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群策群力谋发展 以人为本谋发展,生态移民促共赢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京津,南接保定,西连山西大同,北枕塞外古城张家口,是山区、矿区,也是革命老区。境内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农业人口43万人。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被列入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9县之一。
  近年来,蔚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移民工作,抢抓历史新机遇,将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一项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对待,在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工程6007人的基础上,从2009年又启动了5000人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生态移民工程,截至2012年10月,已完成908户2800人的移民任务,共新建房屋2561间,该工程完成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使用国债资金1400万元),其余2200人移民任务正在积极建设之中,预计2013年底完工。移民的各项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及时跟进,移民群众实现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
  一、立足县情定模式,解决“搬得出”问题,探求多腿走路的创新力
  思路决定出路。针对蔚县山区、丘陵区面积大,土地贫瘠、灾害频繁、道路不畅、水位下降、人民群众饮水困难等不利于生存的一系列恶劣生态环境问题,蔚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定了“下山、出矿、进川”的总思路,坚持以“乡镇主导、整体规划、统一施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移民工程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以实施万人移民搬迁工程为引领,迅速打响了生态移民搬迁攻坚战。
  (一)采用“集中安置、工程集聚”的模式,将移民接收点与新民居建设相结合,创建新民居建设样板村
  蔚县南、北山区生态条件差,当地人口“吃水难、行路难”,已丧失人类基本居住条件,必须实施移民搬迁。为此,县委、县政府站在“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己任”的高度,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土地整治等历史新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定统一位置建设新村,采用整村搬迁与分散搬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安置,并对移民建房用地、入学、户籍、生产等各种难题实行跟踪服务,按照新民居的标准打造移民新村,使移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明显提高,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如蔚县阳眷镇古道渠移民接收小区,利用新民居建设征地330亩,2009年5月开始动工,整合新民居、财政、水利、电力、危房改造、市政、交通、银行等各种资金4000多万元,新建民居621户(包括5个整村和6个村的分散户),搬迁移民1788人,完成投资5098万元,移民新民居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并成为张家口市当年唯一的一个省级新民居示范区。
  (二)采用“市场运作、开发式移民”模式,将移民接收点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创建模范中心村
  按照城镇化带动战略要求,蔚县政府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在南留庄、宋家庄、代王城等镇区开发移民小区,通过限价商品房将各镇多村的移民统一安置,实施多村联建新民居工程,既节约了土地,又推进了城镇化进程。一是改以往“插花式”分散安置为“花园式”集中安置;二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打造“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集约化安置点;三是整合小城镇建设等建设资金用于生态移民安置点配套建设,目前已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
  (三)采用“自主自愿、优抚安置”模式,将移民工程与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提升移民接收村的幸福指数
  有部分移民恋乡情结浓厚,既不愿意新建房屋也不愿意下川购房租房,只是想和其亲友住在一起,为了保证移民工作的稳定,县政府也给其发放移民补助,按搬迁移民对待。同时县政府对接收此类移民的接收村的人畜饮水、道路、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从而也提高了移民接收村接收移民的积极性。针对山区鳏寡孤独或年岁较大的移民,因其确实丧失劳动能力,搬迁后生活无着落,县政府采取新建或扩建敬老院的方法予以安置,让老人老有所养。
  二、整合资金强推动,解决“建得起”问题,强化多轮驱动的执行力
  安居方能乐业,坚持党政齐抓、分级负责,成立蔚县移民搬迁工程指挥部,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帮扶,凝聚社会各界力量,逐村会诊、分类施策、强势推进、狠抓落实,着力破解生态移民工程“建得起”难题,具体做到“五个到位”。
  (一)规划到位
  本着“先规划、后实施”的原则,坚持移民新村规划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往稳里做。并把新村建设与舍饲禁牧、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按照发展种植村、养殖村或其它专业村统筹进行规划开发,完成了《蔚县生态移民搬迁“十二五”规划》,并加以实施。
  (二)宣传到位
  坚持政府组织、群众自愿的原则,对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就地扶贫投入大、难以改变贫困面貌的贫困村的群众进行宣传,使他们愿意搬、搬得快、留得住。工程实施中,注重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违背移民意愿的事。
  (三)资金到位
  搞好生态移民工程,破解移民资金“瓶颈”问题是首要任务。为此,蔚县一是整合新民居、财政、水利、电力、危房改造、市政、交通、银行、国土等工程项目资金用于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二是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组织、服务作用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引导,鼓励、支持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参与安置点的开发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格局。目前,已累计整合各类资金6000余万元。
  (四)管理到位
  新村规划和搬迁户确定后,逐户制定出搬迁时间表,并组织他们尽快实施,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搬迁同步进行。同时加强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六制”管理,保障工程的良好运行。
  (五)补助到位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严格按照移民建房工程进度(分为下基础、起主体、封顶、移民搬迁入住、工程验收五个阶段)发放移民建房补助,始终做到房补跟着进度走。
  三、引进龙头壮大产业,解决“能发展”问题,再造异地生财的生产力
  发展是硬道理,不能解决发展问题,移民搬迁就没有生命力。为此,蔚县依托特色产业优势,主动对接京津,面向全国大中型企业,积极引入北京二商、中节能、江西正邦、新加坡益海嘉里、开滦集团、山东肥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不断拓宽移民就业、增收渠道,实现生态移民群众发展有基础、致富有保障。
  (一)设施农业促增收
  依托蔚县蔬菜、杏扁、小杂粮、烟叶等主导产业,采用“大企业+基地+农户”、“科研院所+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工农联建等新型模式为载体,以科促农、以工补农,农村组织与企业联手建设发展,优势互补。如蔚县南留庄镇和开滦集团实施的工农联建的设施蔬菜项目,代王城镇和北京二商集团合作建设蔚县金健利牧业蛋鸡养殖基地等项目。其中南留庄镇和开滦集团实施的工农联建设施蔬菜项目总投资1.6亿元,流转土地5000亩,全部发展设施蔬菜,为搬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人年均劳务收入可达2万多元。
  (二)劳务输出促增收
  一是强化对青壮年移民的技能培训,在县职教中心开办移民技术培训班,累计接收820名学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维修电工、钳工等培训,并通过县劳务输出协会,推荐学员到北京、天津、内蒙等地工作,成为移民家庭稳定的经济来源。二是对移民中有从事煤炭生产、剪纸等产业经验的人员进行职业强化再培训,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岗位。如原来的从事煤炭生产的“黑”矿工,经过培训,转为持证上岗的“红”矿工,利用蔚县煤炭产业转型的有利时机,向煤炭企业输送矿工600多人。
  (三)文化旅游产业促增收
  依托蔚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剪纸生产、休闲观光、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等文化旅游产业,解决了部分搬迁群众就业问题,使其收入有了保障。如蔚县南留庄单侯村是我县有名的剪纸村,吸纳500多名移民从事剪纸生产,年可增收600余万元。
  (作者系河北省蔚县县长)

推荐访问:共赢 以人为本 谋发展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