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小土豆是什么品种 山西:专家建言小土豆如何做出大产业

  2011年年末,山西省种子协会在大同市举办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专家茶座会。山西省种子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亚平研究员、山西省马铃薯脱毒种薯中心主任姬青云研究员、大同市种子管理站站长范宏贵研究员、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姚先玲研究员、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马铃薯审定组组长李竹梅研究员、山西省种子协会杂粮等作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梁宗东研究员,以及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共10余人出席茶座。茶座由山西省种子协会秘书长张彦良主持。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提高马铃薯大田产量和品质”的主题,深入分析了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推广形势和供需情况,梳理了当前省内种薯生产技术、推广方法、经营形式存在的问题,并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马铃薯生产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山西省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增加粮食产量需要充分发掘资源潜力,寻求全新的增长点和有效途径。目前,山西省玉米、小麦的面积和单产已经处在较高水平,单纯依靠这两种作物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空间有限。而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马铃薯既是高海拔冷凉山区唯一能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且在大灾大旱之年也能有一定的收成。加快发展马铃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意义重大。
  马铃薯生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广辟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更要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作为蔬菜食用,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单位面积产量和直接收益等方面的比较效益高于其他作物,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值空间十分巨大。而且,山西省马铃薯主产区与贫困地区的地理范围重合度非常高,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20个主产县中贫困县就有18个,占全省57个贫困县的32%。因此,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马铃薯生产也是推进全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发展的现实
  需要。
  山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山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甘肃、内蒙(面积近1 000万亩、平均亩产
  1 100公斤以上)等马铃薯主产省份相比,全省马铃薯产业整体实力与主产省份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三方面:1)生产规模小、水平低。据统计,201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65.2万亩,总产195.2万吨,平均单产735公斤。与2006年相比,在全国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分别由6.4%、3.3%下降至3.4%、2.4%,生产规模不及甘肃定西一个地区(种植面积328万亩,产量500万吨)。而且,多数农民仍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生产管理方式粗放,喷灌设备、现代农机具应用水平极低,单产水平年际间波动较大,靠天吃饭特征明显。2)脱毒种薯供应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善,全省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严重不健全,先后建成的18个脱毒中心多数处于瘫痪状态,年产微型薯50万粒以上的企业只有11家,原种、一级种薯繁育基地规模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薯质量不稳定,全省优质脱毒种薯推广率只有25%左右,大量二级、三级种薯在生产上使用,优质合格脱毒种薯少成为制约全省马铃薯发展最突出的问题。3)储藏加工条件差。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以农户分散储藏为主,马铃薯储藏设施简陋,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生产发展。同时,全省马铃薯加工转化率只有20%左右,而且以家庭式小作坊进行粗淀粉、粉条初级加工居多,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的精淀粉、全粉等精加工企业全省只有8家,其中只有2家进入了农业产业化“513”工程,加工增值能力弱,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加强“五大体系”建设 形成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格局
  专家建议,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加速脱毒种薯生产推广为重点,坚持政府、企业、农户为主体,科技、市场、项目相结合,突出资源优势,着力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精深加工、科技创新与推广五大体系建设,推进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专用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品牌化”,形成“种薯供应优质化、区域布局科学化、专业生产规模化,加工经营一体化”的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格局,把山西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扩繁及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要抓定位,推进布局区域化;抓源头,推进脱毒种薯普及化;抓技术,推进生产标准化;抓销售,推进市场多元化。
  要强化组织领导。过去很多地方对马铃薯认识不统一,造成谁都抓,谁也不抓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全省已经明确由省种子站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省种子协会科学引导脱毒种薯行业健康发展,各市县也要明确专门的负责机构,做好上下工作的衔接和配合,加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
  要强化科学规划。各地要按照“大基地、大市场、大服务”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拟定可行的工作措施,逐级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
  要强化政策支持。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省政府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高产创建、“一县一业”和“一村一品”建设、农业产业化“513”工程等项目,加大投入,争取用3~5年的时间,为全省马铃薯产业大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要强化产业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活动,深入马铃薯生产第一线,将工作延伸、落实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加强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提供信息服务,在马铃薯生长关键时期,及时了解情况,解决技术问题,保证马铃薯种植农户生产效益。要进一步加快马铃薯“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强化马铃薯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加强种薯质量监管。
  茶座结束后,与会专家、技术员和相关领导赴内蒙古清水河县参观考察当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学习马铃薯种植经验和脱毒种薯分级、加工、包装、储藏等技术。(刘炳奎 编辑:张
  素琴)
  
  (山西省科协)

推荐访问:建言 山西 做出 小土豆