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摘要】先前的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以单一的尺子去衡量所以的学生,就产生了所谓的后进生,教育因此失去了生机与活力。而新课程理念全面实施评价机制,对学生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法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一个国家的教育不能以牺牲“非精英”为前提或代价,不能把少数人的成功与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失败”与痛苦之上。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要改变这种现状。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关键词】后进生 素质教育 健康人格 尊重 闪光点 谈心倾听 成功
  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后进生,甚至有部分班主任对其放弃,不管不顾。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重新认识所谓的“后进生”。
  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让人人成功的教育,却在许多地方被扭曲为精英选拔的教育。过去,教师习惯用“考试分数”这把统一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分数高的是好学生,分数低的就是差学生。这把尺子将显示的潜能、个性、特长都忽视了。在大教育时代来临,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其特点是着眼于每一个人在各自不同基础上都获得良好发展,它用多把尺子评价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在很早就提出了“育人”这个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向少数人。教育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意味着不歧视,意味着学校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并且上升到法律高度,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优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同成绩好的、学生干部以及人际关系地位高的学生交往,且对他们的情感态度更多的是鼓励、支持、表扬、给予充分表达时间。相比之下,那些‘弱势群体’则受到相反的‘三等公民’待遇。”“孩子天生是个学习者,学习、钻研、创造,享受成功的欢乐是人的本性。学校的教育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读书的可悲现状,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僵死的教学方法是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教育思想的不端正,使学生在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中战战兢兢地度日如年;以考分评优劣的单一评估标准,扼杀了学生多元发散的创造才能。”而那些“三等公民”,那些“不愿读书的学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
  如何来改变现状呢?
  一、尊重生命,尊重学生
  尊重生命,就是要尊重生命的自主性,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让学生成为生命发展的主人。生命是自由平等的,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本性,尊重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尊心的内在需要,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更强,更需要认真地加以保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尊重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观念,所以教师必须摒弃陈腐的师道尊严,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韩愈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搞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就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要尊重、关爱后进生,消除他们的不公平感。
  二、寻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后进生自卑感极强,对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很敏感,缺乏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有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后进生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往往认为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发现自己的潜能、优势和有力条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长处,教师把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进行表扬激励。后进生他们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曹文轩《草房子》里的秃鹤,不是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痛快的哭声中成长了吗?你给点阳光,他们就可能灿烂辉煌。因此,教师要拿着“放大镜”在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提高他们的尊严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的职责就是发现火种,将其点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三、互吐心声,学会倾听
  兵法云:“攻心为上。”教师找学生谈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以一个亲密无间的朋友身份与之交流,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信服。开启学生的心锁,必须要用爱的钥匙。许多后进生在谈心开始时,要么无从谈起,要么羞于启齿。教师要善于引导,使之敢说,愿说。谈心时,语气除了亲切、真诚 外,内容还应含蓄委婉,要做一个细心的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学生内心有一种倾诉欲望,特别是后进生,渴望别人的尊重和爱抚、信任和支持。作为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郁积在心、解不开的情绪找一个出口。倾听是理解、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沟通可以促进了解,消除误会,达成共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逐步树立他们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人格。
  四、创设条件,体验成功,重塑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特长和兴趣,搭建展示他们特长的平台。尽可能多地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带来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用样的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从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魏书生在转变后进生的过程中,启发他们回忆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刻,告诫他们要经常向自己输入“成功的意念”,感受“超越自我的乐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要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多创设机会满足其需要,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要适时引导,及时肯定,使其信心更为坚定,从而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由“我不行”,发现“我也行”,进而树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重塑形象。学习上、纪律上、思想上不断上进,严格要求自己,点燃内心的小宇宙。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让我们用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我们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让我们摘掉“教书”的单色镜,射出“育人”的目光。请相信今天的“丑小鸭”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白天鹅”,请相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块火种,让我们点燃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太阳下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5.
  [2]程天君.“差生”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参考. 2002(9).
  (作者单位:金华市婺城区罗埠初中)
  编辑/游嘉宜

推荐访问:星星之火 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