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节气文化的传承 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摘 要: 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应试教育所消解。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以“大语文”观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通过这些途径,重塑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向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本质 文化向度 实现策略
  一、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
  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敏锐地指出了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也始终不忘民族文化的承续,其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告诉人们:只有文化和历史活着,一个国家才活着。而对于我国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是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东方文化的源泉与核心,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力量与民族血脉。而语言和文字不但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本土文化传承方面,再也没有其他学科有语文学科一样的优越条件了。
  我国2000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课程的功能不能局限于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母语,操练文字的识别与书写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而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文化精神的熏陶与塑造过程。以全国现行的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尽管这些教材在编排上存在一定的序列差异,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版本无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缩微品,不但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等,还蕴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民族个性与精神特质等。如《孟子·鱼我所欲也》弘扬了中华民族自知羞善之心的文化自觉性及能舍生取义的大义美德;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激昂忠烈,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英勇豪壮,无不彰显了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过秦论》、《六国论》尽显历史的踪迹及理性传统……
  基于此,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科目,而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学科职责所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于传统的或者现代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以此来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最终达到唤醒学生灵魂,丰润学生生命的内在素养,以及外在气质的目的,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及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考分所挤压,语文课程中的历史、地理,以及审美等文化元素被应试的机器凌迟和粉碎,而成为各种只需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取高分的知识点,语文教学的文化功能已经被消解得无影无踪。同时,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地理空间被最大限度地压缩,徒有四壁的教室将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与真正的语文世界隔离开来,而校园文化或者课堂教学文化被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了。在此模式下,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才华满腹”、“知识渊博”,但是,他们缺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感悟力,更缺少一种文化气质。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对这种“去文化性”与“去灵魂性”的应试教育进行拨乱反正,重返文化教学的向度,实现“做中国人,铸民族魂,传文明火,扎文化根”的教育理想,让语文教学成为促进青少年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的重要途径,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重塑中国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大任。
  二、语文教学中文化向度的实现策略
  第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吸收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以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载体的,而对文章的理解必须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融,“文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焕发新的活力,也才能被理解继承和发扬光大”[1]。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它融汇了诸多的传统美文,不但包含了汉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学之美、艺术与文化发展的源流、名人轶事、节日民俗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素材,还考虑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等因素,是绝好的教学素材。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特别是针对中学生的记忆优势,督促他们大量地诵读名家名篇,以培养他们的语感,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如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蕴含了民族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中华民族永恒的精魂,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思想精神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诵读古典诗文可以让他们感受浩渺宇宙的深邃,丰富人的情感与审美意识,感悟人生的真谛,更能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释放,启迪灵感,激发创造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孔子为生民立命,“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博大胸怀,还是曹操《观沧海》、《短歌行》中对生命价值的思索,都会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潜化学生的人文品格。
  第二,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将文化熏陶置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外。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对语言的习得,而不是对语言知识的灌输。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教学的局限,将语文教学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文化的魅力更具有持久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也要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和班级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善相劝”奖,以鼓励学生借助于传统经典对世人以善相劝;设立“予以多”奖,奖励那些挖掘传统经典美文供大家共同学习的学生;设立班级图书角,开展传统经典阅读活动;举办古诗词朗诵会,激发学生对高雅的民族文化的热情;甚至还可以利用走廊、楼道展示文化名人的事迹、学生的书法与艺术,等等。总之,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个空间与时间之中都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但是又不会直接面对有形的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正是生活在这种孕育了我们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的自然风光与民风民俗之中。这种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生活世界”包含了大量生动的人文因子与写作素材。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挖掘植根于我们的吃穿住行之中的乡土文化内涵,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深入感触与理解乡情与文化。如通过开展“话说家乡”演讲活动,“我的家乡”手抄报活动,“家乡的符号”作文赛,以及“乡音茶话会”等活动,不但可以延承乡土“文脉”,而且可以沿承乡土文化“人脉”,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进取心。同时,现行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于本土风土人情或者人物故事相关的篇目,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材料深挖其中的文化意蕴。
  第四,要培育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作为课堂活动主体的师生都是文化生命体,都具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背景,并且会在课堂中或多或少地表现这种文化。尽管教师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更加丰富,但是学生并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等待点燃思想、激励精神、扩大视野的文化生命体[2]。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文本都是文化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主宰对文本的解读,从而剥夺学生的文化感悟与文化创造机会,而应该是教师借助于文本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对话,在和谐的氛围中诱发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运用语言,体味生活,以及感悟人生,从而在文化传承中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109-114.
  [2]田汉族等.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11-14.

推荐访问:中学语文教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