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语文学阅读教学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_阅读教学实施方案

  一、文学作品对于外语学习的独特价值  在历史上,文学作品一直是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材料。然而近几十年,文学在教育中一度不容置疑的地位开始动摇。当前的外语教学更注重“交际能力”,文学作品的作用越来越被忽视。[1]文学作品从语言课堂上消失,代之以一种“假文学”。如,外语课本上常见的情景对话和短篇故事,这些语料虽然看上去也像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为了教语法的目的而编写的,并不具有文学性,因此也无法起到文学作品所能起到的效果。[2]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材料,具有非艺术性语言材料难以比拟的审美特质。学习外语文学作品不仅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同时关注学习者的审美过程,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使文学作品成为语言输入的最佳材料
  一个民族的文学名著往往被公认为该民族语言的最优美范例。文学作品能促进各种语言技能的学习,为词汇的各种用法、词与词之间的微妙差别以及复杂的语法规则提供准确的例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3]有人担心文学语言是否会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有所不同。对此,Brumfit和 Carter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某种特殊的“文学语言”,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了日常生活的各种语体;而那些被认为是文学语言特有的特征,例如隐喻的运用,其实在生活语言中也极其常见。[4]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美使文学作品成为语言输出的有效激发者
  由于文学作品是抓住人类心灵的理想加以描绘表现的,因而也就能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表达这些体验的强烈愿望。人们阅读小说或者观看电影后总喜欢和别人交流感想,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同样能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从而使课堂的语言交际言之有物、充满有意义的内容,避免陷入“为交际而交际”的课堂误区。
  二、求知心态与审美心态的辩证统一
  文学作品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在一般的阅读教学中,使用的材料是非文学语篇,这类语篇以承载和传递信息为目的,阅读这类语篇时应当抱着求知心态(efferent stance),以有效地从文中获得信息为目的。而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阅读时“入而化身其中”,体验着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与事件,与文中人物发生着情感上的共鸣,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审美心态(aesthetic stance)。两种心态的主要差别就在于读者究竟期待从文中得到什么。对于求知心态而言,阅读的目的在于其结果,而审美心态追求的则是阅读的体验本身。[5]
  但是,使用外语文学作品来进行教学时,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外语文学作品和母语文学作品一样,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可以用审美心态来进行欣赏;另一方面,外语文学作品中包含有许多语言结构和词汇知识,外语课堂必须使学生注意并掌握文学作品中承载的这些知识。这时,审美心态和求知心态就发生了矛盾。对此,Littlewood认为:一篇文学作品是由语法层面、语体层面、内容层面、主题层面和历史层面构成的。当教学聚焦于较低的层面,如语法、语体时,教学的重心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结构,应采取求知心态。等到学生在语言层面上没有什么困难时,教学就转而聚焦于更高的层面,如内容、主题,这时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就应当基于审美心态,关注学生阅读时的体验,激发他们表达这种体验。[6]
  三、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
  英国语言学家Ronald Carter针对外语文学作品的教学,提出了聚焦于文本不同层面的五种教学方法:[7]猜测、填词、概括大意、辩论和改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合运用这些方法,使文学阅读成为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渠道。由于这些方法大多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展开,因此对于中学和高校外语教学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猜测
  猜测指的是教师事先确定文中情节发展的一些关键点,然后在读到这些关键点时,要求学生停下来,猜测接下来的情节。一旦学生做出了猜测,他们就会急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这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阅读。
  猜测还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同桌或者小组讨论,每个人在提出自己猜测的同时,也需要从文中寻找证据为自己的猜测辩护。即使有些人提出的猜测与原文接下来的情节不符,但只要他们的猜测是有理有据的,教师就应当鼓励他们。这种活动能激发和促进课堂的口语交际活动,当然,用母语来进行讨论也绝非不可,但是能用外语表达的地方就应当鼓励学生用外语。
  当然,猜测也不可滥用。有些语篇不适于进行猜测,如抒情诗歌。但是对于情节因素很明显的作品,当主人公下一步的行动十分重要时,猜测实际上是阅读心理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一种行为。而最好的叙事作品在其情节发展中就埋下了下一步情节的种子,因而读者阅读时自然就会经常返回上文以帮助理解。
  (二)填词
  填词指的是教师事先从文中选出一些词或词组,将其隐去,然后请学生讨论在这一位置填什么词合适。在一篇不具有文学性的文本中进行填词,实际上就是考试中的“完形填空”。然而在课文是一篇文学作品的情况下,一个词的微妙差异就可能影响全篇。教师所选的词最好是与全文内容都有联系的关键词汇,学生为了建立和确证自己的猜测,就必须仔细地阅读全文。
  教师应当特别注意隐去词语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原词可能具有的多义性对猜测的影响,难度要适应于学生的语言能力。
  填词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后进行,并且最好要有一定的讨论作基础,从而也为课堂口语交际提供了内容。学生要做出有理有据的猜测,一方面需要对作品的整体有所了解,又必须对紧邻的上下文加以详细考察。这一过程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的加工。如果直接猜测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给出原词的第一个字母,或者给出几个选项,以降低难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文章中选一些词隐去,来给别的班级做填词练习。
  (三)概括大意
  概括大意是一种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意思进行归纳的教学方法,聚焦于内容层面。要求学生概括大意时一定要给出字数的限制,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概括时必须对原文有所取舍。一方面,学生必须采用许多句法手段来对原文进行紧缩,这是教学生组织语言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必须搞清楚文中的大量情节和事件究竟哪些是最重要的,因此这实际上也就隐含了对文本进行解读和评价的心理过程。为了使概括大意的活动更有意义,教师可以请学生为自己读过的作品开推介会,或者撰写书评向别的读者介绍该书。这样,学生概括大意的工作做得怎样,就可以从推介的效果中获得评价。   (四)辩论
  对于一些较为开放式的故事,围绕其主题往往能引出一些相反的结论,其中每一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我国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写关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这一情节表现的就是忠与义的冲突。面对这一冲突,有的人赞同他的做法,也有人认为他是不对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学生中引起不同观点的交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从观点相近的学生中选一些代表来发言,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也可以直接指派半班同学为正方、半班为反方,不必顾忌学生自己持什么样的观点(学会为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找理由也是很重要的)。不管怎样,当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时,他们必须从文本中找证据,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进行论证,一方发言时,另一方则必须仔细听才能予以驳斥。因此,辩论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扮演一定的角色(辩手、主持人、听众……)的同时练习口语,并且使他们意识到:从一篇文学作品中往往能得出不止一种结论。
  (五)改写
  改写是一种可以从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来进行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前述的几种活动主要激发学生口头上的输出,而改写则可以促进书面的输出。根据所聚焦的文学层面不同,主要可以分为:
  1. 语体性改写聚焦于文学作品的语体层面。这种改写要求学生将原文改为不同的体裁,如小说改写为剧本。这种改写能帮助学生注意不同体裁中语体的差别。扩写或缩写也属于语体性改写,例如为一部小说撰写成情节提要。
  2. 内容性改写聚焦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层面。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情境、人物、情节等因素,因此内容性改写可以对原文的情境、人物或者情节中的任一者加以改变。例如,“假如这个故事发生在现代会怎么样?”是改变情境的改写;“假如主人公是一个……的人,他又会怎么做?”是改变人物性格的改写;“假如某一情节没有发生会怎么样?”则是改变情节的改写。续写也是内容性改写的一种形式。
  3. 主题性改写聚焦于文学作品的主题层面。主题性改写仍然基于原文的人物、情境等,可以加以一定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文中挖掘不同的主题。例如,以文中的反面人物、少数派或者配角的视角来改写,往往就可以找到一种不同的主题。这种改写需要高度的文学素养,因为这实际上类似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即从需要表现的主题开始,通过各种定性得到具体的人物和情节。教师如果提出这类作业,可以不作统一要求,仅供对文学较有兴趣的学生选做。
  参考文献:
  [1][6]Littlewood, W. T. Literature in the School Foreig—n—Language Course. In C. J. Brumfit and R. A. Carter (eds.):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Short, M. H. and C. N. Candlin. Teaching Study Skills for English Literature. In C. J. Brumfit and R. A. Carter (ed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Povey, J. Literature in TESL programs: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In Allen and Campbell (eds.): 1972.
  [4]Brumfit, C. J. and R. A. Carter. Introduction. In C. J. Brumfit and R. A. Carter (ed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5]Galda, L. and L. A. Liang. Theory and Research into Practice: Literature as Experience or Looking for Facts: Stance in the Classroom.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08)38:268 275.
  [7]Carter, R. Linguistic Models, Language, and Literarin—ess: Study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to foreign stu—dents. In C. J. Brumfit and R. A. Carter (eds.):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推荐访问:阅读教学 输出 输入 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