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 方法 在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中药应用情况予以回顾分析,并评估用药安全性。 结果 116例患者中,未实施辨证论治的39例、用量及用法错误的31例、中西药联用不当的20例、中药炮制不当19例、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7例。 结论 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应加强对中药的辨证、炮制、煎煮、配伍、对症等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流程,杜绝不合理用药行为,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合理用药;中药;应对方法;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60-02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确切的疗效也早已被证明,其在中国几千年的应用为保障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药性平和,又源自天然,在临床上与西药联用时疗效往往更为显著,常常是事半功倍。虽然中药有这些优点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也多有发生[1]。而人们对中药十分信赖却又不能认识其不良反应,加之一些宣传不当,声称中药无毒副作用等使得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愈发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合理用药迫在眉睫。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116例应用中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中医药物治疗的患者共2 135例,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现象1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其中,男53例,女63例,年龄18~76岁,平均56.4岁。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为资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本院规定进行中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均要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主要记录药物配方、配制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尤其是对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案例,分析并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及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2 结果
  结合入选病例治疗记录对其临床中药应用情况予以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病症与用药情况各有差异,经调查,116例导致不良反应原因及其所占比例见表1。
  3 讨论
  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医务工作者经济、有效、安全的使用药物[2]。同时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下合理组方,以求收到治病与保健的目的。临床合理用药是为了使药物疗效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及时、安全,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与对人体的副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中药应用也有着相当的危害,如医生用药失误、药物来源问题、配伍、炮制、给药途径、中西药联用不当等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3]。因此加强对中药临床应用的监护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3.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法,主张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决定临床用药。诊断正确而用药失误,或者随意给药,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甚者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引起药源性疾病[4]。本文调查证明,未实施辨证论治成为本院发生中药用药安全事故的首位原因(33.6%),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治疗上,医师要在科学、正确诊断病情的基础上,严格对症下药。用药时要弄清楚药物的适应证、非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对象等注意事项,临床用药还要严格遵守药物规定剂量,也可以视患者病程长短、身体状况、病情发展状况、发病季节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药量,以确保用药安全。
  3.2 严格把握药量及用法
  用药剂量要合理,即对不同病例、不同病期、不同个体(性别、年龄、合并症等)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剂量。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或者用量过大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例如杏仁和白果等常见中药材的用量即有严格限定。本组病例中发生3起由于马钱子药量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马钱子有健胃、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功效,但需炮制后入药,生食毒性很大,且每日用药量在0.3~0.6 g,不可多用、久用。而有医生指导患者使用此药时给药量过大,超过规定剂量的2倍,患者食用后出现严重痉挛,呼吸窘迫导致窒息,后经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所以医生在指导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把握药量及用法,要加强对毒性较大中药的管理,用药时多次称量,确保剂量符合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药物要在处方上明确写出其炮制要求及煎煮方法。告知患者要谨遵医嘱,不可私自加大药量,更不可盲目服药。
  3.3 合理进行中西药联用
  合理联用中西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对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体质恢复、缩短疗程等有着极大的优点。反过来,一旦中西药联用不当就会造成很多问题,要么产生沉淀,使药物疗效降低;要么产生络合物,不利于吸收;要么产生毒性,造成并发症,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5]。如有机酸类中药与中成药不可以与磺胺类西药联用,否则会在肾小管内析出晶体,造成血尿、结晶尿,甚至肾功能衰竭。合理联用中西药也要求医生与药学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切实把好药物调剂关。此外也要积极进行临床药学研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尤其要注意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防止因不合理联用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规范炮制中药
  许多中药都需要经过系统的加工炮制才能降低药物本身的毒性或者增强疗效,因此中药炮制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药物质量的好坏,加强炮制中药的规范性能够提高药物质量,但如果炮制方法不当则会加重药物的毒性或导致其疗效减弱或丧失。因此,在炮制中药时,一定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合理把握药物煎煮时间,合理控制煎煮温度,尽量将药物的毒性降到最低。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中药炮制的规范性操作,加强对炮制过程的监管力度,及时处理炮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保证药物质量[6]。此外,在规范炮制方法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药物煎煮的监督力度,科学地选择煎煮方法,合理协调饮食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发生药源性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3.5 其他
  患者擅自用药也是中药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一个因素,一些患者抱着“久病成医”的思想或者凭借对医药的一知半解就擅自按方抓药,不懂辨证用药而自行治疗,有的患者对验方与偏方过于相信,有的患者则恨病服药,往往不遵医嘱擅自加大用药剂量,这些行为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组中即有一位不孕不育男性患者因相信偏方,一次性食用过量蜈蚣、蝎子等有毒中药导致死亡,教训不可谓不惨痛。此外,疗程不明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疗程不明确导致患者长期服药,很容易造成药物毒性积累,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中药有着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合理使用中药应遵循有效、经济、适当、安全的原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科学选择药物,对中药的煎煮、炮制、配伍等过程加强监督力度,全面了解饮食与用药禁忌,合理进行中西药的联用,切实确保用药安全。要加大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确保中药在剂量、品种、疗程、联用等环节的合理使用,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曾昭全. 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J]. 海峡药学,2008,12(1):85.
  [2] 程廷仁. 浅谈合理使用中药[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4(3):34.
  [3] 韩迈仑. 中药炮制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J]. 中国药业,2008,13(7):23.
  [4] 徐波,赵雪梅. 中药的合理应用[J]. 齐鲁药事,2009,24(8):223-225.
  [5] 傅菊初. 论中药的合理用药[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11):721-722.
  [6] 肖爱丽,兰奋,甘泉,等. 中药的合理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1(3):165.
  (收稿日期:2012-06-01 本文编辑:郭静娟)

推荐访问:用药 安全性 临床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