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目中有人”方能关注学生的需要

  读了马骉老师的《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起点和落点》,看到马骉老师以学生为核心来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核心激发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需要的表达与整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满足和提升,给了我深思和共鸣。我更赞同马骉老师所说的“教学设计要遵循心理规律,不要将教学设计的结点定在学生需要的满足上,而应该定在更高需要的激发和引领上。”无视学生的需要想当然地进行教学的现象并不罕见,如何在教学中发现、激发学生的需求,满足和提升学生的需求,我想从如下几个角度谈一下我粗浅的认识。
  一、“目中有人”的备课充分预设学生的需求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习惯等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即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能知道什么、学生如何知道什么,特别是要摸清学生相关的知识准备基础和能力的实际,以便于教师能够搭建起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果要充分把握学生的需求,不仅要根据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对学生已有水平的把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前的调研。在教授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时,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学生对于“乡愁”这种思乡的愁绪是容易理解的,但在对学生做课前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懂得“乡愁”是一种思乡的愁绪,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所谈的大多还是理解为“想家”的狭窄认识。而学生“想家”的愁思与诗人的“乡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鉴于做了这样的课前调研,在预设教学设计中对整节课的教学核心问题就有了基本定位。课堂自然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使课堂流于肤浅。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肯定应该懂的内容学生确实不懂的情况,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对学生的需求就会有正确的把握。
  二、“目中有人”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的需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情境创设应注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教师根据新学知识、方法特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个包含新知识、新方法或新思维的新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由此产生疑问和急需找到解决方法的内在需要。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教师展开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乡愁》一课进行导入设计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循环播放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并配以《二泉映月》的二胡音乐,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导入“一瓢长江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时,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教师以此为基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思考“乡愁”不仅是一种距离感,只有距离感而没有沧桑的乡愁是单薄的,从而激发学生体会《乡愁》中作者的情思。
  三、“目中有人”的点拨提升学生的需求
  精讲点拨是调控课堂的利器,课堂点拨是一门精妙的启发艺术。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仅能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更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思维发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点拨需要教师洞悉学生的思维,动态把握课堂资源,适时地加一把火。在《乡愁》课堂的推进中学生发问:“我不明白,乡愁与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之间有什么联系?”此时,教师适时地补充了关于余光中的生平资料和诗作《从母亲到外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四十三年……”从老师所补充的材料中,学生对整首诗的感知需求得到提升。
  美国的莫尔斯主持的一项调查研究及科曼尔主持的对学生感情的调查都得出了这样的结果:造成学生畏缩不前或惹是生非等消极行为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环境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目中有人”,“目中有人”才会尊重学生的需求,才会不断地发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的持续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 山东省博兴县锦秋中学)

推荐访问:有人 关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