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_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有效体验学习。作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眼”观之,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去亲身经历体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引导学生在多层面的有效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
  关键词:体验;有效;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有效体验学习,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眼”观之,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去亲身经历体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周围的人和事,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以“眼”观之,在观察中体验
  【教学片断一:我们的地球】
  师:地球妈妈是我们最亲近的家园,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天体。看,这就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妈妈,利用地球仪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妈妈表面的奥秘吧。
  学生以六个人为一组,摸一摸,转一转,想一想,进一步观察地球仪。
  师:从地球仪的形状、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地球是个大圆球。
  生2:地球仪表面是光滑的,其实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
  生3:地球是个大花球。
  师: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4:我发现了蓝色,我知道它代表着海洋。
  师: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所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的。
  师: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绿色、黄色、白色……)
  师:地球妈妈表面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地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地球。(观看图片)看到这里,我们真想说:地球妈妈真美丽。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无法用其他直观手段再现的“地球”,让学生了解了地球,形象地感受到了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些内容无法用其他手段直观再现,如四年级上册《旧时的生活用品》,学生无法看到当时的生炉子、做布鞋等情境,还有更多的是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如六年级上册《向“白色恶魔”说不》,学生对毒品比较陌生,老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毒品的资料,帮助学生较快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有关毒品的影片片段……教师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等手段,化教材中的书面语为生动的情节,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身”体之,在活动中体验
  【教学片断二:集体处处有规则】
  第一次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吹气球”的比赛。
  老师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气球,分发给学生,直接进行比赛。
  学生自由、无规则地吹气球。
  师:宣布一名学生胜出,请学生说说比赛后的心情和体会。
  生1:老师下发的气球有大有小,不公平。
  生2:老师没有规定开始的时间,大家吹的时间有长有短。他胜出,我们不服气……
  师:看来我们得想想办法,让我们能够公平地进行比赛才好。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讨论制订比赛规则:(1)规定比赛时间;(2)分发同样大小的气球……
   第二次比赛:
  学生按照制订的规则再次进行比赛,兴趣盎然。
  师:这次玩得怎么样?有没有违反规则的小组?谁第一?你们同意吗?
  生1:这次我输了,但我输得心服口服。
  生2:有了规则,比赛就公平了。
   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赛,我们发现了“规则”的重要性,没有规则,我们连小小的比赛也玩不好。看来,规则在集体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教学片断三:集体力量大】
  师:老师请同学来完成一个任务:一个同学躺着,请你用两个手指将他抬起。老师想请一个人来试试?
  学生上台试。
  师逐一增加参与的学生,直至抬起学生。
  师采访同学,在这个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人少力量小抬不起,人多力量大就能抬起了。
  生1: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干好事情。
  生2:集体的力量大。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老师用简单易行的“吹气球比赛”和“手指抬人”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在集体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集体的力量大。这些喜闻乐见的比赛、游戏等活动,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学生兴趣高涨,乐于参与,乐于体验,在兴致勃勃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其实,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活动呈现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游戏、比赛,还有许多方式,如情景模拟,如让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行动的不方便。义教版三年级上册《热闹非凡的市场》课上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选择商品;也可以有角色扮演,“我是小导游”,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今天我当家”,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体验父母的辛劳;可以有更多的真实体验,如《神奇的网络世界》让学生上网,亲自体验一下视频聊天、网络电视等的神奇和快乐……
  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教师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解教科书。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多组织开展有效地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提升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三、以“心”悟之,在思辨中体验
  【教学片断四:诚信真可贵】
  师:红红要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同学丹丹答应借给她一条绳子,可是比赛那天,丹丹生病了,怎么办呢?如果你是丹丹,你会想方设法把绳子带给红红吗?为什么?
  生1:说到就要做到,我就是生病了,也会请妈妈帮忙,把绳子送到学校给红红。
  师:可是你已经生病了,你也有困难啊?情有可原啊?
  生2:人与人交往时诚信最可贵。无论多么困难,只要心中想着一定要信守诺言,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
  师:如果你是红红,收到绳子的那一刻,会怎样?
  生3:感动、温暖、雪中送炭、激动、幸福……
  师:多么美好、幸福的感觉啊!让我们再来猜想红红和丹丹从此以后……
  【教学片断五: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师:二十年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学生回答,统计,呈现结果。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很多同学不愿意从事农民、清洁工、建筑工人、公交车司机等职业?
  师:既然你们都不喜欢从事这些职业,那么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这些职业的人行不行?
  师: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缺少了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四人小组任选一个话题讨论:
  假如没有农民……
  假如没有清洁工……
  假如没有建筑工人……
  假如没有公交车司机……
  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行业,没有他们行吗?
  生2:不行。
  师小结:是的,我们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用“心”悟之,在思辨中体验,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体验,在假设中感悟,在想象中体验……学生可以针对议题,各抒己见,倾诉自己的感受,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体验方式。
  在这种体验中,教师让学生的思维之“河”掀起“波澜”,在矛盾冲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求得真知与真情的深层感悟。有些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与他人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情感,从而感受他人的心情,理解他人,不断反省自己,实现与他人在情感上的沟通,进而产生情感共鸣,生成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有些是让学生直面真实的道德冲突,在“两难”的思想博弈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这样的心灵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极其有利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的品德在多层面的有效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是非常有效的。让我们做个品德教学的有心人,引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

推荐访问:得来 纸上 此事 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