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上的明珠“安代舞”_科尔沁草原在哪个市

  摘要:安代舞,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吸引着人们,已成为科尔沁草原人民的骄傲,更成了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安代舞 民族特色 时代气息 艺术魅力
  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蒙古族宗教礼仪、那达慕大会和传统节日上最受欢迎的“万众狂欢舞”。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安代舞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和舞蹈工作者艰苦的努力和不断地发掘、整理,使安代舞这一古老民间舞蹈形式,既保持原来质朴草原文化的气息,又从原来比较原生态下焕发了新的艺术青春。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原来舞蹈动作和韵律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出了许多新的舞蹈动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安代舞的表现力,使之成为既可以作为完整的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演出,又可以择取其中的舞蹈动作,组合成为既可在广场、街道上自娱,又可在联欢晚会舞台表演的舞蹈,成为中华民族舞蹈艺苑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安代舞起源于萨满教。原始的安代舞中不乏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内容。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种宗教色彩已经荡然无存了,而是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全民健身运动。
  特别是在牧区,每到草原的七、八月份,天高气爽,艳阳高照,天空一碧如洗,清风徐来的时候,蒙古包之间、花草坪上或小河边都是安代舞场。此时,只要有一人挥起绸巾,面对蓝天绿草翩翩起舞,远近闻讯而来的俊男俏女,甚至白发垂髫也会随之而舞。
  马头琴拉起来,歌手唱起来,男如雄鹰奔马满场转,女如紫燕流莺轻歌曼舞。渐渐,人们手拉手舞成几个圆圈,忽地圆圈重新组合,忽而歌声迭起变换舞姿。当夜晚到来,繁星闪烁,篝火熊熊,舞蹈进入狂欢的高潮,人人大汗淋漓,有的踏破了鞋底,舞断了衣衫,歌手也唱哑了嗓子,但尽兴的人们仍不愿散去。
  1959年,在库伦旗白音花草原举办过一次安代舞会,方圆数十里,男女老少千人赶到现场,一直跳到东方发白。
  1960年,库伦旗在广场举办安代舞活动时,有500人参加表演,气势磅礴,盛况空前。从那时起,库伦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安代艺术之乡”。
  从“安代”诞生那天起,她就是一种歌舞共生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蒙古族民间一直有唱“安代”的说法。特别是在民间自娱健身中,多把“跳安代”说成“唱安代”。应该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10多年,是安代舞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曾涌现过许多著名艺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库伦旗的哈达(已去世),他唱的歌词富有诗情,舞姿粗犷有力,当他提起衣襟舞蹈时,群众称他为“蝴蝶飞”;还有先人吉木彦,舞姿流畅连贯,善于旋转。
  而当时还较年轻的艺人额尔敦巴拉,所表演的安代舞较传统的技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舞蹈进行中提升了舞蹈阳刚之气,而且融汇了许多新的舞蹈语汇,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时代特点。额尔敦巴拉也从此一跃成为舞蹈界尽人皆知的安代舞传人。自此之后,库伦旗的“安代艺术之乡”美名得到了进一步地传扬。
  二、安代舞的形式与特点
  安代舞由于是源于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所以传统安代舞一般都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固定的程序。而且,在安代舞进行中,都必须由萨满教中专门人员“博”来主持。
  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传统安代舞的唯一舞具是歌手的领舞铃鞭,后来参加者效仿铃鞭的舞动,甩起手中腰带、袍襟,挥舞绸巾翩翩而舞。
  传统安代演唱时无器乐伴奏,舞者随歌而舞,歌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简单。一般多是舒缓的舞姿与节奏浑然一体,且随着舞蹈的进行不断加快节奏,直至达到高潮。
  传统的安代舞多是由慢开始,在舞蹈者的情绪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开始由慢转快,进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给人一种死而复活(主要是指“驱魔禳灾”活动)的感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会有一种忘我的尽兴满足。
  过去有人把传统的安代舞归纳为三大舞姿,即:“踏步”、“跺脚”、和“舞巾”,并由舞蹈者自定圆圈而绕圈而舞。新中国成立后,经老艺人不断发展和加工,在安代舞中揉进了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作和韵律,增加“向前冲跑”、“凌空吸腿跳”、“双臂抡绸”等动作,更加突出了蒙古族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使安代舞的舞蹈动作既充满了粗犷豪放,又不失抒情、优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安代舞已经成为通辽市周边地区各族群众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届时姑娘、媳妇们,挥动着头巾、彩带,尽兴时小伙子甚至可以脱去马靴赤脚舞通宵……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
  民间的“唱安代”活动,演唱也有一定的程序,古老的、中期的和近代的演唱内容基本相同,形式略有差异。“唱安代”的曲调十分丰富,一般“唱安代”的歌曲多以旋律流畅、曲调优美、节奏鲜明为特点。一个完整的“唱安代”大都配有一套各种类型的民族歌作为舞蹈的伴奏。
  近些年来,还逐渐在“唱安代”中加入了“好来宝”、“祝赞词”和器乐曲,使安代舞的表演形式日趋完善。
  三、安代舞的继承与新生
  经过许多文艺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安代舞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终于在濒临绝灭的边缘重新获得了新生。人们以安代舞这种艺术形式,陶冶情操、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尤为重要的是,安代舞这一艺术形式的脱颖而出,为蒙古族舞蹈艺术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亮点。现在内蒙古的有关部门已经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发掘和继承安代舞这种艺术形式,决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在我们蒙古族历史上曾经有过这种艺术形式,也绝不是像保存文物那样把她保存起来,而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新,借以继续推动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与时俱进。
  实践已经证明:安代舞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在音乐创作上,它可以成为各种极富时尚的各种声乐“小组合”、“小组唱”,直至音乐剧;在舞蹈艺术创作上,它也可以推出极富地方特色的群舞、土风舞,甚至小舞剧。所以,继承和发展固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荐访问:科尔沁 明珠 草原上 安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