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边疆 镇守边疆铸辉煌

  在珍宝岛的隆隆炮声中诞生的沈阳军区某边防团,驻守在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嘴尖处。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0世纪70年代,团队刚组建,官兵住马架子,守坑道,睡土炕,吃粗粮。没有通往边界线的上界路,几十名官兵白天喝河水,啃面团,晚上点松灯照明,夜以继日的劳作,靠着双手一点一点地凿,一镐一镐地刨,硬是在山巅上挖出了一条巡逻“天路”。
  责任镌刻于岗位,使命流淌于血脉。针对边境地区地缘政治复杂,面临多种安全威胁,担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际,团党委以强边固防打赢为己任,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任期内打仗”的思想,普及推广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三化”训练,构建训战一体的信息平台,提高核心军事能力。
  他们把官兵置身于战场环境,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磨炼。冬季野营训练,组织官兵在冰天雪地中练“走、打、吃、住、藏”;春秋两季野外执勤,在深山老林里建起野外执勤点,一住就是近百天。东北虎、远东豹常年游弋在深山密林中,官兵们与野兽为邻,与蚊虫为伴,在历练胆识的同时,也磨练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团队驻守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区,“上线代表军队,下线代表国家”的边防执勤,就成为了团队的中心工作。团党委提出了执行边防政策与贯彻兴边富民相结合的边境管理模式,既有效地控制了边境管控,又帮助驻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团队走出了一条“灵活派勤,全员执勤、科技兴勤、开放管勤”的新路子,边境禁区实行了开放式管理,边民累计增加收入180余万元,达到了富边、强边、固边的效果。
  团队还坚持用边防科技大文化,激发官兵忠诚使命的战斗精神、卫国戍边的奉献精神,居岗成才的进取精神。几年来,他们加强政治思想、边防文化建设,实施百台电脑到班排、千幅图片进军营,万卷图书上哨所活动,形成了以根雕文化、石刻文化、楹联文化、漫画文化、冰雪文化为一体的边防文化大格局,构建了集政治文化、地域文化和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先进文化防线。修建了通联路、上界路,为所有连队安装饮水机、太阳能,配发节能灶和豆腐机,官兵吃上了自助餐、喝了上矿泉水、洗上了桑拿浴,告别了住平房、睡火炕、走泥路的历史。
  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团队适时调整建团思路,聚焦“科技强团,人才兴团”。近年来,边防执勤、军事训练、管理教育等41项工作受到总部和军区表彰。2007年,他们采取4个超前举措,首次实现了建团40年来,边民涉外事件零发案的历史突破。随着部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团党委及时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科技第一团”。按照省军区提出的“战斗化边防、信息化边防”的要求,建起了感应拦阻报警、全时视频监控、边情处置决策、卫星导航指挥、边防业务管理五个分系统于一体的边防信息化平台,科技控边能力大幅度提升。
  2009年5月,全军边海防信息化现场会在该团召开,总部首长及全军边海防领导,现场观摩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演练,总参谋长陈炳德赞誉:“引领全军信息化建设方向。”2008年,该团被沈阳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团”,“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团委被军区评为“先进团委”。还被总政评为“学习成才先进单位”,该团2个连队先后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个连队被沈阳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一连党支部被总政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授予“国门卫士连”荣誉称号。五连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被授予“老黑山上好五连”荣誉称号。先后涌现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王金玉、郑炳辉,特等狙击手陈心杰、“特战精兵”韩海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推荐访问:镇守 边疆 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