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回顾与思考]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题曲

  近几年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在大赛中获奖的很多歌手现在依然活跃在电视荧屏和各大文艺晚会上。可见,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受欢迎程度很高,举办得很成功。
  
  一、历史回顾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广电部)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协办的一项全国性声乐赛事。创办于1984年,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27年来,大赛以“繁荣音乐创作、推出歌坛新人、丰富电视荧屏”为宗旨,在社会各界特别是音乐界的支持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作品和声乐人才,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和音乐专家的肯定,奠定了全国声乐赛事之一的地位,其成功举办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7年,大赛升格为“国家政府奖”。
  
  二、第八届以来的赛制改革
  
  (一)增设团体比赛
  增设了团体比赛是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新视点。这不仅突出了该赛的团体性,还呈现了以各个地域、各个代表队的形式进行比赛的独特风景,展现了其雄厚的声乐实力,同时提高了参赛者的团队配合意识,也进一步调动了各主办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二)素质考核效果良好、反响强烈
  在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增设的综合素质考试颇具看点。
  第一,大赛强调了“综合素质”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切中了当前一些艺术工作者不重视基本功的要害。
  第二,通过增设综合素质考试,不仅增加了大赛的独特看点,也将整个大赛推向了一个更具魅力的新高度。
  第三,更充分地发挥了电视艺术的优势。比如评委对参赛者的讲评、场内与场外观众的积极参与等,都在以后历届的比赛中得到了延续。
  (三)鼓励创作、演唱新作品
  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特色是,凡参赛者演唱新作品,一律加一分。因此,这次大赛涌现了大批的新作品。
  
  三、关于新创作品的思考
  
  比赛歌曲应具有传唱性。优美的旋律是音乐的重要元素,是一首歌曲的价值所在、灵魂所在。从古到今,无数的国内外优秀歌曲都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不论其体裁属于艺术歌曲还是歌剧,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如《绿叶对根的情意》《黄土高坡》《拥抱明天》等等。这些歌曲以其动听的旋律,被听众所接受并传唱至今。从1988年第三届青歌赛中的《故乡之恋》(陈汝佳演唱)、《黄土高坡》(杭天琪演唱),到后来几届,由杨钰莹演唱的《轻轻地告诉你》、李琼演唱的《三峡我的家乡》,都是动听感人的好歌。毋庸置疑的是,当今参赛的歌手在演唱功力上确实是一届比一届增强了,可令人遗憾的是,给观众和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歌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参赛者只注重歌曲的难度、深度和演唱的技巧,而忽视了旋律的可听性。其实,在音乐艺术的表现上,“旋律”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与音乐艺术表现的其他方面并不矛盾。好听的旋律与其他音乐因素能够完美融合才是真正优秀的歌曲。例如《青藏高原》《那就是我》《长江之歌》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歌手不能只为了表现实力,而忽视了音乐旋律的美。
  
  四、评委眼中的青歌赛
  
  从第十一届青歌赛开始算起,大赛就拥有了庞大的评委阵容。从评委的角度出发,他们的感受更真实。徐沛东说:“歌手们演唱的专业性很强,但在演唱表现的二度创作上缺乏对作品的理解和激情,缺少内心的感受。”词作家甲丁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评委们还没有发现具有真正歌者风范的、实力派的参赛选手。”歌唱家廖昌永对第十一届青歌赛美声唱法参赛歌手的评价是:“嗓音好、年纪小、形象好。”但是他也认为,大多数美声歌手在演唱外国作品时暴露出了“语言、节奏和识谱”都不太准确的缺点。歌唱家梁宁提出了两点要求:1.绝不允许用麦克等电声效果,这样更公正。2.歌手演唱咏叹调的时候,多使用钢琴伴奏而不是伴奏带。
  
  结语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很多届,不但从赛制上进行了改进,还让观众参与了进来,使大赛更具有参与性,更具有亲和力。这些都是大赛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电视工作者也随之更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带着这些成功的经验,再去寻找缺陷与不足,会更快地为今后的赛事提供思路和方向。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们期待着它的再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1]曾淑雯.音乐基本素养之我见[J].福建艺术,1998(4).
  [2]徐鲲.比赛歌曲也应该好听[J].音乐天地,1998(6).
  [3]李长春.走进“大红鹰”杯[J].音乐天地,1998(6).
  [4]段文.“大奖赛”后谈素质[J].当代电视,2000(S7).
  [5]李晓贰.关于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多样化的管见[J].人民音乐,2001(5).
  [6]孙焕英.质疑“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J].音乐天地,2001(1).
  [7]张春阳.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疵议[J].音乐天地,2004(5).
  [8]贾伟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心理漫议[J].心理世界,2004(9).
  [9]张子辉.从“通俗唱法”谈电视大奖赛[J].人民音乐,2002(9).
  [10]蒋林.大赛评委谈大赛[N].广西日报,2004―7―6.
  [11]晨枫.歌词何以要狭路相撞?[J].音乐天地.1998(6).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推荐访问:大奖赛 回顾 思考 青年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