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金融包容与协调发展研究 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金融包容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维度,其对促进金融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金融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针对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现状、短板展开解析。研究表明,广东省整体金融包容指数较高,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可通过消除信息盲点,利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鼓励文化创新等推进区域协调与包容增长。
  关键词:金融包容 协调发展 包容增长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是“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重要维度,它与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概念并非完全对称,其内涵更为丰富多维。它不仅包括储蓄、贷款和保险等基本金融需求,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等)的选择也属于其研究范畴;不仅关注被排斥弱势群体如何融入主流金融系统,更提倡机会平等、和谐共赢,同时鼓励发达地区的金融可持续成长。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及“六个统筹”背景下,金融包容对促进金融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金融包容程度高低、是否存在短板要素以及如何发挥改革先行优势及示范效应,如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蓝本,成为学者与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
  金融包容的内涵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兴趣不断升温。笔者2007年引入和详细阐释了这一理念,由此引发了国内诸多金融学者和地理学者的兴趣,也相继涌现了一批颇有建树的成果。金融包容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尚无权威性、一致性定义。Fernandez(2006)将金融包容视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维度,关注弱势人群,如低收入、失业者等如何定期稳定地获取金融服务,以促进增长。著名的国际组织AFI(Alliance of Financial Inclusion)采纳了包容性金融系统(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的理念,指出金融包容可使被排斥人群获取主流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及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均有益处。联合国亦未对金融包容统一定义,但特别强调包容性金融的主要目标在于不仅致力于需求主体的包容,而且需要将视角转向供给主体,促进其可持续协调发展。
  依照Beck et al(2005,2007)以及AFI对金融包容的衡量思路,完整的金融包容概念应包含两个层面,且需要同时考察金融深度(Depth)与金融宽度(Breadth),在纳入金融产品可接触性的同时,考察其使用的效用与强度。Gloukoviezoff(2006)指出,目前众多的文献局限于对接触困难的探讨,而对使用效度研究不足。后者能够获取金融服务但是却并不采用,或者在采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自我排斥或费用过高等。金融包容所涵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多维度的,包括储蓄、借记卡、信用卡、电子支付与转账、商业信贷、透支、汇兑、保险、金融咨询、养老金及投资规划、金融市场、创业资金等,也基本覆盖了所有金融产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信托业)。可见,较之金融排斥,其范畴更广、更为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近似于金融成长或金融发展。只是金融包容更偏重于主流金融,特指个体、群体、企业、组织或者地区等接触并融入金融系统的过程和状态。它不仅意指微观主体以合理的成本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融入主流金融的渠道与过程,也蕴含区域金融的包容性增长。这种包容性增长涵盖了各区域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以及区际金融协调,体现了金融地理学的协调发展思想,对非平衡发展的中国区域经济更具指导意义。
  广东省金融包容现状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衡量金融包容:国际金融机构指数与国内金融机构指数属地理渗透性指标,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与年存款总额反映银行业发展水平,资本形成总额、上市公司数量及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评估证券业发展程度,保费收入则是保险业考量的重要指标,而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则重点考察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与数据可得性,以上9个指标概括了金融包容的基本范畴,通过对31省份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处理,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公因子F1在金融机构年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保费收入、上市公司数、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资本形成额、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机构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称为金融发展水平;公因子F2在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的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综合得分F为将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之和。F=(F1×70.509+F2×14.666)/85.175。由此,可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
  研究表明,广东省的金融包容指数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得分为2.186,而得分最低的宁夏则只有-0.829。位于全国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四川、天津与河北。广东省F1的得分高达2.886,超过同为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2.149)、北京(1.772)、浙江(1.328)与江苏(1.085)。表明该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金融竞争力。从不同金融产业来看,广东省银行业比较健全,其存款总量、贷款总量、中间业务、股份制银行总量、金融创新及区域信用评价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其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有放缓趋势,且区域银行总体覆盖率与不良贷款指标表现不佳。证券业方面,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及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广东省证券市场基本维护总体稳定,实现了市场的新发展。其上市公司数、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股本规模和证券营业部总量均远远领先于中西部省份。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看,广东省在总资产(39703.37亿元)、净利润(563.05亿元)、每股收益(0.34元)及净资产收益率(8.65%)方面亦表现不俗。从上市公司结构来看,新兴和朝阳产业的上市公司比重较大,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文化传播、金融房地产等。尽管低于北京(454.74%)、上海(101.08%),但是广东的资本证券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95%)。从保险业来看,2008年,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保险深度均有不同层次的下降,但保险密度依然领先于其他省份。从市场份额来看,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北京的总市场份额依然占半壁江山,反映较高的保险市场集中度及区域不平衡,区域层面呈准中寡占结构。在保险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广东省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其分值高达1.625,而有20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说明大多数区域的保险市场发育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此外,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如2000-2003年广东省的平均得分为2.127,与位于第二名的江苏省(1.446)差距高达0.681,2005年位于第一位的广东省和第二位的北京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0.189,2008年广东省与第二名的江苏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到0.177。表明广东省保险业优势逐渐变得不明显,东部区域内部发展日益协调和趋同。
  总体看来,广东省的金融包容程度相对较高,金融体系健全,产业层次多样,在涉农金融方面,广州市亦先试先行。如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实施,可以直接、及时、准确地把涉农信息传递给农村用户,建立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信息化盲点的消除,帮助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科技和信息成果,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业产出收入。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农村加工业发展。帮助农村防灾减害,保障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助于消减金融排斥,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金融地理学的大生境与自组织理念要求认识事物时克服单维度看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转而采取多维度、全维度的视角。对金融而言,就要结合经济、社会系统因素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的发展。社会、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互为中介、互为因果、互为催化的超循环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系统协调度的重要指标。因而金融包容也会受到经济、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劳动力、科技水平、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要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这8大要素对金融包容均具有一定的正向贡献,贡献弹性依次为0.315、0.487、0.709、0.280、0.629、0.074、0.442及0.127。本文将从这8个方面探讨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广东省经济力、开放力、设施力、劳动力、科技力、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力在31省份的排名依次为第4、第3、第4、第5、第1、第12、第2、第2。总体看来,广东省的聚集力相对滞后,尽管其产业聚集指标尚可,但人口聚集相对落后,影响其综合排名。聚集力对金融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力的影响上:聚集力强,资本收益率高,将推动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集中,使资本规模扩大;资本的集聚还将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的发展将提高该区域在国家金融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其金融竞争力。经济力方面,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先,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影响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力方面,广东省综合开放力较高,但是实际利用外资略逊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设施力方面,广东省内部金融设施力较强,表现为电话普及率、网络普及率、机关人员人均产值、不良贷款比率及非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但政府监管效率指标落后。劳动力方面,广东省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略低,与其金融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科技力方面除了R&D经费投入强度及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尚有待改进,其他方面如科技活动人员、研发投入指数、高科技产业综合指数、专利授权数量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等均表现不错。文化力则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亟待提高。环境力方面,不论是经济环境、交通便利度、环境承载力均表现良好,推进金融资源的集聚和再生。
  此外,尽管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县以及县以下农村金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金融包容相对指数较低。即金融发展存在相对严重的城乡失调。如其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得分只有-1.179。农村金融成长滞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势必影响其未来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排斥将会影响城乡金融系统的和谐发展和互促共进,成为城乡金融系统耦合的阻碍因素。
  结论与建议
  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状态,金融包容要求经济、社会和金融系统构成有机整体,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单一系统或单一要素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整体系统的协调。因此,要找准协调发展“水桶”的短板,致力于解决相对薄弱的问题,把“短板”加长,才能有效构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示范平台”。第一,广东省其他地区需要借鉴广州市农村信息直通车的经验,采用“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即“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盲点的消除,提高金融包容的可接触性及使用强度。可在农村地区增设免费ATM机,或者鼓励其他机构如邮局、超市进行零散银行业务的代理,便利农民日常现金的管理。第二,尽管广东省总体金融包容程度较高,但是其金融包容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化状况。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农村金融外部性的内部化,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第三,提升区域的金融文化,培养金融思维和金融习惯。对深藏于人们行为中的金融思想进行诱导式变革,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同时加大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以促进区域协调,推进包容增长。
  参考文献:
  1.Beck, T, et al. Banking services for everyone? Barriers to bank access and use around the world[R].2007:1-63.
  2.Fernandez, Aloysius P. The Role Of Self Help Affinity Groups In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Of Landless And Marginal/Small Farmers’ Families, Rural Management Systems Series Paper46, August 26, 2006.
  3.Gloukoviezoff, G. (2006) From Financial Exclusion to Over-indebtedness: The paradox of difficulties for people on low income? IN Anderloni, L., Braga, M.D., Carluccio, E., (eds) New frontiers in banking services: emerging needs and tailored products for untapped markets, Berlin: Springer Verlag: 213-245.
  4.田霖.我国金融排斥的城乡二元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2)

推荐访问:广东省 协调发展 包容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