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编报名时间【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行走机制研究】

  随着双语教学和ESP教学的深入推进,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职英语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对象和承载主体,在教学中不断体现专业方向,表现为在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合理、系统的规划,并通过专业实践去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进而使自身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得以实现和升华,最终逐渐获得社会尤其是学生对其职业能力的认可。
  一、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界定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能运用性人才的任务,这类人才应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较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指出,高职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解决英语与专业的结合问题为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分阶段展开,语言基础阶段,重视语言共核教学,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专业英语阶段,用英语讲授专业教材,使学生在英语知识和专业相结合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培养熟练应用英语从事和处理专业工作的能力,并为今后查阅和学习有关专业材料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将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高中生培养成能胜任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具有一定职业英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师的特殊使命与任务,即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教学中实现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对接。
  因此,本文所指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不是指教师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指教师在英语学科知识上的不断积淀,也不是在探讨ESP教学方法和教师作为职业人的职业发展,本文所指的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高职英语教师根据所授专业课程的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自己在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修养,具有洞悉行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将参与行业实践的体会和收获及时传达给学生。
  二、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综述
  培训:目前针对高职英语教师的培训主要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具体教学单位组织实施,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主要分为以获取教师资格证为目的的岗前培训和以获得职称资格证书为目的的继续培训;具体教学单位组织的培训则主要指外派学习、交流参观等。各种培训通常与教学基本功训练相结合,与教学改革实验相结合,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树立新课程理念相结合,通常具有针对性。但不管哪种培训形式都存在时间短、系统性不足、教师实践机会缺乏等弊端,不能有效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形成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既包括教师之间(含外语教师之间和外语教师与非外语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是高职外语教师构建知识、培养技能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高职外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有利于高职外语教师树立新的外语教育信念;有利于增强高职外语教师的职业道德感。但是合作的教师文化缺失、合作学习资源保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的缺位导致了合作学习很难有效进行。
  行动研究与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是当今国内外一种常用的研究范式,是反思教学过程的一种基本策略。它是通过有步骤地收集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采取的教学实践做出恰当决定的过程(Wallace,1998:4)。它是教师缄默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有研究指出行动研究是实现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教学日记、课堂观摩、问卷与访谈、微格教学等形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通过研究Wallace的教师反思实践循环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行动研究旨在提升教师个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在教学体系内部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对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提升的关注,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不能有效促进教师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技能提升。
  学位提升:很多高职院校努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对整个师资水平提出了许多硬性要求,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出台了各项政策,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学位水平,普遍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资格。同时,随着中国职业院校的纵深发展,各校的专业设置处于动态变化中,一些不能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被取消,一些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专业被设置。但教师队伍却是固定的,这就使得部分教师的专业方向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出现了脱节现象,这在由中职升为高职的院校中特别明显,有的教师为了胜任某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专业研习方向。但这种为了使自己具备某种任职资格而进行的学位提升并不能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反而固化了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三、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目前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社会进步带来的“知识激增”引起了部分高职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负向发展,语言学科本位的知识体系和“语言能力+教学能力”的能力结构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化、情景化需求,教学局限于语言知识与技能,与专业教学脱节,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职场情境下的英语实用能力。
  高职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途径与环境。1. 目前从国家、地方和学校各层面都还没有建立起高职英语教师培训制度和体系,大部分老师没有接受系统性培训的机会;2. 教研室是高职教师生活的重要组织环境,但这种学科本位的组织环境难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提升实践性能力,培养和发展“双师”素质的条件。在校-院/系—教研室组织框架中,整体的人才培养任务被线性分解成不同的任务单元,以课程形式由不同学科的教研室完成。各教研室相对独立地在各自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开展研究,完成教学任务,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对话与协商机制,不能围绕人才培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效力。同时,这种模式中,教师仅仅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较少有机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调研、研讨、课程与教学计划制订等工作,导致大部分老师对人才培养目标认知模糊不清,不明白自己的授课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与地位,不明白自己的教学该如何服务于人才能力培养。这种建立在学科分隔、课程分割基础上的教研室组织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高职教育教学要求。   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与学术权利弱化现象并存,使得高校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弊端凸现,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教师自主进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广大教师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下被动地忙于完成各种量化任务,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失去了自主性和创新性,丢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失去了对教学工作进行的反思,进而逐渐地缺失了职业效能感,导致教师专业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失去职业认同感,出现职业倦怠感,也使学校发展受到阻碍。
  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走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当前,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学习和行业从业经历,学科本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满足当前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要求。基于“校本”和“学科本位”的组织环境——教研室也无法为老师们培养实践性知识和能力,获得行业工作体验,提升“双师”素质提供必须的条件。因此,必须进行制度破壁,深化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在校内教师与校外行业企业专家、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研究者与教师以及岗位人才与从业资格证持有人之间构建实践共同体,围绕人才能力培养,产学研结合,以关键问题解决为载体,交流互动,优势互补,共享信息资源,产学研结合,打造学科交叉优势,以此作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高职复合型外语实用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教师双进”工程
  政府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行业协会积极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公开,企业为参与专业发展的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学院提供经费保障,建立相应的课酬和课时补偿制度,支持教师脱产参加企业岗位实践,引进行业技术能手进入课堂教学,双向融入,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行业专家、企业一线的员工与学校教师相互交换位置;学校教师进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专业课堂听课,实现专业实践能力与学科理论的无缝对接。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既要保障教师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帮助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专能开发,又要保障每一位教师的公平参与机会,构建一个不断进步的组织环境。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教研室的无界合作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合作文化是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教研打破学科界限、教研室界限,让更多的教师受益于企业实践,弥补教学工作的刚性要求和随时服务于企业实践工作之间的断层。共同进行教研活动,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在双语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在懂专业的基础上学会用英语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项目集群中的优势,打破传统教研活动的框架和内容,在教学和研究之外进行项目实施并形成项目实施成果;同时对项目组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动态监控,必要时充分发挥校外行业专家的协助和督导作用。
  专业实践和理论研修齐头并进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而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把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特点。学校应拓宽师资培训渠道,建立常规性的进修制度,在学历提升的基础上,高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态度,通过校际合作,高职英语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英语课程,走进其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课堂,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拔高,系统了解学科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现在很多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专业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根据到行业、企业参加相关实践活动的体会以及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不同于为了满足学校对高职教师任职资格的硬性要求而考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前者不仅促进教师反思前期实践成果和充分了解所涉及的行业的需求,更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职业指导。这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反思取向关心教师“实际知道些什么?”并在这个“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发展的设想,支持基于个人的行动研究,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结语
  2010年7月,经过近两年的智慧凝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由此已清晰可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才能使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注重文化的传播,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英语运用能力。

推荐访问:高职 英语教师 行走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