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方法与策略]网络媒体虚假报道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发展成为包括网络、手机等渠道的全方位一体化的新媒体,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展了国内外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信息受众的覆盖面,同时也使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网络媒体应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经常出现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在网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网站为了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很多的网站就会报道一些类似的新闻。所以,各类媒体应该以人为本。在重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把人文关怀体现出来,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好的环境。
  第一,重点报道突发事件本身。媒体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应当注意突出报道事件的事实,并且应当站在正义的角度,站在真理的角度,带着感情对突发事件进行人文关怀性的报道,将突发性事件的全部信息及时、迅速、真实的传递给社会大众,减少或者降低大众在不了解情况下产生的心理压力。
  第二。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时要平衡受众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有时候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常常会不重视被报道者的隐私权。所以,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媒体要注意避免报道工作可能对不幸者造成的侵扰。发布死亡信息时,要非常谨慎、细心,核对的时候也要非常小心的进行。媒体在发布相关事件的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表述时,要先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在语言和行为上不要刺激到他们。媒体在发布新闻事件时,应当充满感情,把对生命的尊重充分的体现出来,千万不要出现麻木、冷漠的态度。媒体记者在采访和寻找受害者时,或者拍摄照片时,应该注意体恤受害者的心情和感受,要注意并且了解到报道的信息可能对受害者再次造成的伤害。以“五一二”汶川地震为例,一个九岁的小孩他被压在了废墟下面,但是他没有放弃。坚强的唱着歌等待救援。这个小孩获救之后就不断地被各路记者采访。小孩非常惊恐,以至于后来小孩情绪失去了控制。并拒绝任何人靠近他。
  第三,关心在突发事件中不幸者的生存状态。最近这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特大突发性事件,虽然各界媒体都进行了深入而又及时的报道,可是真正令人满意而又成功的却很少。我们放眼这一类新闻,新闻媒体报道新闻的方式是主要问题,很多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报道的时候,并没有在社会上起到警示社会、促进救灾行动,呼吁社会的作用。常常只有记者对不幸者赋予浓烈的感情所做出的报道才能在社会上有比较好的反响。媒体关注受害者的生活情况和状态才能将媒体的人文主义理念充分的体现出来,新闻媒体应该以《人民日报》为榜样,在进行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时,《人民日报》首先直接报道了灾区的受灾情况,然后还对灾区的特殊人群(孩子和老人)进行了特别的报道,报道的过程中除了数字结论。赋予感情的特别报道加上画面更是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感动。
  
  三、网络媒体应增强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公信力
  新闻媒体的生命就是公信力,它真实并且客观。如果新闻媒体失去了公信力,也就等于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公信力是社会道德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评价信任和一种责任信任。网络媒体必须做到对人民大众高度负责,认真研究对策,把握好方向,找准定位,切实解决好问题,尽可能的提高社会公信力。
  首先,网络媒体要提高公信力,首先就要提高网络报道的质量,报道的质量提高了,公信力也就自然提高了,竞争力就更强了。正确而又鲜明的主题,加上自己不一般的见解,再加上本身明显的感情色彩,就能够做到高质量的报道。
  其次,网络媒体要提高公信力,还要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抵制出现低俗化现象和娱乐化现象。要求工作人员在报道突发性事件时态度一定要严肃认真,并且真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存在娱乐化痕迹,媒体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媒体应增强在公共事件报道的公信力,加强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推荐访问:网络媒体 突发 道中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