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风水]中国著名风水斗法事件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1406~1420年),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规划严整和辉煌壮丽的宫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术的影响,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风水文化的烙印。
  要讲故宫的风水,必须从北京的龙脉说起。北京的龙脉起自昆仑山,经蜿蜒逶迤太行山从西南向东北延伸至重峦叠嶂的燕山山脉,又向东行至天寿山,好像“万马自天奔腾而来”,龙脉便凝结于天寿山。建造宫殿时,因北京城里没有山,明人则在宫殿以北建造一座山,名曰万岁山,就是今天的景山,就好像玄武坐镇一样,成为故宫的靠山。环绕在故宫外围的护城河是一条保卫故宫安全的“人造河”。风水学认为山是实气,水是虚气,山高大可以界水,水深宽可以聚气。故宫内金水河之水从护城河西北角(天门)引入,弯弯曲曲地流经武英殿、太和殿、文渊阁、南三所、东化门等重要建筑和宫门前,既将“生气”导入,又形成风水学中的“水抱”之势。金水河全长两千多米,到东南角(地户)又流入护城河,在好几处建筑前形成“临水”的风水环境。
  中国古代都市规划建设重视整体平面布局,以建筑群巧妙联接、组合为特征,其指导思想就是风水的阴阳协调与对称平衡。“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就是阴阳对称平衡观念的反映。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前门、正阳门、天安门等,建筑轴线长十五里,为世界之最,体现出依照洛书的方位常数十五之数建造的依据。以中轴线为标准分左分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理念,而且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更出现了现在建筑里所谓的“对称美”。
  在皇宫中轴线的正中位置上,是皇宫内最大最重要的前朝三大殿,故宫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被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 形的三台上,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
  “后寝”部分属阴,全按紫微垣布局。中央是乾清、坤宁、交泰三宫,左右是东、西六宫,共十五宫,合于紫微垣十五星之数。乾清门至丹阶之间,两侧六根盘龙柱,象征天上河神星之数。
  午门在前,上置五城楼,又称“五凤楼”,为“阳中之阴”。内庭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与皇后的坤宁宫相对。在寝区中的乾阳,为“阴中之阳”。太和殿与乾清宫,虽同属阳,但地理有别。太和殿以三层汉白玉高台托起,前广场内明堂壮阔;而乾清宫的前庭院,台基别致,前半为白石勾栏须弥座,后半为青砖台基,形成独特的“阴阳合德”的和合状态。
  故宫在色彩上反映出“五行”思想。宫墙、殿柱用红色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属土,属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宫东部屋顶用绿色属木,属春,为皇子居东部。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文渊阁用黑瓦、黑墙,属水克火,利于藏书。二层的文渊阁上层为通间一大间,下层分为六间,体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思想。天安门至端门不栽种树木,意为南方属火,不宜加木,因木生火在此不利于木结构的防灾。
  在数理上,故宫也合易理。皇帝用房,阔九间,深五间,合九五之数。九龙壁、九龙椅、八十一门钉,大屋顶五条脊、檐角增饰九个,九龙壁由270块组成,故宫角楼结构九梁十八柱,故宫房间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尊”之意。在建筑细部装饰上,故宫处处合风水布局。高低错落,钩心斗角,化解风水煞气多取太极化解法。中梁柱之间的雀替,梁枋上的彩画,多以S形曲线表现太极的阴阳分界线,是太极图形象的抽象简化,符合“曲生吉,直生煞”的风水观念。故宫是宇宙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风水文化天地人合一的典范。

推荐访问:故宫 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