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通过抓关键语句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涵咏、品评文章平淡朴素、口语化但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自足、隐忍,体会作者对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喜爱与批判、伤感与留恋、理智与豁达的复杂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抓关键句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通过涵咏、品评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自足、隐忍。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极具表现力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1.上课铃声响起,笔者打开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淳厚的京腔歌曲《北京的胡同》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视频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将同学们带入京味十足的文化氛围中。)
  2.了解作者。(屏幕展示)
  (论文先知人,初步了解汪曾祺创作的特色,也为后面语言的品味做铺垫。)
  二、读品结合,深入文本
  (一)胡同特点
  1.快速浏览全文,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什么是胡同文化?”
  师:哪位同学能用书本上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胡同文化”?
  明确:第五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指北京的市民文化。那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胡同文化能代表北京的市民文化?也请引用本段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第五段,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市民的文化形态”。所以,“胡同文化即使不是北京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但也一定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
  2.北京的胡同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介绍这些特点的主要是哪些段落?
  明确:集中在1-4段。分组让同学们研读四个自然段,圈划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回答北京胡同的特点。
  (1)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胡同走向正
  (2)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名字来源广
  (3)胡同的宽窄和多少――胡同数量多
  (4)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总是安安静静的――胡同环境静
  3.作者是如何来写胡同的安静的呢?
  (1)直接写胡同的安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2)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用反衬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环境之静。
  总结:由此可见作者用了四个自然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走向、名字来源、宽窄数量以及胡同环境,突出了北京胡同的四个特点:走向正、名字来源广、数量多、环境静。我们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那这样的胡同会养育怎样的百姓,会造就怎样的胡同文化呢?
  (通过抓关键语句,快速梳理文章的思路。)
  (二)胡同文化的内涵
  1.快速阅读6-12自然段的内容,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这封闭体现在哪里?
  ①居住习惯――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追问:他们住的房屋很旧、也不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那他们为什么还不愿意搬家?
  ②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追问:他们很讲究处街坊,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这难道能说明他们的封闭吗?你怎么理解这一点?
  ③物质生活――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师:嗯,为了体现北京人的自我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同学读,老师纠正后再请同学范读,全班读。)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
  与屏幕上的话比较,品出京味语言的魅力。
  (PPT: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师:和书上那段比起来,如何?比书上的好还是不好?怎么不好?
  (好的语言是通过比较感悟出来的,通过比较感悟汪曾祺京味语言的魅力。)
  ④处世态度――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师:书上说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但又说他们不爱管闲事?这矛盾吗?你如何理解?
  (2)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来揭示这种精义的呢?
  明确:举例子,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即《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
  小结:可见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作者分别从北京人的居住习惯、邻里关系、物质生活和处世态度等方面写出了“封闭文化”的种种表现。并且指出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即“忍”。
  (首先,通过抓关键语句,快速梳理文章的思路。其次,语言的品味与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的回归。在语言的品味和鉴赏中“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自足、隐忍”。)
  三、总结归纳,升华主题
  北京的胡同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他见证着北京市民的生活,见证着市民文化的形成。作者谈胡同就是谈胡同文化,就是谈北京市民文化。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说过:“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国学大师钱穆也这样说:“夫文化不过人生式样之别名。”同样,胡同文化的本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知足常乐、安分守己、封闭隐忍的生活方式!那这位文化老人对如此的胡同、如此的胡同文化带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这个问题留待我们下节课解决!
  板书:
  生活方式
  胡同 文化
   封闭隐忍、易于满足、安分守己
  (最后的总结归纳至关重要,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感悟的升华,是三维目标的强化,也是课文主旨的点睛。)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必做题:反复朗读13―15段,体会作者对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2.选做题:查找你最感兴趣的特色民居建筑的资料,了解相关的文化并写一段介绍性文字。
  (王爱华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201600)

推荐访问:课时 教学设计 胡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