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银行存款利率【规制基层银行存款“几日游”】

  去年以来,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持续增长,但从有关报表数据分析看,各项存款余额却往往在季末骤增,不由让人怀疑,这是季末的“拉存款”。   去年9月30日,县域某一银行各项存款余额比前一天骤增1.05亿元,增幅达到5.48%,增量占9月份月环比增量的90.1%。而过了季末,存款逐日下降,其中10月8日,各项存款余额比前一工作日锐减0.55亿元,减幅达2.66%。截至10月15日,各项存款累计下降4.06亿元,存款余额又回到9月29日“冲时点”前水平。从有关报表看到,该行9月30日存款余额比9月份日平均存款余额高出1.4亿元,高出8.3%。
  于是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调查,结论有三:一是理财产品到期转化促长存款。9月30日该行共有22个个人理财产品合计0.74亿元到期,而同日新发放理财产品0.42亿元,即个人存款至少净增0.35亿元;另外,30日到期法人理财产品1笔0.18亿元,转为公司存款。二是公司客户资金划转促使存款变动。30日一公司客户收到其母公司划入款0.38亿元,促使公司存款的大幅增长,而10月8日该笔存款划回母公司,致公司存款锐减。三是证券交易保证金划入促长存款。9月末,适逢国庆长假,证券公司交易保证金划入三方存款账户,增加个人存款0.06亿元。
  除对公和个人类存款增长外,该行同业存款季末增加也十分明显,如季末最后2天,辖内农信社在该行新增同业存款0.27亿元。
  这样的季末巧合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考核指标不科学是主要的诱因。通过创新业务品种,如发行理财产品,开办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同业短期或定期存款业务,使投资回报率或利率比普通存款利率提高1~2倍,这样的拉高资金收益率是主要手段。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上,刻意安排产品在季末到期或月初发行,通过打“时间差”使理财资金在季末自动转化为存款则是“助力”。
  这种银行季末“拉存款”、“冲时点”问题虽然一直被监管部门所关注,但监管难度较大。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只反映月末、季末时点数据和日均情况,不能清晰反映银行每日存款增减情况,对存款异动无法直接进行跟踪监测,只能进行事后的调查分析。而且存款高息揽储或其他不正当竞争都带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通过检查发现,即使是大家共知的“潜规则”,也难以进行取证。再者,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都集中到总行资金池中,其运用和收益情况缺少透明度,难以确定其产品是“真理财”还是“真揽储”。
  季末“拉存款”、“冲时点”现象既然存在,就得想办法解决,首当其冲的还是要规范考核,严禁下达季末时点考核指标,同时结合《商业稳健薪酬监管指引》,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体制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对季末存款余额波动幅度超过一定比例或单笔存取款超过一定金额的,应要求商业银行及时对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相关情况报送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要适当控制发行节奏,限制发行数量和种类,特别要加强对理财资金运作情况的检查监督,提高理财业务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此外,还可以开展“变相高息吸储”专项治理,加大查处力度;对商业银行各类有高息吸储之嫌的业务品种及营销手段,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定性,为查处违规行为提供政策依据也是杜绝这一现象的重要手段。(作者单位:人民银行新野县支行) □

推荐访问:几日 银行存款 基层 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