保持不仅要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更要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水土保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破坏地表植被以及地下资源的过度开采、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资源的流失,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3)水土保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结构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亦即离不开生态建设这一基础和纽带,而水土保持则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水土保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3.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1)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流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典型案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土地占压、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 诱发重力侵蚀破坏土地、毁坏工程; 岩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剧增; 更严重的是弃土弃渣侵占河道,抬高河床,影响行洪。这不仅危害周围地区,而且对建设和生产安全亦构成巨大威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防治大规模扰动自然地貌情况下的人为水土流失,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保障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实现持续发展。如山西联盛能源集团公司投资 930 万元治理荒山 1 130 hm2,柳林镇贺昌煤矿投资 150 万元,对城区以北田家沟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为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4.结语
  总得来说,水土保持的管理、项目投资、业务科研和监督执法单位要坚定地承担起祖国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抓好落实。我们都知道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面源污染,常常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定期完善水保规划,突出因地制宜; 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管理,重点放在落实; 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要为政府的决策服务让水土保持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所以说,水土保持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锐亮,何丙辉,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1) : 31-32.
  [2]王学东,赵焕勋.坚持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内蒙古水利,2005,(3) : 33-35.

推荐访问:秦淮河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